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抗性淀粉的搜寻结果,共57笔
全台有200多万名糖尿病病友。营养师李婉萍表示,想要稳定血糖,除了控制食物总量外,也要挑对食物,像是鱼、鹰嘴豆、南瓜与柑橘类水果,都是经研究证实有助于控制血糖的食物,尤其是鲑鱼、鲭鱼与平价的秋刀鱼,能延缓餐后血糖上升的速度,建议一周至少吃两次。
主食选择及进食顺序皆会影响血糖波动,当餐后血糖快速上升时,会出现最常见的饭后想睡觉等「晕碳」现象,若是长期反覆血糖快速上升,恐患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等疾病,因此不可忽略其严重性。营养师林安安于FB粉丝团整理出4种血糖陷阱的主食,提醒大家要小心食用!
国立金门大学获台大系统补助办理「食品安全与精准健康:创新食品产业的未来蓝图」研讨会,特别邀请荣获2025台北生技金奖的休斯生技-许宸博士分享生技产品创新研发的歷程,如何有效提升营养机能表现与落实食品安全,建立消费者的信赖。
控制血糖主要从饮食着手,农粮署表示,烹煮米饭时,加水量不同会影响淀粉结构,进而影响血糖反应,水量少一点时,淀粉部分未糊化,进入体内后消化速度较慢,升糖指数可能降低。不过不能只靠「煮饭减少加水量」来控糖,真正健康的做法包括控制份量、营养均衡以及搭配杂粮或糙米。
国科会日前核准澄交生物科技申请于台南园区投资设立;南部科学园区管理局辖下台南园区、高雄园区、桥头园区、嘉义园区、楠梓园区及屏东园区,今(114)年截至9月25日止总计引进15家厂商,累计投资金额为新台币303.48亿元,园区有效核准厂商家数为292家。
喝汤可能让血糖悄悄飙升,营养师吕美宝指出,许多人以为只要少吃麵或控制主食份量,就能稳定血糖,但汤品中的糖分与调味料,却是不知不觉造成血糖上升的凶手,她分享自己吃牛肉麵时,虽然麵有少吃,但喝了半碗的汤后,血糖就快要飙到200 mg/dL,此外,义式番茄汤、泰式口味的汤,含糖量也不算低,就像是比较稀的酱,不宜多喝。
想要远离心臟病与癌症?或许可以从今天开始多吃豆类。根据近年发表于《营养学进展》(Advances in Nutrition)的一项综合分析指出,每天食用超过50克的豆类,可以降低6%的死亡风险。专家更点名5种对长寿特别有益的豆类,鼓励民眾纳入日常饮食。
地瓜富含富含膳食纤维与多种营养素,是健康的好食材,不过营养师徐慈家指出,不同的煮法,会让地瓜的升糖指数有所差异,水煮地瓜的升糖速度最慢,烤地瓜则最高,清蒸则介于两者之间,不管哪种烹调法,食用时都需注意份量。
马铃薯是一种相当受欢迎的食材,不同的烹调法能创造出截然不同的风味,对健康的影响也有很大差异。营养师吕美宝分享哈佛研究指出,炸马铃薯最容易增加糖尿病风险,烤、煮或压成泥则没有显着增加,不过,马铃薯仍属于高升糖食物,食用量还是要注意,若能替代成全谷杂粮,和炸薯条相比,糖尿病风险可降19%。
睡了还是累、减重变困难,可能是粒线体老化了。医师萧捷健表示,细胞里,粒线体是抗老化、减重、健康的核心关键,想把粒线体养好、稳血糖,有两法则可以掌握。首先是吃对淀粉,食用抗性淀粉, 像是放凉的米饭、地瓜,或是青木瓜、绿豆,再来是做Zone 2中强度运动,坡度快走或慢跑都是不错的选择,别再被戒淀粉、拚命运动的迷思绑架了。
