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保法的搜寻结果,共20笔
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馆「镇馆之宝」波口鲎头鲼(昵称波波),9月7日因伤口感染不治身亡,消息曝光后引发热议,而波口鲎头鲼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为红色名录「极危」物种,在台湾却非保育类动物,其实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在2022年就开始评估,却因学者的不同意见而迟迟无法纳入,如今又遭「养死」成为制度牺牲品,动保团体也呼吁尽快将其列为保育类,别让珍稀动物再度遭受伤害。
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馆「镇馆之宝」波口鲎头鲼(昵称波波),9月7日因伤口感染不治身亡,此噩耗招来动保团体挞伐,而海科馆的保育类动物龙王鲷已「被消失多时」,台湾动物社会研究会追查,发现龙王鲷也惨遭「养死」,因鱼缸水管破裂却没人发现而身亡,基隆市动物保护防疫所还为此开罚,动社则呼吁检讨海科馆饲养保育及大型鱼类的专业及条件,确保未来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因应海污,海洋委员会主委管碧玲9日透过脸书贴文说,去年绿岛油污与天使轮货柜漂流事件后,她要求因应海保法、海污法的立法与修正,尽速组建跨机关应处海洋污染国家队,并扩大国际合作训练及情境演练。
金门事件落幕,海洋委员会主委管碧玲于7月31日在脸书上发文说,至今还是有人持续做错误的臆测,攻击她、海委会与海巡署。但她习惯「退己进人常忍辱、诸事宽慈」,把这些事情当成人生的修炼。且海洋保育法将公布,令她狂喜。
海洋委员会海洋保育署与国立中山大学碳权研究与服务中心共同合作,于22日在高雄软体园区会议中心举办「蓝碳保育推广讲座暨海洋保育ESG专案说明」,吸引现场及线上超过200人参与,盼藉由产官学民之交流与协力,共同擘划蓝碳及海洋保育永续行动的蓝图。
立法院内政委员会今通过「海洋保育法」初审,全案审竣且毋须经朝野协商,明定主管可划设海洋庇护区,并且区分为核心区、缓衝区、永续利用区层次管理,未来行为人、海陆域交通工具驾驶人或船长进入海洋庇护区,最高可罚新台币50万元,海委会应设审议会划定海洋庇护区。
台湾周边海域鱼种占全球鱼种10分之1,绿色和平与高雄科技大学水产养殖调查发现,因捕捞过度,24种现流仔鱼类未达成熟体长,代表这些鱼种逾一半个体都没有繁衍能力,其中银鸡鱼、星鸡鱼、红甘、白鲳与黑喉更加严重。学者强调,现有海洋保护区管制松散,呼吁海洋保育法尽速三读,实现分级管制、管理更加严格的「海洋庇护区」上,进一步保护海洋。
海洋保育法草案自2019年起草,歷经多年讨论、社会沟通及行政协调,立法院内政委员会于6日做第四次审查会议,针对最争议的审议会组成、罚则额度等取得共识,全案审竣且毋须经朝野协商,送院会径付二读。
天气越来越热,不少人都喜欢到海边戏水消暑,绿色和平盘点国内6大海洋观光区海上活动,发现大鹏湾、北海岸、东北角名列生态压力最高前3名,呼吁立法院儘速三读通过海洋保育法,建立监测和管理系统加以维护。
海保署23日在澎湖区渔会礼堂举行「海洋保育法草案」公听会,遭到渔会、渔民团体与当地民代反弹,现场炮声隆隆,认为海保署此举是先射箭再画靶,更因迭床架屋画设保育区,影响渔民生计,反对这种由上而下、先立法后沟通的方式。
IUCN国际自然保育联盟将「三棘鲎」列为全亚洲濒危物种,在台湾本岛几乎绝迹,但监察院调查发现,海洋保育署未有积极保育作为,渔业署对禁限捕政策也有通盘改进必要,因此促请两单位检讨改进,而海保署应于「海洋保育法」立法完成前,提出更积极的保育作为。
立法院内政委员会今(28)日审查「海洋保育法」草案,部分委员质疑海保法草案未经沟通即仓促立法,与事实明显不符,海委会主委管碧玲澄清,海委会曾召开过数十场座谈会或公听会,有深入讨论与沟通。她也以白海豚为例,说明海洋保护区划定过程周延,绝非仓促。
依每年惯例,环团会召开NGOs会议搜集各环团意见后并在每年世界地球日(4月22日)前后拜会总统府,要求其列管相关案件、研拟改善作为。据悉,环团今年除了将拜会蔡英文总统外,总统当选人赖清德也会与会。
陆籍渔船在金厦海域翻覆经多轮协商未果,大陆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更公开点名海洋委员会主委管碧玲「极为冷血」。回顾案发日至今,管碧玲几乎没对外具体公开说明,只在脸书发文回应外界质疑,连关键的「碰撞」一事,也在脸书文以「会有第三人责任险,就是有碰撞」带过;但前后对照,可见她疑似「这天」开始转变语气。
立法院新会期20日开议,各党团也将确定本会期优先法案,国民党团19日将讨论32项优先法案,包含国会改革、不在籍投票、《吹哨者保护法》与《核子反应器设施管制法》等。民眾党的23项优先法案,包括《揭弊者保护法》等,多项与蓝营方向一致。民进党优先法案则以民生议题法案为主,搁置争议性法案,盼藉此寻求三党合作。
台湾四面环海,被视为最能落实海洋永续精神的「海洋保育法」草案,行政院会15日通过,未来主管机关可画设海洋庇护区,并分为核心区、缓衝区、永续利用区,若民眾违规进入核心区,最高可罚50万元;另也通过「远洋渔业条例」部分条文修正草案,禁止非法、未报告及未受规范(IUU)的渔捞鱼货进口,违者最重可处3000万元罚锾。
环团苦盼多年,行政院会15日通过「海洋保育法」修正草案,内含三大目标,赋予主管机关五大权限,包含可划设海洋庇护区等,并提供全民监督二大途径及用海单位三大保障。其中,庇护区的划设恐影响包括基隆四接天然气接收站在内的能源开发环评。
台湾四面环海,最能落实海洋永续精神的海洋保育法,却因独缺行政院版本草案,立法进度延宕,行政院会今日总算正式拍板,草案中设计审议会机制,让用海单位参与决策,并赋予主管机关画设庇护区、管理保护区、公告禁限制行为、调查实施保育措施、派遣观察员搜集资料等权限,并提供吹哨者条款及公民诉讼等公民监督途径。
台湾四面环海,被视为最能落实海洋永续精神的海洋保育法,却因独缺行政院版本草案,立法进度延宕。据悉,海保法将列为立法院下会期优先法案,行政院会预计今日拍板通过,草案中设计审议会机制,让各方参与画定海洋庇护区的决策,在野虽质疑民进党过去态度消极,但也认为迟到总比不到好。
《海洋基本法》2019年通过后,明订政府需通过《海保法》、《海域空间管理法》及《海洋产业发展条例》海洋三法,但至今仅有一法通过。立委邱显智与民团今赴行政院门口举办「四年推动未果 海保迫在眉睫」记者会,盼政院儘速提出草案,让其余两法在本会期通过,并说明至今无实质进展的阻碍为何,与民团沟通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