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专项债发行的搜寻结果,共51

  • 地方偿债困难 陆高层拟出招

    地方偿债困难 陆高层拟出招

     近年大陆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规模快速扩张,但土地出让收入大幅下滑,加上部分专案债收益不及预期,导致部分地方政府偿债压力明显攀升,甚至出现利息支付困难的情况,引起大陆高层关注。

  • 陆地方政府前8月发债约7.7兆人民币  6成用于偿还旧债

    陆地方政府前8月发债约7.7兆人民币 6成用于偿还旧债

    大陆财政部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大陆发行地方政府债券合计约7.7兆元、年增率42%、创同期歷史新高。虽然8月地方政府举债规模9800亿元低于前两个月,但也逼近上兆,整体上保持较快发行节奏。同时在用途上,仍以偿还旧债为第一大支出方向,其他则包含将资金投向重大专案建设以提振经济、防范风险。

  • 缓解房企流动性压力 大陆各地加速收购閒置土地

    大陆各地正在加速收购已标售但未开发的閒置土地,为房企缓解流动性压力。据中国指数研究院报告,4月以来,各地公告拟使用专项债券收回收购存量閒置土地明显加速,据该院监测,截至5月20日,各地公告拟使用专项债收回收购存量閒置土地接近3,000笔,总面积已超1.33亿平方公尺。

  • 陆4月新增贷款 去年7月来最低

     中国人民银行14日公布最新金融数据,大陆2025年1月至4月新增人民币(下同)贷款10.06兆元,前值9.78兆元。社会融资规模增量16.34兆元,前值15.18兆元。外媒测算,4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800亿元,不仅远逊于市场预期中间值的7,000亿元,并创下2024年7月以来最低。

  • 陆多地重大项目开工  第二季基建投资提速

    陆多地重大项目开工 第二季基建投资提速

    大陆《经济参考报》18日报导,今年以来,中国大陆重大项目进展不断,项目资金加快落地。第一季基础设施投资增长5.8%,比上年全年加快1.4个百分点。近期,浙江、湖北等多地第二季省级重大项目集中开工。从项目投向来看,产业项目优先、新质生产力优先导向明显。业内专家表示,进入第二季,随着项目建设和新增专项债发行逐步加快,投资预计也将进一步提升。

  • 陆专项债购地金额 逾人民币千亿

     大陆房地产研究机构中指研究院近日公布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大陆已有多省公告拟使用专项债收购閒置存量土地,截至4月10日,各地拟收购的总金额已超人民币(下同)千亿元,且3月公告节奏有所加快。分析指出,此举目的之一,是让专项债资金改善房企负债情况,稳房市并进一步稳经济。

  • 土储债重启 北京首发规模逾百亿人币

    土储债重启 北京首发规模逾百亿人币

     北京市2月18日发行一批地方政府债券,包括101亿元(人民币,下同)一般债券和462.9亿元专项债券,均为新增债券。其中462.9亿元新增专项债券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土地储备、园区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这意味北京打响重启土储专项债发行的第一枪。

  • 陆Q1地方发债2.84兆元 创新高

    陆Q1地方发债2.84兆元 创新高

     今年以来积极财政政策发力稳经济,地方政府加快发债脚步。据中国债券资讯网统计,今年第一季全国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约人民币(下同)2.84兆元,创歷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长约80%。其中近6成用于偿还旧债,约4成用于重大专案建设。

  • 大陆两会看点   2025年经济成长维持5%左右

    大陆两会看点 2025年经济成长维持5%左右

    中国大陆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合称两会)于4日正式举行,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包括去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34.9兆元人民币、增长5%;消费者物价指数上涨0.2%;外匯存底超过3.2兆美元;新能源汽车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等。

  • 陆今年GDP增长目标符预期 政策预留空间应对风险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5日公布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GDP增长目标增长订在5%左右。路透引述分析认为,中国主要经济目标符合预期,今年外部环境更具挑战性,但GDP增长目标仍维持在「5%左右」,意味政策将加大对内需的支持,而目标中多个「左右」及「动态调整」等措词,代表为应对未来不确定性预留政策空间。

  • 北京打响重启第一枪 首批土储专项债发行规模曝

    北京打响重启第一枪 首批土储专项债发行规模曝

    北京市18日发行一批地方政府债券,包括101亿元(人民币,下同)一般债券和462.9亿元专项债券,均为新增债券。其中462.9亿元新增专项债券所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土地储备、园区基础设施、环境整治、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这意味北京打响重启土储专项债发行的第一枪。

  • 观念平台-陆2025经济政策 固本培元或下猛药?