想控好血糖,饮食相当重要,许多看似健康或清爽的食物,其实隐藏高糖陷阱。营养师李婉萍列出5种升糖速度超快的食物,包括白吐司、早餐麦片、水果乾、水果优格饮和剉冰,其中水果优格饮的含糖量可能还会高过可乐,喝一瓶血糖直接破表。此外,也有4类食物,能帮助血糖稳定。
全台有200多万人罹患糖尿病。营养师李婉萍表示,血糖稳定不只对糖友很重要,血糖不稳,也容易让人精神差、昏昏欲睡,要稳定血糖,除建议採取先吃蛋白质、蔬菜,最后吃淀粉的方式的进食顺序,研究发现吃富含Omega-3的鱼类、鹰嘴豆与红薏仁、南瓜及南瓜子及柑橘类水果,也会有所帮助。
有些减重者不敢吃淀粉,却很容易肚子饿。对此,减重医师萧捷健推荐不妨吃绿豆,因为绿豆热量低,且升糖指数只有白饭的3分之1、糙米的2分之1,并含有异黄酮,能帮助降低胆固醇,建议想控制血糖、降血脂,主食不妨以绿豆来取代白饭,但要提醒的是绿豆毕竟是淀粉,也不能狂吃。
网路流传冷饭含有抗性淀粉,可以帮助体重和血糖控制,对此,营养师周亦秀表示,抗性淀粉的热量,只比一般碳水化合物低一点点,如果为了减肥,刻意吃隔餐且未充分加热的冷饭,吃出食物中毒,反而得不偿失。
吃甜品也能减重?减重医师萧捷健透露,当大肠里的拟杆菌遇上由高纤食物、抗性淀粉发酵而来的乙酸,可减少肝臟与内臟脂肪,效果如同进行低碳饮食,而绿豆富含抗性淀粉与β-葡聚醣,是不错的选择,建议煮成绿豆汤食用,「更棒的是,这一切不需你忍受极端断碳的痛苦与煎熬。只要换一下主食,你就能轻松地启动身体天然的燃脂模式。」
抗性淀粉对健康有益,能稳血糖、改善肠道菌相,营养专家洪泰雄指出,地瓜、山药都是不错的抗性淀粉来源,地瓜煮熟后冷藏8小时、山药磨成泥生食,能吃到更多的抗性淀粉。
癌症持续蝉联国人10大死因第一,日常饮食习惯对预防癌症来说相当重要。日本癌症治疗权威医师佐藤典宏指出,摄取正确的食物,的确能有效降低罹癌风险,他列出14种抗癌食材,在一般超市都买得到,同时也建议远离超加工食品,避免增加罹癌机率。
不少人的早餐是超商地瓜。不过,减重医师萧捷健提醒,一样是地瓜,烤地瓜会比蒸地瓜,升糖指数高1倍,建议有控糖需求的民眾选择蒸的或水煮地瓜,且放凉后再吃,可提高抗性淀粉量,延缓血糖上升速度。营养师张语希指出,冷地瓜热量只有热地瓜一半,最佳食用时机是早晨,能让排便更顺畅。
有些人担心血糖高或变胖,不敢吃香蕉。营养医学医师刘博仁表示,香蕉很营养,只是要吃得巧,一般人一天一根香蕉没有问题,尤其是饭后吃,血糖会更平稳,若有糖尿病、胰岛素阻抗与减重者,建议选偏绿或刚转黄的香蕉,抗性淀粉多、升糖指数低,反而有助于肠道健康与延缓血糖上升。
惠中寺「未来与希望」系列讲座,6月18日邀请台中荣总神经外科权威、李综合医院体系总院长李旭东医生,主讲「大脑的防盗术:如何保护你的“大脑财宝”」, 深入浅出解析失智症的类型、症状、治疗方式与预防方法。讲座吸引近400人聆听,网路触及人数近8000人,反映大眾对脑部健康议题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