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毅评的搜寻结果,共14笔
未落实安全性行为,除了增加性病传染率,也可能增加年轻女性阴道、尿道感染机会。医师指出,临床上许多女性常同时感染阴道炎及尿道炎,导致分泌物增多,并出现频尿、解尿疼痛状况,建议民眾平时多提升免疫力、保持私密处乾净,从事性行为后也应多喝水、排尿及清洁,若是透过性行为感染,一定要和伴侣一同接受治疗。
《人工生殖法》修正案送入政院,国健署长吴昭军说,新版《人工生殖法》除代孕,其余通通都纳入,待政院完成审议,就会送入立院,但这会期只剩几天,短期上路不太可能。代孕未来的走向未定,立专法、再修法都有可能,亦有可能因无共识而搁置,要重新开公听会、专家会议讨论。
气候变迁恐衝击孕妇健康!台北医学大学公卫学院团队研究发现,怀孕晚期暴露的最低温度每上升1度,早产风险、胎儿低出生体重的风险都将提高约6%,又以夏天生产的影响最严重。专家指出,气候变迁会导致不利因素增多,气温增加,人的压力会变大,未来在极端气候下,孕妇遇到的问题恐愈来愈多。
《人工生殖法》草案预计在年底送入政院,争议较大的代理孕母,近期仍在朝野立委间掀起论战,部分人士认为应脱鉤处理,优先开放单身女性、同性伴侣适用。生殖医学专家认为,如今许多女性都有妇科疾病,一旦子宫被破坏,无法怀孕,势必会有代孕需求,这是当务之急,另台湾已开放同性婚姻,若不开放代孕,无子宫的男男伴侣仍会被排除在外,亦不尽公平。
《人工生殖法》草案预计将在年底送入政院,其中争议较大的代理孕母,近期仍在朝野立委间掀起论战,部分人士认为应脱鉤处理,优先开放单身女性、同性伴侣适用。生殖医学专家认为,如今许多女性都有妇科疾病,一旦子宫被破坏,无法怀孕,就势必会有代孕的需求,这是当务之急。另台湾已开放同性婚姻,未开放代孕,无子宫的男男伴侣仍会被排除在外,政府与人民须努力突破僵局。
「还给女性自主怀孕权利!」对于食药署拟开放事后避孕药转为指示用药,民间团体意见呈现两极,妇女新知基金会认为,女性有生育自主权,有必要提供更方便取得药品的方式,台湾妇女维护生命协会则表示「反对到底」,忧心造成药物滥用,助长更多危险性行为。
国内新生儿数2023年跌破13.5万人,续创新低。台大妇产科医师观察,试管婴儿成功率随着年龄增长而陡降,台湾接受人工生殖的女性年龄,从10年前平均年龄38岁上升到现在近40岁,预估还会再往上升,呼吁国健署扩大补助,并松绑法规,盼缓解少子化现象。
台湾不孕症的比率高达15%,不是不想生,而是怀不上,而晚婚、晚生是最大原因。专家指出,女性20几岁时,4个月就能怀孕1次,将近50岁则几乎不可能自然怀孕。有生育规画的女性,若33岁还未婚,建议先把卵子冻起来,留一个生孩子的机会。
根据统计,台湾不孕症比率高达15%,不是不想生,而是怀不上,晚婚、晚生是最大的原因。专家指出,女性20几岁时,4个月就能自然受孕,35岁以后变成半年,将近50岁则几乎不可能自然怀孕,有生育规画的女性,若33岁还未婚,建议先把卵子冻起来,留一个生孩子的机会。
在台湾少子化越来越严重的今日,新光医院生殖中心主任李毅评,默默的为台湾「催生」超过1500例的试管宝宝。在妇产科领域执业超过10多个年头,网路笔名取为「威廉氏后人」,为的是向妇产科最为经典的两本教科书作者Williams Obstetrics、Williams Gynecology致敬,盼能服务更多的孕妇和受生育之苦的患者。
亚洲少子化问题严重,在台湾,每7对夫妻就有1对不孕,国健署自2021年7月扩大补助试管婴儿疗程后,截至今年底已「增产」逾1.5万名新生儿。专家指出,台湾不孕症治疗成功率世界第2,若能修法放宽人工生殖适用对象,亚洲地区的同性伴侣、单身女性不必大老远到美国,在台湾就能得到高CP值的治疗,将是推动国际医疗的一大助力。
全国各地昨日喜迎元旦宝宝,但少子化衝击,各大医院接生的元旦宝宝仅个位数,台中慈济医院甚至时隔5年,才终于迎来1名元旦宝宝。妇产科医师观察,今年「龙年效应」恐首度退烧,龙宝宝红利不再,原因是现代人生得少、生得老,建议政府儘速修《人工生殖法》,让想生的人都能生小孩。
今日是1月1日,与去年相比,今年元旦宝宝数有所减少,新光医院截至中午仅有1人出生,1人待产,台北长庚医院也只有2人出生。妇产科医师表示,宝宝数减少并不只发生在元旦,这反应的是总出生率的下降。农历新年后将迎来龙年,2000年台湾曾创下1年30万人出生的数字,但这样的「龙年效应」恐怕不会发生,原因是现代人生得少、生得老(高龄产妇),建议政府儘速修《人工生殖法》,让想生的人都能生小孩。
健保总额制度下,医院收入受限制,不少医院都得靠非医务收入撑起营运成本,而定价自由的国际医疗有望成为解方。专家指出,台湾不论在医疗技术及服务上都具优势,若能加强发展国际医疗,让医务收入能有2成来自国际病人,健保不涨也没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