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战后婴儿潮的搜寻结果,共89

  • 挑战在眼前 石崇良:健保改革不会停

    挑战在眼前 石崇良:健保改革不会停

     补充保费改革因股民不满,遭政院「踩剎车」。卫福部长石崇良7日出席研讨会,秀出大会致赠的前卫生署长张鸿仁着作《政府不敢告诉你的健保危机》,表示政策出发点是为了健保财务永续,少子化后,劳动人口不断下降,挑战已在身边,不是未来。台湾医务管理学会理事长洪子仁表示,部长的出发点绝对是好的,只是走得稍微快了一点,战后婴儿潮资本利得多,多缴一点保费,也是在帮助年轻的世代。

  • 「吸股民保费」是误解 中经院长肯定石崇良:股利是所得

    「吸股民保费」是误解 中经院长肯定石崇良:股利是所得

    在股民的反弹下,补充保费改革紧急喊卡。中经院长连贤明今(7日)表态,健保是最重要的公共建设,大家觉得重要,但在收费上又不太愿意投入资源。部长抛出意见进行改革,他希望多给部长一点肯定。有人批评这是「从股民身上吸取保费」,这是误解,股利所得就是所得的一部分,在二代健保中,是补充性保费的重要来源。导入结算制,在公平性上面就会平衡,但若能将2万块的起徵点适度往上拉,影响就会小很多。

  • 健保补充保费改革 政院喊卡

    健保补充保费改革 政院喊卡

     为挽救健保财务,卫福部长石崇良日前接受《中国时报》专访时透露,将修法导入结算制,利息、股利、租金年总合逾2万就起徵,避免民眾拆单规避补充保费,消息一出引起大反弹,行政院6日晚间「急踩剎车」,表示行政院长卓荣泰已指示卫福部「广泛听取各界意见,暂缓具争议的规画」。

  • 补充保费赚小钱与赚大钱不同课徵 专家:必须合理分级

    补充保费赚小钱与赚大钱不同课徵 专家:必须合理分级

    为避免拆单规避补充保费,卫福部长石崇良日前接受本报专访,透露将修法导入结算制,利息、股利、租金加总超过2万元就得缴,引发股票族反弹。台大公卫学院院长郑守夏今(6日)表示,战后婴儿潮世代累积的资本多,资本利得也多,若愿意多缴钱,帮助辛苦的年轻人,是合理的。国家的GDP成长快,大部分落在薪资以外的所得,他非常讚成卫福部的大方向。

  • 婴儿潮世代退休族防4大「日常钱坑」 专家指明理财心法

    婴儿潮世代退休族防4大「日常钱坑」 专家指明理财心法

    生于1946年至1966年之间的「战后婴儿潮世代」是各国公认目前拥有较多财富的一代,如今可能正准备退休或早已退休。人类寿命愈来愈长,为了老后生活无虞检视自身财务的同时,日常开销可能早就出现漏洞而不自知。理财谘询业者提醒,很多婴儿潮世代的人们往往把一些并非必要的消费项目视为「必需品」,影响了可支配的支出数字,仰赖固定收入生活的退休族更是务必留意。

  • 《金融》打破AI与IPR情结 陈冲盼找出本土方案

    前行政院院长、新世代金融基金会董事长陈(冲),今(9)日以「AI与IPR的情结」为题发文,在9月聆听甫卸任数位发展部部长黄彦男有关AI的演讲后,对于AI与智财保护间的拉鉅相当有感。陈(冲)乐见数发部完成「促进资料创新利用发展条例」草案的预告,但是更期盼我国早日有打破AI与IPR情结的本土方案。

  • 打破AI与IPR情结 陈冲:盼本土方案找到创新与防滥用平衡点

    行政院前院长、现任新世代金融基金会董事长陈冲9日指出,九月聆听甫卸任数位发展部部长黄彦男一场有关AI的演讲,提到白宫新任科技顾问Michael Kratsios在AI Action Plan中,不满智慧财产权阻碍大型语言模型的运作,必须要有所改革,不禁想起一些往事。

  • 中时社论》捷运上那一脚踹在谁的脸上

    中时社论》捷运上那一脚踹在谁的脸上

    日前台北捷运上发生飞脚踹人事件,新闻连续热闹了好几天,踹人者俨然有被英雄化的趋势,莫非在「博爱座」更名为「优先席」之后,「博爱」也跟着从人心消失了?

  • 工商社论》台湾应把握国际人才逆行大转机

    工商社论》台湾应把握国际人才逆行大转机

     川普政府一纸行政命令将H-1B工作签证费用拉高至十万美元,一笔画下人才流动的门槛,国际人才版图正悄然重绘,中国大陆立即开出K签抢人,在此关键时刻,台湾同处一个难得的歷史转折点上,有机会利用国际人才扭转产业结构失衡、并补足少子化衝击长期产业短板的战略窗口。

  • 不动产移转占比 继承、赠与双创高

     房价居高不下、买卖市场景气低迷,不动产移转型态也随之改变。据内政部统计显示,今年前八月全台买卖移转占整体不动产移转仅57.7%,占比创下有统计以来新低,而继承和赠与移转则分别达17.3%、12.4%,双创新高,等于每10件不动产移转有3件来自继承及赠与,除显示近期房市交易意愿低落外,也反映「等房」逐渐成为新世代取得房产的主要管道。

