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收入保险的搜寻结果,共40笔
农业保险推动以来已有28种品项共44张保单,影响层面最大的水稻收入保险开办以来逐步有成效。农业部统计114年1期作各乡镇市区水稻产量调查,共18县市、65个乡镇、约1.1万位农民获得出险,理赔金额达1.3亿元。
为提高稻米产业竞争力,并稳定农民收入,水稻收入保险自2022年起正式开办,农业部也透过调查统计2025年1期作各乡镇市区水稻产量,发现部分地区因低温寒害影响,造成稻谷不稔实(空包弹)导致减产,经统计有18县市、65个乡镇,共约1.1万位农民获得出险,理赔金额达1.3亿元。
大陆央视网15日报导,中国大陆近期多地连续遭遇阴雨天气,影响秋粮收穫,尤其眼下正是玉米大量收割季节。受天气影响,在地里受潮变霉等所造成损失,都可快速获得理赔。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称,针对近期黄淮等地连阴雨天气给秋粮造成损害,保险机构已按照「应赔尽赔、能赔快赔、合理预赔」原则,开通秋粮理赔服务绿色通道。截至13日,保险业已支付秋粮各类损失赔款14.1亿元(人民币,下同,约合新台币60.59亿元),投入4600多万元抢险救灾资金。
受到公粮政策调整,导致今年稻谷收购价格大增,甚至可能会衝击末端粮价,台大农经系教授徐世勋说,价格调高后让政府财政支出增加、影响末端粮价,农民种植面积还可能会增加,恐怕成为多输政策。逢甲大学国际经营与贸易学系教授杨明宪认为,公粮保价收购机制不应再有变动,要提高农民收入,应该透过农业收入保险机制。
台湾米品质好、食味佳,受到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今年外销日本数量翻倍成长,预估全年可突破1万公吨,农业部长陈骏季9日亲赴新竹县湖口乡农会视察台湾米输日现况,并亲自为外销日本的台湾米进行封柜,期许优质台湾米能在世界各地飘香,实质提升农民收益。
在极端气候风险加剧下,农业保险的理赔压力持续升高。根据最新统计资料显示,2024年第一季农业保险理赔金额达新台币2,400万元,较去年同期微幅成长0.5%,但损失率已逼近9成,反映出保费收入难以支应赔偿支出。
农业部已启动2024年度释迦收入保险理赔程序,由于去年康芮等颱风侵袭台东县造成释迦产量减损,共计1786位投保农民全数获得理赔,理赔面积达1871公顷,理赔金额约3.73亿元。农业部已指示农业保险基金核算理赔金额,并协助各承保农会迅速将理赔款拨入农民帐户,以填补释迦农民损失、稳定农业生计。
今年春天南部异常寒冷,导致不少农作物收成都受到影响,今(12)日高雄市大寮区种稻农民出面表示,今年4月1波寒流,正好遇到稻子开花季节,影响授粉导致收成大幅下降,原本每分地可收成约1500台斤,今年最惨恐剩下500斤,嘆成本都收不回来,高雄市农业局表示,目前稻农只要完成种稻申报,即可农业保险进行理赔。
大陆《人民日报》22日报导,大陆农业农村部指出:当前大陆西南小麦处于拔节至孕穗期,长江中下游开始拔节,黄淮海、西北进入返青起身期;西南冬油菜大部进入盛花期,长江中下游陆续进入花期。大陆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比例89.7%,冬油菜一二类苗比例87.6%,均好于常年。
寿险业去年12月成功将业务面资金净流出态势逆转,但今年初美债殖利率仍在相对高檔、美元仍强,金管会紧盯各家寿险流动性,要求所有寿险公司将现金流量观察期拉长到未来三个月,就目前数据,未来三个月现金流量没有问题。
农业部今(23)日召开「粮食产业全面升级计画」记者会,由农业部长陈骏季亲自说明政策走向,其中公粮辅导收购价格提高每公斤1.5元,农业部试算调整后相当「两期稻作合计」每公顷增加2万元,同时调整公粮收购的数量比例,自2025年第1期作起适用,不过「计画收购」以及「余粮收购」的价格维持不变。
大陆央视报导,今年以来,中国大陆深入实施新一轮千亿市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数据显示,粮食产量在连续9年稳定在1.3兆市斤以上基础上,预计今年将首次突破1.4兆市斤,迈上新台阶。各地不断拓展农业现代化发展空间,协同推进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今年透过深入实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单产对粮食增产的贡献超过七成。
农作物生产普遍存在系统性风险、资讯不对称、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加以极端气候频发让农业生产风险加大。由于农业保险是一种有价值的商业风险管理工具,为农民提供财务保护,防止因天然灾害造成的生产损失,也可以减少农产品价格波动,稳定农民收入,提高抵御天气灾害的能力,降低农业贷款的风险,为农业生产撑起「防护伞」,同时帮助保护农民免受风险也符合公共利益,促使许多农业重要生产国均积极推动农业相关保险。
康芮颱风袭臺,东部地区首当其衝,当地农产业受到严重波及。农业部长陈骏季、政务次长胡忠一、黄昭钦2日兵分三路,陪同总统赖清德及副总统萧美琴,亲赴宜兰县、花莲县及臺东县勘察农渔产业灾情,并宣布天然灾害救助措施,以从宽、从速、从优原则办理,协助农民在灾后儘速復耕復建。
在经济学理上,市场价格是透过供需双方的合意共同决定。不过,在实务操作上,却又可能因受到外在因素干扰,而陷入失衡现象。近年以来,气候变迁温室效应日益剧烈,加上自然灾害交织迭加,在无形中造成全球农产品供应呈现不确定性、不稳定性现象。由于农产品供应的多寡,涉及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波动幅度之大小,亦即农产品供应充足与否,已成为各国政府的挑战。
极端气候、颱风、豪雨造成农渔产品严重灾损,农业部近10年每年平均支出32.71亿元在天灾现金救助,为协助农渔民分散风险,也在2017年起扩大推动「农业保险」,即使预算年年增,到明年编列约11亿3000余万,然整体农业保险覆盖率扣除强制纳保的保险,根本不达2成。
农业部完成今年1期水稻产量的调查统计,受气候异常影响水稻收成,发生减产的地区共计12县市、40个乡镇,约3千5百位农民,因此触及收入保险理赔标准,获得出险,理赔金额约1.5亿元,理赔金来源为财团法人农业保险基金。
近年全球各地气候加剧变迁,金门地区也遭逢严重乾旱以及暴雨问题。为稳定契作农民收入,农业部开办高粱收入保险,农业金融署长李聪勇昨(6)日还特别回到故乡金门办理说明会,除说明保单内容及投保方式外,并与现场农民面对面沟通,听取宝贵意见进行交流及回应,吁请农民把握时效,可于9月30日前向金门县农会投保。
农业保险基金支持的农产品保单,在已开发销售28种品项、44张保单中,金门县种植面积最广农作物的高粱,是最具地方特色的保单,农业部统计,金门县在地平均投保率达8成。农金署6日协同农险基金前往金门县农会,说明今年度保单内容调整重点及投保方式,并至高粱田区与产销班农民座谈,了解高粱实际生长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