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提高中国的搜寻结果,共144笔
习川会今登场,中美双方皆释出善意。有消息指出,中国国有企业中粮集团(COFCO)已购买三批美国大豆,这是美国今年收成以来、中国首次购买美国大豆。一名交易员表示,中粮集团预订的货量不算大,目前只有3艘船。但市场乐观预期在习川会后、中国有望恢復採购美国大豆,芝加哥大豆期货价格本周跃升至15个月以来最高。
中国大陆与东协(ASEAN)周二(28日)正式签署升级版自由贸易协定(FTA 3.0),扩大合作范围至数位经济、绿色产业及新兴技术领域。双方领袖对此表示,期盼透过新协定推动市场开放与产业链整合,强化区域竞争力。
据大陆央视新闻报导,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是「北京时间」的发播运转单位,为国家通信、金融、电力、交通、测绘、国防等行业提供高精度授时服务。但是这一单位也成了美国网路攻击入侵的目标。近期,国家安全机关公开美国国家安全局对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实施的重大网路攻击案。
在AI题材推动下,美股连续数月上涨后,标普500指数本益比达23倍,远高于十年平均水准18.7倍,随着科技股估值持续升高,最近辉达、OpenAI、甲骨文、AMD等科技巨头之间的「循环投资」,更让市场担忧提高AI投资泡沫的风险。
美中贸易烽火再起。北京本月9日突然限缩稀土出口,美国总统川普11日宣称最快11月1日起对中国大陆商品加徵100%关税反制。最新一次叫阵未满1星期,川普17日表示,对中100%关税无法长期持续,并强调这波僵局始于北京对于稀土出口加强控管,「是他们逼我的」。
中国市场监管机构在周日(10月12日)表示,美国半导体公司高通(Qualcomm)承认,在6月完成对以色列公司Autotalks的收购时,公司并未通知中国相关监管部门。
在中国推出加强稀土管控措施后,美国总统川普当地时间10日扬言取消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韩国APEC上的会晤,且要大幅提高中国产品的关税。消息传出后美股重挫,道琼与标普500指数跌逾1%,纳斯达克指数跌逾2%。
美国降息预期升温、大陆政府再推稳民企政策,及市场对大陆科技股抱持信心等因素下,陆股三大指数11日强势反攻,其中,创业板指数涨逾5%,时隔逾三年半重新站上3,000点。
今天(9月8日)大陆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中国—东协经贸合作情况暨第22届中国—东协博览会、中国—东协商务与投资峰会有关情况。大陆商务部副部长鄢东介绍,中国连续16年保持东协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
近年,日本成为中国中产与富裕族群移民的热门目的地,其中最常被利用的途径,便是俗称「社长签证」的「经营管理签证」。由于申请门槛相对宽松,衍生出不少「假经营、真移民」乱象。为了防堵大批中国人藉此钻漏洞移居,日本政府决定出手,最快将于10月中旬起大幅调高申请条件。
1943年11月23日至26日,美国、英国和中国在开罗举行三国会议,商讨打击日本的战略及战后国际秩序的安排,制定盟军合作反攻缅甸的战略及援华方案。会后发表的《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无条件投降,向被侵略国归还一切侵占的土地,根据公平正义原则规划战后东亚新局面。「开罗会议」的一个重要成果,是由罗斯福总统提议,确立中国为世界「四大国」之一,中国在战后世界秩序重建中享有与美国、英国、苏联同等重要的政治权力与地位。罗斯福作出这项决策,既是出于战争形势的考量,中国战区在整个太平洋战争体系中无疑具有至关重要的位置,蒋介石领导的中国军队对日本展开的全面战争牵制住了日本近两百万军队;也是出于威尔逊式的理想主义构想,深信蒋介石领导的国民政府一定能够按照宪政方式完成政治改革,使中国成为与美国一样的民主国家。罗斯福首次在中美关系史上,不是像以往那样将美国视为中国的拯救者,而是将中国塑造为决定战后世界新秩序的主要力量。开罗会议把中国问题置于首要位置,彰显出罗斯福政府对华政策的理想主义色彩和现实意义。罗斯福高度评价了蒋介石的优秀品质:「他是一位有远见卓识、英勇无畏、对目前及将来的诸多问题有独到见解之人」;同时,他展望了「四大国」的合作前景:「英国、苏联、中国、美国以及其他盟国的人口占了世界总人口的3/4还要多。只要这四个军事力量强大的国家团结一心,坚定地维护世界和平,就不会有哪个国家能够再次挑起世界大战。」
2025年夏季,中国首次公开其所研发的大型「翼地效应」(Wing-In-Ground effect, WIG)飞行器,而引起周边国家与美国的高度关切。这款飞行器外观庞大,融合了飞机的速度、气垫船的灵活性与部分隐匿性,运用地面效应来实现贴海高速飞行,因而具备潜在的军事应用价值。
中国经济上半年实现了5.3%的GDP增长率,这是中国经济对内面临復甦压力对外面临关税威胁的背景下取得的,来之不易。
近年来关于中国大陆经济陷入困境的分析报导不断,甚至传出「中国崩溃论」,就连美国总统川普4月提高中国出口商品的关税时,美国部分政府高层也认为北京会因为经济疲软而迅速妥协。然而,曾获得普立兹奖肯定的英国资深记者布朗(Andrew Browne)近日受访时直言,在关税大战上,中国可以说是「全面压制」(completely outplayed)了川普政府!
据法国广播电台引述法国晚报《世界报》10日报导,由Bastien Bonnefous撰写、刊登在经济版的文章指出,最近几个月,三家大型法国公司陆续被中国资本收购。这表明了亚洲巨头为在欧洲市场站稳脚跟而发起的攻势。
华盛顿和北京在最近达成贸易停火协议后仍在继续进行协商,最终美国可能对中国徵收的关税税率会落在哪里成为全球关注焦点,分析指出,川普最新宣布的美国-越南贸易协议或许已经给出明确的信号。
随着「对等关税」暂缓期在7月9日届满的大限日益迫近,美国总统川普终于宣布又达成了一项新的贸易协议。继英国和中国之后,美国周三(7月2日)与越南达成贸易协议,惟分析指出,美越贸易协议仍有许多尚待厘清之处,此外,该协议一些防止「洗产地」的措施显然衝着中国而来,是否导致美中贸易紧张局势再度升高,亦有待观察。
由于2024年中国对美国出超将近3000亿美元,当川普政府于4月中提高中国输美关税至几近禁运的145%时,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隔空叫阵说以中国的经济现况与出超状态,不可能撑得太久。然而,之后几个星期,中国不但没有示弱求饶,反而坚壁清野、以牙还牙,将美国商品关税率涨到125%,并禁止稀土输出到美国。本来一般认为从5月10日开始的中美关税协商至少需要一两个星期才可能成议,想不到两天后结果就出来了:中国输美关税降至包含因芬太尼额外徵收的30%,而美国输中关税则降至10%,基本上川普新政的对等关税全数归零,美国没有从中国讨到任何便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