以下是含有委员会顾问的搜寻结果,共107笔
健保补充保费争议延烧,昨学者、医界大老纷纷表态支持改革。台大医学院长、前台大医院院长吴明贤今(8日)于台湾医学周致词时表示,医疗虽然还不是兆元产业,却是隐形护国神山,守护民眾健康。在致词最后,他祝福赖清德总统政躬康泰,祝部长「健保改革一定要成功!」。语毕,现场响起笑声及掌声。
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顾问简又新今(30)在总统府专题演说时,提及台湾核能政策是到该重新思考。对此,台电董事长曾文生今晚出席总统府记者会时表示,核三厂再运转计画由于社会度关注,目前正洽原厂及国外专家来台,参与自我安检工作。
中华公司治理协会副理事长朱竹元指出,AI治理已不再只是趋势性话题,而是台湾企业必须面对的现实课题。董事会在其中的角色不仅是监督AI导入风险,更应强化战略功能,务实看待AI带来的挑战,同时把握转型与创新的契机。
行政院长卓荣泰22日召开下半年首场经济发展委员会顾问会议,向工商界领袖说明「打造台湾成为亚洲资产管理中心」、「AI新十大建设」等政策蓝图,盼吸引境内外资金投资台湾,藉由提供租税诱因、打造亚洲那斯达克(NASDAQ)、协助新创发展与信托法制等新措施,迎接新一波经贸挑战。
为擘划国家经济成长愿景,行政院22日将召开下半年首场经济发展委员会顾问会议,完整公布「AI新十大建设」蓝图。行政院政务委员、国发会主委刘镜清21日指出,将瞄准硅光子、量子电脑、智慧机器人三项关键技术,预期2040年创造15兆元产值、50万高薪就业机会,并有三座国际级实验室。
行政院22日将召开「经济发展委员会」顾问会议,预计讨论AI新十大建设,包含智慧应用、关键技术、数位基磐等议题。国发会主委刘镜清表示,台湾有实力可以将AI产业发展为下一个护国神山,成为带动经济的主轴,规画在2040年创造出15兆产值和50万个高薪就业机会,打造三个国际级实验室。
距大罢免投票日只剩两周,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公开宣示罢免后,将以《刑法》第100条「伺候」国民党立委,在政坛投下一颗震撼弹,引发各界批判是威权復辟。同党同志缓颊他是失言,没想到老柯不埋单,还加料痛批蓝委愚蠢、自证有罪,显见老柯正一步一步召唤戒严幽灵!
总统府证实,联电创办人曹兴诚6月辞去「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顾问职务。前立委沈富雄认为,总统赖清德可能是怕如果有什么不好的消息爆发,对罢免运动,会是一个非常致命的伤害,所以曹兴诚就辞了。
距大罢免投票日只剩两周,民进党团总召柯建铭公开宣示罢免后,将以《刑法》第100条「伺候」国民党立委,在政坛投下一颗震撼弹,引发各界批判是威权復辟。同党同志缓颊他是失言,没想到老柯不埋单,还加料痛批蓝委愚蠢、自证有罪,显见老柯正一步一步召唤戒严幽灵!
全台大罢免,传出联电创办人曹兴诚领导罢团掌话语权,民进党担心形成「曹派」,甚至危及2026县市长提名。民进党秘书长林右昌11日指出,这是蓝白刻意放话,有人见缝插针,不了解民进党也不了解公民团体,这样的说法不攻自破。
赖清德政府「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于去(2024)年成立,除由总统担任召集人外,并另设4名顾问,分别为联电创办人曹兴诚、国防安全研究院董事长霍守业、全联实业董事长林敏雄、以及中国佛教会净耀法师。不过近期被发现,原在名单内的曹兴诚竟悄然「消失了」。总统府稍早证实是曹请辞顾问;而媒体人谢寒冰则酸,曹为何消失在名单上,大家觉得呢?
原本被赖清德总统聘任为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顾问的联电创办人曹兴诚,近期被发现已经从总统府官网的委员会顾问名单中消失。曾经向国安局检举曹兴诚疑遭红色势力直渗总统府的国民党智库副执行长凌涛说,赖总统此时解除曹兴诚顾问职,是不是国安局在调查后发现,共谍又再次出没?总统府则回应,曹创办人于上(6)月26日举行委员会第三次委员会议之时,已向总统恳辞委员会顾问一职。
国民党智库副执行长凌涛今(11日)在脸书爆出,担任总统府全社会防卫韧性委员会顾问的曹兴诚,目前在总统府网站已不见其图像,显然遭到紧急撤换;他并质疑,过去曹与陆籍女士的互动及相关举措,当时就向国安局检举控告违反反渗透法,「是不是国安局在调查之后,发现有红色势力渗透的疑虑,共谍又再次出没?因此提请总统解职曹兴诚?」
前联电董事长、罢团领导人曹兴诚在脸书发文〈赖总统造成大罢免的逆转?〉,经绿媒《自由时报》推波助澜,引发外界议论纷纷。曹兴诚指赖总统「十讲」离题,接受媒体访问加码说「选总统很容易,问题是万一不小心被选上了怎么办?」养肥曹派咬布袋的政治效应正在发酵中。
近日这场由民进党与罢团形成共同行动的「大罢免」运动,将本是宪政补正机制的罢免制度推至新的政治高点,同时也让整体政治氛围日益对立、操作色彩浓厚。执政党原欲藉此因应国会「朝小野大」格局所带来的掣肘,寻求政治能量的重新整队,但实际发展似乎逐渐超出掌控。从话语主导权到行动节奏,民进党与罢团的角色关系开始出现失衡迹象,甚至让人疑虑:罢免是否已从政党策略,演变为外部力量主导的路线推进?
近日这场由民进党与罢团形成共同行动的「大罢免」运动,将本是宪政补正机制的罢免制度推至新的政治高点,同时也让整体政治氛围日益对立、操作色彩浓厚。执政党原欲藉此因应国会「朝小野大」格局所带来的掣肘,寻求政治能量的重新整队,但实际发展似乎逐渐超出掌控。从话语主导权到行动节奏,民进党与罢团的角色关系开始出现失衡迹象,甚至让人疑虑:罢免是否已从政党策略,演变为外部力量主导的路线推进?
前联电董事长、罢团领导人曹兴诚在脸书发文〈赖总统造成大罢免的逆转?〉,经绿媒《自由时报》推波助澜,引发外界议论纷纷。曹兴诚指赖总统「十讲」离题,接受媒体访问加码说「选总统很容易,问题是万一不小心被选上了怎么办?」养肥曹派咬布袋的政治效应正在发酵中。
全球迈向永续发展,我国也订出2050净零碳排目标,医院作为碳排大户,近年陆续推动减碳、绿色医疗。然而,由于「麻醉气体」全球暖化潜势值(GWP)高,被视为高碳排来源,部分医院逐步限用。台湾麻醉医学会强调,麻醉气体对温室效应实质影响极低,临床应优先考量病人需求,不宜透过行政命令干预专业决策。
全球推动永续发展,台湾也订出2050净零碳排目标,医院作为碳排大户,势必要朝「减碳」努力。专家指出,未来医院评鑑将纳入净零碳排,医院不只要救人,也要救地球,应透过全面性计画,加强再生能源、废弃物管理再利用等;而手术室为医院碳排最多的场域,可从「绿色手术室」做起,推动低碳医疗。
5月17日,核三厂二号机正式停机,台湾进入零核电时代,民进党已达成非核家园目标。但然后呢!民进党政府推动非核家园前就该有答案的问题,但真的有答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