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截骨的搜寻结果,共10笔
台中市年近60岁的林姓妇人,30年来每天一早就推着小推车,到工业区门口摆摊卖早餐,风雨无阻、从没间断,对早餐摊的热爱,也是生活寄托,但这几年她饱受脚痛困扰,脚踝变形愈来愈严重,还痛到几乎无法行走,只好忍痛收摊退休,放下多年心血。所幸后来在亲友推荐下,她来到光田综合医院,由骨科杨超名医师为她进行「截骨矫正手术」。手术后,不只疼痛大大减轻,走路也恢復流畅,让她重拾信心、重回早餐摊,再次为大家准备温暖的一餐。
近年大眾常将拇趾外翻与「女性穿高跟鞋」画上等号,不过根据临床观察发现,年轻族群、男性患者比例明显上升。对此,光田综合医院骨科医师洪炜竣也说,诊间中出现愈来愈多年轻患者抱怨「鞋子穿不下」、「脚趾卡卡很难受」,并直言拇趾外翻其实与体质、足部结构异常更有关系。
「半月软骨损伤」是常见的膝关节运动伤害,辅大医院今(2)日早上举行记者会,骨科医师洪嘉鸿远赴美HSS取经,引进国际最新技术,帮助45岁退伍军官修復十字韧带断裂,术后在运动医学中心专业物理治疗下,术后半年可开始慢跑,让病人不过早置换人工关节,为人生开启新篇章。
骨科医材业者爱派司(6918)今(6)日举行上市前业绩发表会,预计将在6月中旬上市,承销价暂定每股75元。目前营收占比中,台湾市场达76.8%、中国大陆市场约占20.9%,其他东南亚及全球市场占2.3%。董事长李泗铭指出,台湾市场持稳,中国大陆市场会越来越好,现在也拥有价格竞争力有了,有信心走入东南亚市场!
台湾2025年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根据国健署统计跌倒是造成65岁以上长者受伤住院和急诊的最主要原因,台中70岁陈女士因骑车自摔左手肘粉碎性骨折,医师利用高压氧合併负压伤口照护「双压治疗」让患者伤口迅速復原;卫福部台中医院高压氧中心主任黄敏旭指出,粉碎性骨折治疗相当复杂且费工,长者避免跌倒很重要。
50岁的张女士是位花艺设计师,近几年,她发现左手拇指靠近手腕关节的地方越来越痛,尤其要扭瓶盖或抓握物品时,常痛到难以使力,严重影响生活品质,辗转到高雄荣总手外科门诊就医,确诊是拇指腕掌关节炎,置换人工关节后终于改善。医师提醒,民眾若有拇指根部肿胀或变形、扭瓶盖时明显疼痛、抓握力下降,有可能是罹患姆指腕掌关节炎,要及早就医。
国中时就失去父亲,与母亲、姊姊相依为命的「小勋」,深感教育才能扭转家庭阶级困境,高中开始自立苦读,如愿进入医学系就读;从小与母亲寄人篱下的「小谷」虽罹患心疾,仍坚强面对逆境,不但功课好且取得9张金融证照,他们皆获颁「群园助学金」。
60岁苏女士赴美探亲,却不慎摔倒,有着骨质疏松症的她,右手撑在地上,竟就桡骨骨折,虽有打上石膏固定,但返台后右手腕依旧疼痛,到义大医院就医,发现桡骨癒合不正,接受桡骨截骨矫正合併锁定式钢板固定手术才改善。医师提醒,手腕桡骨、髋骨还有脊柱等部位,最容易因骨质疏松而发生骨折,提醒平日即可做阻抗力训练,来强化肌力与骨本。
高雄一对母女先后进行接受截骨矫正手术,自述因拇指外翻经常脚趾被磨到红肿,疼痛不堪。骨科医师表示,拇趾外翻是一种常见的足部畸形,女性多于男性,发生的原因很多,7成是家族遗传,也因遗传问题,脚型会被固定,如果妈妈有拇趾外翻,女儿拇趾外翻的机率也很大。
75岁张姓老翁5年多前诊断右膝退化性关节炎,因恐惧开刀后遗症屡拒就医,直到近日痛到寸步难行且经常软脚,只好妥协就医。经医疗团队详细说明手术风险及术后復健疗程,让他安心接受微创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1个月后顺利摆脱柺杖,走路不再软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