  • 退休族 社会的宝贵人力银矿

    退休族 社会的宝贵人力银矿

     台湾「战后婴儿潮世代」是指当前61岁至79岁的民眾,超过500万人,为人口结构中庞大的族群。但劳动部统计处最新公布,我国65岁以上劳动参与率不到1成,远低于邻近国家韩国、新加坡及日本;倘若没有改善方法,提升银髮族社会参与行动,无疑是蜡烛两头烧,既浪费宝贵人力资源,又增加社会负担。

  • 人屋双老 全台高龄屋主逾3成

     老龄化趋势加剧、都更牛步,「人屋双老」危机浮现,财政部以房屋税及地价税纳税人的统计显示,全台有33.2%的地主、35.5%的屋主年龄超过65岁,对比于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近20%,拥屋及拥地族群的年龄层明显集中在老年族群,随着房价高涨,年轻人购屋不易,财富分布在世代阶级的差异日益明显。其中,台北市屋主中,有44.6%房屋税纳税人年龄超过65岁,另有41%地价税纳税人年龄超过65岁,占比双双冠居全台。

  • 人屋双老 全台1/3不动产集中在老年族群

    人屋双老 全台1/3不动产集中在老年族群

    老龄化趋势加剧、都更牛步,「人屋双老」危机浮现,据财政部以房屋税及地价税纳税人的统计显示,全台有33.2%的地主、35.5%的屋主年龄超过65岁,对比于65岁以上老年人口约近20%,拥屋及拥地族群的年龄层明显集中在老年族群,随着房价高涨,年轻人购屋不易,财富分布在世代阶级的差异日益明显。

  • 北市面临人屋双老!专家:屋主都超过65岁了

    北市面临人屋双老!专家:屋主都超过65岁了

    全台迈入高龄化社会,持有资产者也多为银髮族。住商机构观察财政部资料,台北市2024年缴纳房屋税、地价税者,分别有44.6%、41%的屋主与地主为年龄超过65岁的高龄者,占比是全台最高。住商不动产企划研究室执行总监徐佳馨认为,随着全台老年化趋势难以逆转,都会区又由于都更缓步而平均屋龄日益上升,研判未来北市将面临「人屋双老」的危机。

  • 《传产》北市人屋双老 逾4成屋主为银髮族

    全台迈入高龄化社会,持有资产者也多为银髮族。住商机构观察财政部资料,台北市2024年缴纳房屋税、地价税者,分别有44.6%、41%的屋主与地主为年龄超过65岁的高龄者,占比是全台最高。住商不动产企划研究室执行总监徐佳馨认为,随着国内老年化趋势难以逆转,都会区又由于都更缓步而平均屋龄日益上升,研判未来北市将面临「人屋双老」的危机。

  • 公股银祭新进员工快速晋升机制留才

     因应年轻行员的离职率居高不下,公股银持续强化薪资福利,关键留才是「快速晋升」机制,祭出最快1年即可晋升,或符合规定可直接晋升,不受员额限制等措施,藉此让新进员工升迁更加顺畅。

  • 罗大佑致敬邓雨贤 邀黄韵玲对唱

    罗大佑致敬邓雨贤 邀黄韵玲对唱

     70岁罗大佑近年创作脚步不停歇,7月将发行全新EP《季春四望夜雨愁》,向「台湾歌谣之父」邓雨贤致敬,在原有曲目中以二创形式加入罗大佑全新创作词曲,重新诠释邓雨贤的经典作品,专辑首波主打单曲〈望青春风〉特别邀请情同师生的黄韵玲默契对唱。

  • 源自德国、发明七人座的专家就是福斯商旅

    源自德国、发明七人座的专家就是福斯商旅

    七人座不只是「多载几个人」的箱型车这么简单,而是一种空间智慧与移动方式的革新,车室像是「可移动的客厅」,不只是交通工具,更是旅途中的一部分!福斯商旅长年专注在多人座MPV领域,以德国造车工艺来满足不同族群的需求。

  • 超高龄社会 5兆退休资产遭觊觎

    超高龄社会 5兆退休资产遭觊觎

     台湾2025年正式迈入「超高龄社会」,65岁以上人口突破20%,高龄诈欺问题日益严峻,北市甚至有94岁阿嬷险遭投资诈骗。随着战后婴儿潮陆续退休,约新台币5兆元的退休金与养老资产成为诈骗集团觊觎目标,学者疾呼,政府应加强银髮族的防诈措施,以免长者连棺材本都被骗光,造成更多社会问题。

  • 经济思维-外籍帮佣、生育意愿和母职惩罚

    经济思维-外籍帮佣、生育意愿和母职惩罚

     台湾自1989年开放引进外籍劳工,主要作为国内产业劳力的补充,因应经济成长、产业转型及人力短缺。随着战后婴儿潮人口老化、少子化加剧,劳动力不足日益严峻。至2025年2月,在台移工数达82万5,917人,其中约3成为社福移工(以家庭看护、帮佣及机构照护为主),7成为产业移工(涵盖制造、营造、农渔业等)。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