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标靶治疗的搜寻结果,共196

  • 立委偕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友喊话卫福部 盼新药纳健保

    立委偕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友喊话卫福部 盼新药纳健保

    11月10日是「国际神经内分泌肿瘤日」,今(7)日绿委刘建国与台湾神经内分泌肿瘤病友关怀协会共同召开记者会,期盼能提高社会大眾对「神经内分泌肿瘤(NET)」的认识,呼吁卫福部健保署儘速将新型治疗药物纳入健保,减轻病友沉重负担,避免台湾病友仍需跨海求医的困境。

  • HER2阳性乳癌 健保给付双标靶

    HER2阳性乳癌 健保给付双标靶

     一名40多岁的女性工程师小美(化名),当发现乳房有肿块后,仅三个月的时间肿块就迅速增大,经超音波检查发现肿瘤已逾5公分并有二颗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经超音波导引穿刺切片及正子摄影检查确诊为第三期HER2阳性乳癌。

  • HER2阳性乳癌 双标靶治疗防復发

    HER2阳性乳癌 双标靶治疗防復发

     一名40多岁女工程师小美,发现乳房有肿块后,仅3个月肿块就迅速增大,经检查发现肿瘤超过5公分并有2颗同侧腋下淋巴结转移,确诊为第三期HER2阳性乳癌。与医疗团队讨论后,决定採术前双标靶合併化疗,不到半年就让癌细胞归零,成功完成乳房保留手术。术后每3周施打一次双标靶药物,完成一年治疗后,目前追踪稳定、无復发迹象。

  • 三明治族群罹乳癌 亲友陪伴添助力

    三明治族群罹乳癌 亲友陪伴添助力

     乳癌是台湾女性最常见的癌症之一,卫福部统计,台湾乳癌病人确诊年龄比欧美提早10至20年,好发于40至50岁的中壮年族群,医师表示,这些同时肩负家庭经济支柱与主要照护者角色的「三明治族群」,常背负着「不能倒下」的压力,即使身体不适,仍心繫家庭,此时唯有医疗与亲友陪伴双管齐下,才能打造抗癌「双塔」。

  • 《生医股》醣联创新抗体药物成果24日将登国际研讨会

    醣联(4168)今(20)日宣布,创新抗体药物复合体(ADC)GNX1021的临床前研究成果,将于10月24日在美国波士顿海因斯会议中心举行的AACR-NCI-EORTC分子标靶与癌症治疗国际研讨会发表。

  • 乳头变形、溼疹不癒3个月 乳房超音波助确诊乳癌第2期

    乳头变形、溼疹不癒3个月 乳房超音波助确诊乳癌第2期

    新竹1名60岁妇人右侧乳头溼疹时好时坏,并伴随乳头形状改变,至皮肤科诊所反覆就医超过3个月仍未改善,经检查穿刺切片后确诊为乳癌第2期,讨论后随即安排部分乳房切除及前哨淋巴採样手术,术后再配合放射线治疗,降低復发风险,手术隔天即出院。

  • 32岁男肺腺癌第4期  治疗5年未復发 医曝存活关键

    32岁男肺腺癌第4期 治疗5年未復发 医曝存活关键

    《好小子》男星顏正国罹患第4期肺腺癌病逝,胸腔内科医师陈锺岳表示,对已无法开刀的第4期肺腺癌患者,能否找到对应的标靶药物,是影响存活一大关键,曾收治一名32岁男子,因咳嗽1个多月没好,被确诊为第4期肺腺癌,原对人生绝望,但透过基因检测,找到对应的标靶药物,至今治疗近5年,无復发迹象。

  • 没家族史也中镖!6旬妇重养生仍罹乳癌 靠筛检抢治疗先机

    没家族史也中镖!6旬妇重养生仍罹乳癌 靠筛检抢治疗先机

    乳癌高居我国女性癌症发生率之冠、死亡率第2名,卫福部国健署今年起扩大乳房X光摄影检查补助,筛检对象从原本45岁至未满70岁、40至44岁具家族史妇女,扩大至40~74岁妇女,每2年可接受1次免费乳癌筛检。截至今年9月中旬,我国乳癌筛检人数首度突破100万人,较去年同期增加33.57%。

  • 国际肺癌权威罹癌3年 他吐心境:能体验病人处境是荣幸

    国际肺癌权威罹癌3年 他吐心境:能体验病人处境是荣幸

    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癌症中心肺癌计画主任、国际知名肿瘤学专家罗斯卡米吉(Ross Camidge),从事肺癌研究超过20年,帮助世界无数病人延长生命。然而他最近表示,自己其实在3年前就确诊罹患晚期肺癌,过去一直选择保密,现在选择坦承病情,希望能改变社会对癌症的刻板印象。

