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支持服务的搜寻结果,共241

  • 基隆免费育儿指导 新手爸妈别慌

    基隆免费育儿指导 新手爸妈别慌

     为协助年轻新手爸妈育儿谘询,基隆市儿少处推出免费到府「育儿指导服务」,只要住在基隆市、育有6岁以下儿童且有照顾需求家庭,可透过电话或线上填写表单申请,由指导员免费到宅提供亲职示范、餐点准备、家务指导及亲职谘询,协助家长建立正向教养观念与照顾技巧。

  • 让新手爸妈从从容容 基隆推免费到府育儿指导

    让新手爸妈从从容容 基隆推免费到府育儿指导

    为协助年轻新手爸妈在育儿道路上不再焦虑摸索,基市儿少处推出免费到府的「育儿指导服务」,凡居住于基隆市、育有6岁以下儿童且有照顾需求的家庭,可透过电话或线上表单申请,由指导员免费到宅提供亲职示范及亲职谘询等服务,协助家长建立正向教养观念与照顾技巧。

  • 新北表扬485位教育志工!服务逾30年 8旬老翁仍站岗护童

    新北表扬485位教育志工!服务逾30年 8旬老翁仍站岗护童

    新北市政府教育局今(8)日举办「学校资深优良志工及爱心服务站代表表扬大会」,新北市副市长刘和然代表新北市长侯友宜到会场致意,并颁奖表扬包含37位「杏福志工」、333位「资深优良志工」、30位「优良导护志工及老师」、85位「爱心服务站代表」及2支绩优志工团队等485位长年投入教育服务的志工代表,感谢他们以行动和爱守护孩子的成长。

  • 年轻人喊「生得起养不起」!嘉市3万津贴未满月就花光

    年轻人喊「生得起养不起」!嘉市3万津贴未满月就花光

     人口流失、「生不如死」,使得嘉义市人口减少几近跌破26万人,嘉义市议员郭定纬6日质询指出,虽然市府已提高生育津贴至3万元,还有多项育儿支持服务,但物价高涨,年轻人仍面临「生得起、养不起」的现实挑战,促市府效法彰化县发行「童萌卡」助育儿。

  • 桃园第5处社区心卫中心落脚杨梅 免费心理谘询暖心启动

    桃园第5处社区心卫中心落脚杨梅 免费心理谘询暖心启动

    桃园市政府3日在杨梅1号社会住宅成立全市第5处社区心理卫生中心,透过资源投入,提供民眾免费心理谘询,这也是市府配合卫生福利部「强化社会安全网第2期计画」重要里程碑,象徵桃园市心理健康资源网络更完整,让民眾在生活圈内即可获得即时、专业的心理支持服务。

  • 《财划法》衝击 精障者服务恐断链

    《财划法》衝击 精障者服务恐断链

     《财政收支划分法》争议延烧,民团昨透露,新法引发了精神病友服务断链危机,导致地方政府预告终止精神病友多元社区生活方案,初估有1000多人受影响。身心障碍联盟直言,对于在社区的精神障碍者来说,难道要把他们塞回医院?或等到他们失控了,爆出新闻来?呼吁政院应将涉及精神病友服务的预算,视为国家核心法定社福专款专用款项。

  • 万圣节变装学中文!开南大学外籍生挑战「中文捣蛋鬼」热闹登场

    万圣节变装学中文!开南大学外籍生挑战「中文捣蛋鬼」热闹登场

    万圣节变装派对变身中文学习现场!开南大学国际专修部于31日举办「万圣节中文捣蛋鬼大挑战」,来自越南、印尼、日本、泰国等地的外籍学生换上创意造型,从吸血鬼、巫女到南瓜精灵登场亮相,在「要糖就要说中文」的挑战中,用中文展现学习成果与满满热情,活动现场笑声与掌声不断。

  • 财划法恐致精障者服务断链 民团:难道要把他们塞回医院?

    财划法恐致精障者服务断链 民团:难道要把他们塞回医院?

    《财政收支划分法》争议延烧,民间团体今与立法委员刘建国共同开记者会,透露新法引发了精神病友服务断链危机,导致地方政府预告终止精神病友多元社区生活方案,初估有1000多人受影响。身心障碍联盟直言,对于情况不严重到需要住院、在社区的精神障碍者来说,难道要把他们塞回医院?或等到他们失控了,爆出新闻来?呼吁政院应将涉及精神病友服务的预算,视为国家核心法定社福专款专用款项。

  • 教团推动10年催生国教署试办 视障幼儿早疗服务仍待常态化

    教团推动10年催生国教署试办 视障幼儿早疗服务仍待常态化

    秋圃文教基金会与全国教师工会总联合会自103年起合作推动「视障者跨龄重建及训练服务计画」,10年来协助无数视障幼儿、学生。团队长期努力终获成果,催生国教署于5月启动「2至8岁儿童视觉障碍专业支持服务试办计画」,不过仅限期执行到明年12月,全教总接下来也将与教育部及卫福部再讨论,争取制度常态化,让更多视障孩子及早获得协助。

