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未来科技奖的搜寻结果,共23笔
国立中山大学光电工程学系讲座教授兼研发长林宗贤,率团队以「液晶极化技术」开发出全球首款「行动式极化光肤质检测系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日常保养科技,居家就能进行医美等级皮肤检测,荣获国科会「2025臺湾创新技术博览会-未来科技奖」肯定。民眾只需将手机装入专属外壳,开启App一键拍摄,即能在0.1秒内取得微血管、棕斑、痘痘与细纹等肤质指标,让「医美级检测」走出诊所。
国科会携手中央研究院、教育部、卫福部及运动部筹设「2025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TIE)-未来科技馆」,16日开幕并举行智慧机器人论坛。主委吴诚文表示,台湾发展机器人聚焦在服务型机器人,并非延续制造业的工业机器人,而是强调AI应用,让机器人能承袭人类的知识、智慧,解决生活相关的各种需求。
「2025臺湾创新技术博览会-未来科技馆」10月16日开展,国科会表示,今年展出220件技术,更锁定智慧机器人、量子科技、运动科技、AI应用与产学合作、晶创臺湾方案、未来科技奖六大技术领域等展区,全面展示科技回应社会需求,并推动产业升级的应用。
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日前公布2025年「全球2000大学学术排名」,中兴大学在全球逾21,000所大学中名列第723名,位居全球前3.4%、全国第九名、国立大学第六名,展现坚实的教育品质、研究实力与国际竞争力。CWUR为全球最具公信力的学术评比机构之一,自2012年起每年发布世界大学排名,评估全球超过两万所大学的整体实力。
国立台湾科技大学技职赋能研究中心团队研发「智慧型口语表达辅助系统」,针对学生在口语表达上困境,结合眾多人工智慧技术,提供即时且多面向的练习回馈,协助学生从内容到情绪全面提升表达能力,获得2025未来科技奖肯定。
国立中山大学跨领域研究团队近期发现,台湾常见养殖贝类文蛤(Meretrix taiwanica)在面对高温与低盐环境压力时,竟会主动改变自身伸出的水管活动,甚至钻出底泥以走路逃离不利条件,「水管」是文蛤壳内延伸出来的两条管状构造,分别负责吸水与排水,也是文蛤进行呼吸、摄食与排泄的主要器官。这项研究结果除揭示文蛤的行为机制,也为台湾文蛤产业提供新型预警指标。
臺北荣民总医院与中华电(2412)自2024年签署合作备忘录以来,双方持续深化合作,共同打造次世代医疗5G网路示范场域,并在智慧医疗领域取得显着成果。目前,臺北荣总院区已全面升级行动通讯网路,全院医护团队也导入5G通讯服务,为智慧医疗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为帮助制造业制程优化,国科会专案支持下,4日举行由清大动力机械工程学系教授李明苍研究团队开发「雷射低碳制造技术」成果发表,以雷射镀膜及图样化技术在常压、常温下进行,工序缩减为一次,大幅降低能耗及碳排放。就产业技术扩散方向,未来可应用在3D异直整合、软性电子、硅光子等领域,如透明显示装置、温控光学镜片及精准健康医疗用个人化穿戴式装置等。
台湾保养市场再掀话题,保养品牌CHORUS卡若丝宣布与再生医学领导企业宝泓生医(Powin Biomedical Co., Ltd.,股票代号:7671)携手合作,并同步联合内容与通路整合平台「美你的事国际」,展开三方战略联盟,正式启动协同微针科技平台,为居家保养导入医学级渗透技术,这场横跨科技、品牌与教育通路的合作,象徵保养品产业朝向更高效、更智慧的再生护肤时代迈进。
资育公司欢庆成立10周年,于1月3日举办南港软体育成中心CEO旺年会暨资育之星颁奖典礼,晚宴中以隆重的仪式彰显第六届「2024资育之星」获奖企业的卓越成果。经济部中小及新创企业署李冠志署长亲临颁奖表扬7家得奖的新创及创新企业,勉励育成中心进驻企业持续追求卓越。
鸿海(2317)旗下鸿海研究院(HHRI)携手国立阳明交大(NYCU)突破空间计算极限,在「2024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中脱颖而出,凭藉「全砷化镓超颖介面全像术于结构光与立体视觉之应用」的创新技术,荣获「未来科技奖」殊荣。
2024臺湾创新技术博览会(TIE)18日登场,由国科会、教育部、卫生福利部及中央研究院共同打造的「未来科技馆」,集结了各大专校院及研发机构一同参展,以「全球科研链结臺湾」为主轴,除了打造AI智慧、健康臺湾等主题专区,并针对量子科技与运动科技规划国际趋势论坛及创新技术发表等多项活动,丰富展现突破性的科技趋势与产业脉动。
2024「未来科技奖」得奖名单公布,中兴大学计有4项技术获奖,得奖团队计画主持人分别为材料系赖盈至教授、环工系卢明俊特聘教授、机械系李联旺副教授与化学系赖秉杉特聘教授,研究领域涵盖先进材料、净零科技、医材、生技医药等,展现兴大兼具「科学突破性」与「产业应用性」的科研实力。
中央大学主导的「结合混合实境显示与人工智慧场域之研究」,歷经3年发展,突破技术上的难度与限制,成功于多地协同进行多人虚拟光学实验,发展出「多人混合实境即时互动远端算绘平台」的技术,研究团队更于2023年荣获「未来科技奖」的肯定。同时,日前与佐臻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完成跨距多人光学实验,为元宇宙应用拉开新纪元。
中兴大学3日与大嘴水果公司举行「水果电磁保鲜优化技术-专利授权」签约仪式,期待透过「水果电磁保鲜优化技术」专利授权与企业产学合作,更有利于将国产农产品推广出口到国外,藉以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大嘴水果公司预定6月底在台湾百货公司或通路铺货,消费者就可看到上述保鲜的水果产品。
太阳能、风力等电解水所产生的氢气是减少碳排放与储能利器,过去一直在量产技术上卡关。国立中山大学化学系研究团队发表全球首例「碱性电解海水制氢原型机」,能量产催化剂,有望大规模生产氢气,不但嘉惠工业活动,更可协助台湾摆脱能源进口束缚。
2025国际碳税徵收迫在眉睫,国立中山大学化学系研究团队发表全球首例「碱性电解海水制氢原型机」,透过独特绿氢技术有望大规模生产氢气,超越商用基础需求,未来有望协助台湾摆脱能源进口束缚,避免区域战争能源断链问题。
国立中兴大学「怀璧奖」奖励45岁以下具研究潜力的优秀年轻学者,创办至今12年已选拔39位得主,该奖项民国102年由时任校长李德财院士自捐100万元及募款近1500万元创办。今年在兴大詹富智校长积极筹募下,财团法人煦阳温和大地教育基金会温若芬执行长捐赠500万元予怀璧奖,李德财院士得知后,也于4月1日再度捐款100万元,期盼延续12年前创办该奖的理念,这同时也是李德财院士75岁生日前夕送给兴大的心意。
国资图与虎尾科大合作举办「前瞻机械主题展」,22日在国资图登场,亮点展品为获「2022未来科技奖」的虎尾科大「自行车使用之非圆形客制化链轮」作品。国资图馆长马湘萍表示,国资图今年将举办职业探索及技职手作体验等活动,以超过60场次活动将技职展出融入图书馆的阅读推广中。
明志科大长3月18日邀请韩国科学技术院(KAIST,Korea Advanced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校长李光炯率领团队来台签约。此次合作将结合台塑新智能科技公司,共同开发锂电池、电动商用车等关键技术,期望加速全固态电池试量产线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