  • 《生医股》省经费+时间 台康乳癌生物相似药豁免进行临床三期试验

    台康生技(6589)与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及欧盟药品管理局(EMA)进行科学谘询正在进行开发乳癌生物相似药产品EG1206A(Pertuzumab biosimilar)三期临床试验豁免得到正面回应,也正式终止EG1206A的三期临床试验。这项豁免临床三期试验成果,台康将加速送审资料准备,产品进入市场的时间也会缩短。

  • 甲状腺癌增幅排名第2 好发中年女性 医曝4大警讯

    甲状腺癌增幅排名第2 好发中年女性 医曝4大警讯

    我国甲状腺癌发生率逐年上升,卫福部统计,2022年甲状腺癌新发生人数为5601人,相较前一年增加近千人,增幅排名第2名,尤其好发于中年女性。医师指出,甲状腺癌相较其他癌症「温和」,及早发现和治疗,多数预后良好,但仍有部分患者面临復发或转移,疾病控制难度剧增。

  • 利菁「贲门缩小术」住院6天 她曝乐观看待:就当渡假

    利菁「贲门缩小术」住院6天 她曝乐观看待:就当渡假

    62岁知名主持人利菁,长期胃食道逆流导致胃液灼伤声带、食道,决定开刀治疗。昨(22日)她宣布出院:「就当渡一次假」,心态相当正面。

  • 沈玉琳为何罹血癌?医师质疑「脸部瘤」恐是关键

    沈玉琳为何罹血癌?医师质疑「脸部瘤」恐是关键

    57岁沈玉琳日前证实罹患白血病(血癌),转院到台大接受高强度化疗及标靶治疗,几乎验不到不好的血球。外界好奇,沈玉琳病发前3个月验血全过关,怎么突然就生病?对此,血液肿瘤科医生戴承正猜测,可能跟沈玉琳之前脸上的瘤有关联。

  • 蜜月甜 禾荣科单日大涨25%

    蜜月甜 禾荣科单日大涨25%

     禾荣科(7799)15日以承销价600元上市挂牌交易,股价大涨25%,终场收在750元,市值突破千亿元,展现强劲蜜月行情。

  • 《生医股》禾荣科上市首日衝上776、涨幅近3成 载上生技股王皇冠

    专注于癌症精准治疗领域的生技股王禾荣科(7799)今(15)日以每股承销价600元正式上市,挟着全球BNCT(硼中子捕获治疗)未来十年内有机会呈现爆发式成长,晨盘股价最高曾衝上776元,涨幅逼近3成,蜜月行情甜滋滋。

  • 每月自费12万治疗 病团为4种弱势癌友发声盼健保给付

    每月自费12万治疗 病团为4种弱势癌友发声盼健保给付

    癌症是国人健康大敌,近年政府积极扩大癌症药物给付。但癌症希望基金会盘点,口腔癌、胃癌、子宫内膜癌和卵巢癌都属于资源弱势,不仅药物少,健保给付又被限缩,让这群为数不少的癌友成为用药弱势。医师直言,要朝向2030年降低癌症死亡率1/3的目标,如果忽略了弱势癌症,这样的目标真的能够达成吗?

  • 学者观点-保证续保健康险 费率调整的启示

    学者观点-保证续保健康险 费率调整的启示

     坊间传出,主管机关研议制订保证续保型个人健康保险之续保费率指引,引发保险费率调涨与漠视消费者权益之误解。此议题也迅速成为保险市场、与社会舆论的焦点,影响层面涉及保险制度设计、风险对价公平性、消费者预期与监理政策走向,值得深入剖析与探讨。

  • 唐奖得主Druker癌症治疗愿景 研究所获Nike创办人赠20亿美元

    唐奖得主Druker癌症治疗愿景 研究所获Nike创办人赠20亿美元

    知名运动品牌Nike创办人Phil Knight及夫人Penny Knight上周捐赠20亿美元给美国奥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OHSU)的奈特癌症研究所,表达认同长期领导该研究所,也是2018年唐奖生技医药奖得主的布莱恩.德鲁克尔(Brian J. Druker)博士的癌症研究、诊断、治疗、护理以及未来根除癌症的革命性愿景,创下美国大学最高单笔捐款纪录。

  • 圆祥生技 获邀参加Evercore峰会

     圆祥生技股份有限公司(6945)日前宣布,获邀参加8月19日至21日在上海浦东丽思卡尔顿酒店举行的首届「Evercore China Biotech Summit」,并在8月20日中午参与炉边谈话(Fireside Chat)专题对谈。

  • 37岁女罹三阴性乳癌 「先期化疗再开刀」肿瘤细胞全消失

    37岁女罹三阴性乳癌 「先期化疗再开刀」肿瘤细胞全消失

    37岁的吴女士因触摸到左乳房肿瘤而至乳房外科就医,经检查确诊为三阴性乳癌。由苗栗县大千医院安排接受六次先期性化学治疗,待肿瘤明显缩小后再手术切除。术后的病理化验显示,肿瘤细胞已完全消失,亦无淋巴转移,整体治疗非常成功,目前持续门诊追踪。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