    观念平台-陆2025经济政策 固本培元或下猛药?

     无庸置疑,2025对大陆来说将是充满挑战的一年。虽然大陆近期不断放松各种监管力度,但经济始终在跌宕中起伏。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今年6月曾表示,大陆疫后经济元气大伤,不宜下猛药,要慢慢调理;然而自9月以来,中共却陆续释放宏观政策将进一步宽松的讯号。在莫衷一是中,本文透过爬梳中共近期几个重要会议,预测并评价明年大陆经济政策方向。

  • 陆国常会:要做好2025年专项债发行使用

    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1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对贯彻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作出安排,要求国务院各部门要制定落实方案,确保各项工作有力有序推进。要靠前抓好落实,能早则早、寧早勿晚。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料放大招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料放大招

     年末重磅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11日起一连两日召开,外界聚焦2025年大陆政府将如何部署经济政策。瑞银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11日表示,预期会上将为2025年设定更积极的政策基调,并在明年3月全国「两会」(人大、政协会议)后公布具体支持措施。

  • 陆国债收益率创22年新低 陆媒:存款利率下调加剧收益荒

    陆国债收益率创22年新低 陆媒:存款利率下调加剧收益荒

    据澎湃新闻报导,大陆银行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刷新歷史低位。12月2日,2年期、3年期、5年期、7年期、10年期、超长期国债收益率全线走低,银行间市场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刷新歷史低位。期货市场上,10年期、30年期国债期货价格大涨,10年期国债期货收报107.5,上涨0.37%;30年期国债期货收报115.44,上涨0.77%。

  • 陆两央企合获5000亿人民币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 专家曝支持重点

    澎湃新闻报导,大陆两家央企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诚通)、中国国新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国新) 分别获批发行2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和3000亿元「稳增长扩投资专项债」引发关注。专家解读,主要除了体现在信用扩张的主体改变;更在于对高品质发展方向的坚持,用于重点支持「两重」、「两新」专案投资,与传统城投带动的基建稳增长截然不同。

  • 填赤字 陆16地发再融资专项债

    填赤字 陆16地发再融资专项债

     大陆又有河北、四川、云南、江苏、湖南拟于11月29日发行相关再融资专项债或再融资一般债,品种均为记帐式固定利率附息债。合计11月12日以来,全大陆已有16地披露,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总额为1兆0852.1068亿(人民币,下同)。

  • 陆16地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总额逾1兆0852亿人民币

    澎湃新闻23日报导,大陆又有多个省分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券置换存量隐性债务。据相关文件显示,河北、四川、云南、江苏、湖南都拟将于11月29日发行相关再融资专项债或再融资一般债,品种均为记帐式固定利率附息债。11月12日以来,大陆全国已有16地披露拟发行再融资专项债务置换存量隐性债务。

  • 人行逆回购 降准时间近了

     中国人民银行本周(11月18日至22日)逆回购操作持续加码,全周累计向市场净投放人民币(下同)668亿元,为连续第两周净投放。业内人士分析,在人行对市场流动性的持续呵护下,年底前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地方债供给的快速释出,并未对资金面造成明显影响。此外,人行日前已预告年内将降准,市场高度关注降准时间。

  • 化债规模逊预期 政策伺机加码

    化债规模逊预期 政策伺机加码

     大陆全国人大常委会8日公布人民币(下同)6兆元的地方化债方案,儘管规模创史上新高,但仍逊于市场预期。多位机构分析师认为,积极财政政策还有施展空间,包括提高国债和一般债的限额、上调赤字率、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都是可能手段。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