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昌镛的搜寻结果,共64笔
据香港《南华早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大陆正与日本、韩国就建立3边货币互换机制的可能性进行谈判,以加强区域金融安全网,并在美国总统川普发起贸易战的背景下深化经济合作。尤其日韩虽是美国盟友,也都受到川普高额关税衝击。按照2024年的贸易额计算,韩国和日本分别是大陆第4大与第6大交易伙伴。
中国持续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寻求抗衡美元。消息传出,中日韩央行行长会议15日在华盛顿举行,儘管日韩被视为美国盟友,但为因应美国总统川普发起的贸易战2.0衝击,中日韩正就建立三边货币互换机制的可能性进行谈判。
根据香港《南华早报》引述知情人士透露,中国大陆正与日本、韩国就建立三边货币互换机制的可能性进行谈判,以加强区域金融安全网,并在美国总统川普发起贸易战的背景下深化经济合作。
美国总统川普对美中达成贸易协议表示乐观,周一南韩KOSPI指数盘中暂涨1.32%,报3798.52点。
被美国总统川普痛骂「鲁蛇」的联准会主席鲍尔,2025年在环球金融杂志的评比里,夺得最高评级「A+」,创下2018年上任联准会主席以来最优纪录,同时也是唯一一年拿下最顶的「A+」;该杂志认为,在鲍尔领导下的联准会已基本确保经济软着陆,且面对川普的压力,鲍尔仍坚守身为央行总裁应具备的独立性。
据财经媒体CNBC报导,在联准会下调利率1码、并释出未来可能进一步降息的讯号后,富达国际亚洲经济学家刘培乾对此指出,鉴于联准会可能再度降息的预期,将让亚洲央行获得更多宽松空间。不过相较于亚洲多国大行宽松潮当下,亚洲前两大经济体,日本、中国却可能选择静观其变。
据财经媒体CNBC报导,在联准会将利率下调一码,并释出未来可能进一步降息的信号,富达国际亚洲经济学家刘培乾对此指出,联准会可能再次降息的预期,将使亚洲地区整体趋向宽松的货币政策。
环球金融杂志(Global Finance)最新公布2025全球主要国家央行总裁评比,我央行近年货币政策基调稳健,总裁杨金龙今年评比为「A-」,回顾杨金龙上任以来共获四个A、两个A-、一个B+,目前仍为「4A总裁」。对此,杨金龙透过幕僚回应「谢谢鼓励」四字,并强调对评比是平常心看待。
韩国央行(BOK)下周将公布最新货币决策,总裁李昌镛(Rhee Chang Yong)19日在国会警告,韩国经济虽在第二季回温,仍因美国贸易谈判面临高度不确定性。
新闻提要■虽然,韩国房贷过高导致家庭债务大幅增加的情形,让新任总统李在明上任后就对房贷採取了严格的措施,却抑制不了韩国人对投资房产的信心,当然也止不了不断上升的家庭负债与房价。
新闻提要■韩国苹果农担心他们可能沦为韩美贸易谈判的牺牲品,因为他们无法与便宜的美国苹果竞争。
韩国央行10日将基准利率持平在2.5%,以评估近期让首尔房市降温措施的影响,表示「首尔及周边地区房价明显加速上涨,家庭债务也随之增加」。不过,多数决策委员暗示未来3个月会再降息一次,警告美国关税引起的「极大的」经济不确定性。
葡萄牙辛特拉1日举行全球央行年度会议,对于美元匯率今年来累贬逾1成,让人担心其正丧失国际准备货币的主导地位,多位主要央行总裁均认为美元仍是全球首选的准备货币,短期内不会面临重大挑战。
受加密货币投资及政策变动预期的影响,韩国股市上半年录得近30%的涨幅,成为亚太地区最为突出的市场。《金融时报》分析指出,市场对韩元稳定币的关注,以及新政府对数位资产的开放态度,均对股市走势产生相当程度的正向作用。
台股续攻23K,本周聚焦台积电走势、新一波除息行情,金管会将公布6月外资进出情况,多个机构也将公布台湾最新景气调查、预测修正。此外,美国也将有多项就业数据即将揭晓,全球主要央行行长也将进行小组会议。
韩国央行29日一如市场普遍预期调降政策利率1码,藉此支撑该国低迷的经济,减缓关税衝击,该央行表达维持其降息立场,同时将今年经济增长预测值,由先前估的1.5%几乎砍半至0.8%,凸显韩国仍面临政治动盪和川普关税政策的挑战。
赖清德总统上任将满周年,遇上新台币「数十年难得一遇」的暴升走势,即便赖总统与中央银行总裁杨金龙亲上火线释疑,并异口同声强调「美国没有要求升值」,但各方质疑声浪未曾断过,直指台湾任美予取予求,央行虽是背黑锅挨骂,但其独立性已受质疑。
美国正与全球进行贸易谈判,匯率一直被视为关注焦点,甚至可能成为谈判的重要筹码,但不确定性因素眾多,让外界雾里看花,美国究竟想要强势美元还是弱势美元?除了美国总统川普之外,或许只有财政部长贝森特(Scott Bessent)才知道。
2022年8月,在前总统蔡英文任内,因美国眾议院议长裴洛西访台,解放军藉此对台湾周边海域实施军演,当时透过日本防卫省的资料,人民才知道竟有四枚弹道飞弹飞越台湾上空,事后国防部表示,弹道飞弹发射后的主要飞行路径在大气层外,无危害,试图安抚民心,却反让人民陷入资讯落差的不安中,舆论更以电影《千万别抬头》(Don’t Look Up)讽刺政府粉饰太平。
美中就降低关税达成共识,《华尔街日报》首席经济评论员叶伟平指出,美国总统川普关税手段前后不一致,对敌国比对盟邦还友善,而川普缩回不是因中方妥协,而是美国人对痛苦的忍耐力是有限度。《纽约时报》则引大陆学者沈丁立说法指出,关税休战不会消除中美之间深层的不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