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书画展的搜寻结果,共41笔
第十四届海峡两岸电视艺术节暨第八届海峡两岸电视艺术家书画展在福州鄢家花厅隆重开幕。本届艺术节以「传承、创新、同心」为主题,汇聚了海峡两岸眾多电视艺术家、书画家及行业专家,电视主持新秀会臺湾选手也受邀参与,共同见证这场文化盛会。
「光耀中华‧民族復兴——纪念台湾光復80周年书画展」17日上午在北京台湾会馆开幕,展览由北京海峡两岸书画家联谊会、台湾光復纪念协会与中国旺旺集团共同主办,北京市台联与北京市黄埔同学会协办。活动旨在以书画艺术重温歷史、弘扬抗战精神,并传递两岸文化一脉相承的情感。
近期接连发生的家暴事件,让社会再次看见许多妇女与孩子仍深陷恐惧与阴影,他们需要的不仅是一个安全的避风港,更是一道能引领他们走出黑暗、重新看见希望的光!由台中市亚太读书协会主办的《用爱,画一条回家的路》公益书画展,自今(11)日起至10月14日于臻爱花园饭店登场,盼透过艺术与善意的结合,为受暴妇幼铺设一条温暖的归途。
为提倡书画艺术欣赏、纪念抗战胜利及台湾光復80周年,中华翰维文化推广协会与合作伙伴联合邀请两岸艺术家创作书画作品,办理「民族浩气‧翰墨千秋——2025两岸书画作品公益展」巡迴两岸展出,首站9月17日起在台中逢甲大学汉字文化中心登场,现场规画钢印体验、摹写体验等活动,免费开放参观。
《金刚经》是作家蒋勋的随身书,抄写和诵读已是他生活的日常。近期,蒋勋以《祇树给孤独园》为题的书画作品展在台中中央书局展出。蒋勋并亲自录制「祇园」故事,为这个充满文化底蕴的空间入口,挥毫《祇树给孤独园》主题书法,带领读者进入这个城市心灵场域,和自己的内心对话。
国立歷史博物馆今(14)日与日本东京大学综合研究博物馆共同呈现跨国策划的「台湾兰花百姿-台北展」,展览以台湾兰花为主轴,集结台日两地自然科学与艺术文化领域珍贵藏品,囊括不同时代、媒材、以兰为题的作品,以及兰科植物标本与植物画,展出逾200件文物,是史博馆重新开馆后,首次国际跨域合作策展,即日起展出至9月7日,欢迎民眾前来感受兰花文化的雅致与多元,探索这段跨越山林与城市、传统与当代、科学与艺术的文化旅程。
中生代书画名家黄伯思博士将于7月11日起,假台北市士林区墨阁咖啡艺文空间举办为期十日的个人书画展。此次个展名为「半称心」,不仅仅是取材于杭州灵隐寺「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之对联,更是深刻体现他对书画创作所持的意念与感悟。黄伯思认为,「半称心」并非是安于现状,不追求卓越的消极态度,而是砥砺自己用更自在从容的态度,尊重并珍视当下的创作意念及呈现,且真挚相信创作永远有更加完美与进步的空间。
由社团法人中华国际嘎檔巴佛教总会主办的《2025嘎檔杯台湾书法大赛》,即日起开放报名,至7月15日截止(以邮戳为凭),总决赛将于9月21日盛大登场,总奖金高达新台币30万元。
故宫博物院北部院区书画展全新登场,以「织造精彩 -清宫缂丝刺绣展」与「悦耳-倾听画里的声音」两大主题展,搭配「国宝聚焦」与「笔墨见真章」例行展览。本次展出珍品中,以国宝〈缂丝富贵长春轴〉、《宋代后半身像》册,以及唐代书法大家顏真卿〈刘中使帖〉行草书法等最受瞩目,交织出跨越视、听觉及融合文史价值的多元艺术飨宴。
春日玩乐GO!
念兹在兹。那是在越过青壮年,走到中年过渡期的我,有太多复杂的感触和嘆息,当我思索若能对中年「过渡期」多点认识,在精神灵性上,生命会自我呈现崭新的视野。我赴台北土城慈法禅寺拜谒心仪久仰的净耀法师请益。从进门的紧张到走时的不舍,我惊讶于自己心念的变化,更钦佩法师的睿智与慈悲。尔后,在法师循循善诱,更得到援助和指导,我别离脱序岁月,成功跨越中年「过渡期」,投入另一半最丰盛的生命。
驻日代表处台湾文化中心与淡江大学共同主办的「书法的传统与科技-e笔暨张炳煌书画展」,于13日在东京盛大开幕。展览不仅展出书法家张炳煌的传统书画作品,更呈现他与淡江大学资工系共同研发的「智慧e笔」创作,展现传统艺术与AI科技的创新结合。
文化大学于2024年12月21日至22日举办「朱舜水暨东亚文化交流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文学院、国际暨外语学院、东亚人文社科院及华冈博物馆联合主办,并获国科会、日本交流协会与何创时书法艺术基金会等单位支持。此次研讨会吸引来自日本、韩国、越南、马来西亚及台湾的30余位学者专家,展现东亚文化交流的多元性与时代意义。
创作陪着他们体悟生活的丰润与枯涸,艺术家陈宏勉与妻子林淑女,其殷实的生命阅歷,与不具包袱的探索态度,让生活成为了取之无尽的活水泉源,回归艺术创作最初的真谛。长期经营「心与境」的对话,忠于呈现内心彰显之意象感受,创作伴随着岁月律动的积累,点滴醇化。
时序刚过大雪,在略显寒意中迎来当代书画大师陈明贵连续31年,定期举办的大型个人书画展。艺术学者吴远山博士曾评:「观看文晞先生作品,其一帧帧形如玫瑰,坐如象,势如龙的巨嶂山水;及一幅幅行如云、重如鼎的法书之后,心灵将达以纯净与寧静,享受人间至绝美感与无憾。」此评充分概括陈明贵传承自文人画系统的美学底蕴。
美术及书法是美育的代表,但绝大多数具根器的艺术家会因学业、工作和家庭等原因不得不疏远书画,但凡能重拾起毛笔者,无不是对书画有极大的热情及具艺术家坚持的特质。
在岁末寒冬中迎来当代书画大师陈明贵连续31年定期举办的大型个人书画展「丹青养志-陈明贵甲辰书画展」。艺术学者吴远山博士曾评:「观看文晞先生作品,其一帧帧形如玫瑰,坐如象,势如龙的巨嶂山水;及一幅幅行如云、重如鼎的法书之后,心灵将达以纯净与寧静,享受人间至绝美感与无憾。」
台湾国际同济会竹苗区副主席、新竹祥钰同济会创会长黄玉梅,为推动台湾、新加坡两国艺术交流,近日在旅新影星陈明利协助下,陪同两地知名艺术家拜会台湾驻新加坡代表童振源,并敲定将先后在新、台各举办一场大型书画艺术交流展。
为提升国际机场旅客的艺术文化体验,采盟文教基金会特别邀请享誉国际的知名书法家张炳煌教授举办「翰墨灿灿—张炳煌书画特展」,展期将持续至明年2月4日,展出地点为桃园国际机场第二航厦D区艺文展演空间。此次展览不仅展出张炳煌教授多件精选书法与画作,更透过创新的数位科技展示,引领观眾在传统艺术之中,感受书法与科技结合的崭新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