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政治保证的搜寻结果,共15笔
澎湃新闻30日报导,10月31日至11月1日,亚太经合会(APEC)第三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庆州举行。作为亚太地区极具影响力的多边经济合作机制,APEC峰会的关注点不仅覆盖经贸发展与创新议题,更是外界观察元首外交、大国互动的关键视窗。
《外交事务》(Foreign Affairs)于28日发表专文指出,台海战争风险已攀升至「惊人高度」,呼吁即将会晤的美国总统川普、中国大陆国家主席习近平推动「台海休战」倡议,透过谈判交换关键政治保证,以降低衝突爆发的可能性。
在美国总统川普展开亚洲行与「川习会」前夕,《时代杂志》刊登〈美国必须警惕台湾鲁莽的领导人〉专文,民进党拒绝理性思辨也罢,还动用网军侧翼及官媒泼脏水,贬抑作者是「标准的洋五毛」,原本只是美中台关系不同意见的辩论,竟然用廉价抹红的手段处理,暴露出民进党政府已与现实世界脱节,陷入作茧自缚局面。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RAND)14日发布《稳定美中竞争关系》(Stabilizing the U.S.-China Rivalry)报告,关于如何在台湾问题上保持稳定关系,报告建议美国与中国大陆应释出无意推翻现状的讯息,例如美方可重申不支持台湾独立、不反对和平统一,北京则可澄清,只有出现反分裂法最极端的情况下,动武才会是选项之一。报告也提出大胆建议,建议华府确保台湾保持克制,不利用美国的支持升级两岸紧张。
日前立院国民党团提案要求政院就「国防军备预算提高为GDP10%对我国可能造成之影响」进行专案报告,现已径付二读。对此,行政院长卓荣泰表达「目前」台湾没有能力编列2.6兆多元的国防经费;立委沈伯洋批评国民党的提案就是谎言、制造假象,政策从以前到现在的讨论就是GDP3%;立委陈冠廷则说台湾本就应该逐步提高国防预算,至于是否要到10%,应先逐步逐年的递增。观诸绿营人士说法,表面是抵死不认现阶段有暴增到10%一事,然而话中皆语带保留,未将逐步增加到10%的可能说死,颇为可议。
台海局势紧张之际,美国防部顾问梅惠琳(Oriana Mastro)建议,华府有必要确保在台海衝突爆发后「数小时内」获日本许可,为了相关战斗使用当地美军基地。日本首相石破茂则与日、美防长一同出席追悼硫磺岛战役阵亡者,呼吁将和平的宝贵铭记于心,让日美同盟提升到更高境界。
行政院长卓荣泰不满114年度中央政府总预算遭立法院大幅删减与冻结,26日叫阵在野党提倒阁案,「倒阁,我敢!蓝白不敢!」引发舆论热议。媒体人樊启明直言,除非赖总统作出依民意的政治保证,否则卓下台没有实质助益。赖政府呛声解散国会的同时,愿不愿意承诺让多数党组阁?
大陆央视新闻19日报导,中共中央军委会政治工作会议17日至19日在陕西延安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演说强调,要坚持中共党对军队绝对领导,贯彻落实新时代政治建军方略,牢牢把握政治建军时代要求,聚焦打好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攻坚战,发扬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持续深化政治整训,锻造政治坚定、能力过硬的坚强中共党组织,锻造忠诚乾净担当、堪当强军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强军事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最近经济部长郭智辉对核电延役髮夹弯的说法受到不少议论。但从郭智辉和国发会主委刘镜清上任之初都透露「被动接受核电延役」的态度,再加上赖清德总统原本属意的阁揆人选童子贤也公开主张「核能成基载电力」,这对军纪严明的民进党来说,不会是巧合。就理性考量,赖清德应该是希望核电延役,问题是要怎么做到,却不会引发党内和支持者的强力反弹。
美国国会参眾两院日前完成2024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共同版本,展现了美国国会对台湾安全的关切与支持,与去年已达饱和点的NDAA比较,最新NDAA已逐渐降温,实质效益有限,加上行政部门更趋保守、低调,民进党以美国为主要后盾,强调纯军事威慑的国防战略面临挑战。
美国3位重量级学者葛来仪、白洁曦与柯庆生发表专文,认为单纯以军事威慑中共的战略思维是错误的,军事威慑必须配合政治保证才有效、可信,台湾要吓阻战争,须让北京领导人相信和平统一是有可能的。他们并点名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获胜后应考虑冻结「台独党纲」。
美国3位重量级学者葛来仪、白洁曦与柯庆生发表专文,认为单纯以军事威慑中共的战略思维是错误的,军事威慑必须配合政治保证才有效、可信,台湾要吓阻战争,须让北京领导人相信和平统一是有可能的。他们并点名民进党总统候选人赖清德,获胜后应考虑冻结「台独党纲」。
从俄乌战争到最近的以哈衝突,暴露出美国的威慑策略已经钝化,学者专家也普遍认为,凭藉军事力量不足以有效吓阻中共对台湾使用武力,坚持一中政策、不支持台湾独立,及鼓励两岸进行对话沟通是必要的政治保证。反观民进党无视两岸军力失衡,继续操作仇中、反中意识,若民进党继续执政,今天的兵凶战危可能恶化为灾难性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