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探测车的搜寻结果,共15笔
随着各国积极布局太空科技,月球探勘被视为关键指标技术之一,台湾太空中心也自2023年起启动探月计画,与国内学研机构及产业界合作,研制4项探月酬载仪器,持续培养登月技术能量,其中2项酬载仪器预计今年底筹备完成,预计2028年升空。
外媒引述知情人士表示,中国雷射雷达(LiDAR)制造商禾赛科技(Hesai Technology)将秘密申请到香港上市。
普利司通第二代月球探测车概念胎获「2025年轮胎技术国际创新与卓越大奖」中的「年度轮胎概念奖Tire Concept of the Year」。此概念胎採用新世代「AirFree」无气轮胎技术,结合细金属辐条构成的创新结构,提供轮胎在月球严苛地表行驶的能力,让车辆在表岩屑(regolith)的崎岖地表上,拥有更佳的适应性与行驶效能。
普利司通第二代月球探测车概念胎获「2025年轮胎技术国际创新与卓越大奖」中的「年度轮胎概念奖Tire Concept of the Year」。此概念胎採用新世代「AirFree」无气轮胎技术,结合细金属辐条构成的创新结构,提供轮胎在月球严苛地表行驶的能力,让车辆在表岩屑(regolith)的崎岖地表上,拥有更佳的适应性与行驶效能。
新闻提要■美国太空总署(NASA)与电信巨头诺基亚(Nokia)正计画在月球上架设4G网路,使得未来人类在月球上传简讯、甚至追剧再也不是科幻小说中的情节!
儘管火星(Mars)表面是一整片乾旱、辐射强烈的荒芜之地,但科学家发现,这个红色星球过往曾拥有广阔的海洋。此一惊人发现,源自中国「祝融号」火星探测器探勘地底时捕捉到的海岸线的证据。
新北市教育局今(30)日在北新国小举办113学年度学生科学研究奖助计画成果发表会,今年共50件作品参赛,31件录取发表,最终18件获得最佳研究奖。教育局表示,113学年度新北市中小学科学展览会将于明年2月10日开始报名,鼓励有志于科学研究的师生踊跃参与,共同展现科学研究力。
从卫星运行到太空机器人,人工智慧(AI)技术在太空产业展现巨大潜力,提升数据处理、自主导航与任务规划等能力。目前的应用包括透过AI/ML优化故障侦测、卫星酬载遥测、卫星网路管理与太空机器人等功能,提升任务的执行效率和安全性,但太空的极端环境将成为AI是否能在航太领域普及的关键,如何整合AI系统与现有技术以突破环境因素限制,将成为核心议题。
随着进博会开幕日临近,今年有不少亮点展品相当吸睛,包括红色琥珀、恐龙琥珀、能上月球的免充气轮胎、人形机器人等,令外界十分期待。
美国太空总署(NASA)最近公开了至今最清晰的火星景观照,这些影像由火星探测车「毅力」号(Perseverance)所拍摄,展现了火星表面上美丽的蓝色岩石,以及一块特殊的白色岩石。而科学家认为,这块白色岩石对于理解火星的歷史非常重要。
大家喜欢把所谓的「亿万富豪间的太空竞赛」拿来当成笑料,甚至已经演变成了一种艺术表演的形式,连我都不得不承认,有些人对我那些富豪朋友的恶搞模仿真的让我大笑不止。拿这票人来对照攀比一番,这样做确实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力,然而真正最该拿来比的并不是这个,重点在于我们国家的载人太空飞行活动真正的价值主张是什么,我们应该看看NASA从内部到外部在进行的各种计画,然后好好进行一番分析才对,可是两党的政治人物现在却都只见树不见林。
美国太空总署(NASA)的火星探测器「毅力号」或得出迄今重大发现:火星或曾存在古代生命。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已于8日抵达华府,展开为期7日的的访美行程。岸田与美国总统拜登的美日领袖峰会将于美东10日(NHK指日本时间11日凌晨)正式登场,11日两人将与菲律宾总统小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举行三国领袖峰会。岸田是继前首相安倍晋三2015年以国宾身分受邀访美后,二度接受白宫最高礼遇的日相。
人类的竞争很快会从地球打到月球!美国推动「阿提米丝登月计画」,预计2025年太空人将登月,目标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为载人登陆火星和探测更遥远深空做准备。大陆日前也宣布,要在2030年前实现登陆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