  • 高铁助嘉义40位弱势童圆梦 参访探索馆、赠大车票开拓视野

    高铁助嘉义40位弱势童圆梦 参访探索馆、赠大车票开拓视野

    高铁嘉义站18日协助嘉义市政府「儿少社区支持服务计画」的「柑仔小学堂」40位儿童及师长,前往「台湾高铁探索馆」参观,特别送上象徵性的大车票,祝福这些孩子们在旅程中开拓视野,发掘人生无限的可能。

  • 大叶大学迎境外新生 交流热络

    大叶大学迎境外新生 交流热络

     大叶大学15日举办「114学年度境外新生知能研习活动」,热情迎接来自越南、印尼、菲律宾、蒙古、香港、马来西亚、史瓦帝尼、巴基斯坦等地的两百多位国际学生加入大叶大家庭,藉由这场活动协助境外新生了解学校资源,快速适应即将展开的留学生活。

  • 李强召开经济座谈会 与会8人超狂背景曝

    李强召开经济座谈会 与会8人超狂背景曝

    据央视网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4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徐奇渊、陈斌开、杨赫、张瑜、李洪凤、江鑫、周宇翔、叶国富等先后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大家还就更好地实施宏观政策、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 从治疗趋势到生命力量  仁爱长庚医院肺癌座谈会温馨登场

    从治疗趋势到生命力量 仁爱长庚医院肺癌座谈会温馨登场

    根据卫福部资料统计,肺癌已连续多年高居台湾癌症死亡率首位,为让肺癌病友及家属获得最新医疗资讯与心灵支持,仁爱长庚合作联盟医院(大里仁爱医院)携手台湾癌症基金会举办「肺癌病友座谈会」,现场参与踊跃,气氛温馨感人,充满希望与正能量,座谈会最终在大合照中圆满落幕。与会者纷纷表示,透过此次活动不仅获得了最新的医疗资讯,也在彼此的生命故事与互相扶持中汲取勇气与力量。

  • 台北文山家和一站式服务中心启用 李四川:实质陪伴与支持

    台北文山家和一站式服务中心启用 李四川:实质陪伴与支持

    由台北市社会局、台北市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与现代妇女基金会携手设立的「文山家和一站式服务中心」,于3日正式启用。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表示,这里不仅是一个提供服务的空间,更是一个结合社政、警政、医疗、宗教与在地社区力量的整合平台,秉持「支持家庭」、「在地连结」、「社区共融」3大理念,提供家庭暴力被害人与脆弱家庭全方位服务,协助家庭在面对困难时,能在熟悉且信任的社区环境中,获得陪伴与实质支持。

  • 年底达标!谢国梁:基隆「1区2据点」布建 超越中央标准

    年底达标!谢国梁:基隆「1区2据点」布建 超越中央标准

    基市儿童及少年事务处统计,基隆儿童少年现约有4万1千余人,占全市人口近12%,为绵密社会安全网,提供脆弱与不利处境家庭儿少支持服务,儿少处推动「守护家庭小卫星服务方案」,串连全市13处社区据点,提供课后陪伴、家庭支持、亲职教育及生活照顾等帮助,每年服务超过3万人次。基隆市长谢国梁表示,年底将完成全市「1区2据点」的布建,让处于低潮或困境的儿少家庭,重新找到支持的力量。

  • 金门办新住民关怀网络会议 共筑在地温馨照护网

    金门办新住民关怀网络会议 共筑在地温馨照护网

    为加强对新住民的关怀服务与生活协助,移民署南区事务大队金门县服务站昨(24)日邀集金门县社会处、卫生局、新住民互助协会、新女性权益协会及南洋姊妹会代表,举办「2025年度新住民关怀网络会议」,期透过跨单位的合作与资源整合,提升新住民照顾与辅导服务效能,为建构多元共融社会奠定基础。

  • 陆九部门推新政 支持服务出口

    陆九部门推新政 支持服务出口

     大陆当前货物贸易因关税存在下滑风险,加上服务贸易长期呈现逆差,为加强外贸动能与服务贸易出口,大陆商务部等九部门24日公布「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共13条具体政策,包括加强引导资金投资、改善海内外资金流动等,为服务出口提供全面政策支持。

  • 刺激消费 陆推支持服务出口13条

    刺激消费 陆推支持服务出口13条

     大陆商务部会同中央网信办、财政部等8部门24日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出口的若干政策措施》,包含13项具体措施,包含用好用足中央和地方现有资金管道积极支持服务出口;增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引导基金撬动作用;便利人员跨境往来和入境消费,优化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等,以此为服务出口提供全面政策支持。

  • 桦加沙重创花莲 超商募款援助 挺进灾区送物资、免费供应熟食

    桦加沙重创花莲 超商募款援助 挺进灾区送物资、免费供应熟食

    强颱桦加沙挟带豪雨重创花莲,超商纷纷启动募款方案并提供物资,同时投入行动购物车提供餐食饮水服务,帮助当地受灾居民渡过难关。

  • 自杀重回十大死因 男性近8成未被接住原因曝

    自杀重回十大死因 男性近8成未被接住原因曝

    根据卫福部统计,113年自杀死亡人数超过4千人,较去年增加164人,自杀也在14年后重回国人十大死因,15到64岁青壮年自杀死亡人数全面上升,反映出青壮世代所承受的生活压力与心理健康风险不容忽视。专家指出,大部分自杀死亡者未有机会进关访系统,尤其男性高达近8成,可能和不愿求助有关。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