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洋热浪的搜寻结果,共12笔
日本近日降下暴雨,河水暴涨淹没街道,前气象局长郑明典表示,日本的降雨型态明显发生改变,且因为次数频繁,显然是气候变迁的徵兆,他更秀出北太平洋的海洋热浪,惊呼暖热的海水几乎从日本一路杀到北美西岸,明年的大气变化恐怕也会很剧烈。
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积极以科技投入珊瑚復育,21日在屏东海生馆举办首届「台达国际珊瑚復育研讨会」,一连2天除吸引12家顶尖保育机构、8国14名学者参与外,会中还首度展示台达协作型机器手臂协助耐热珊瑚培育最新成果。
全球海洋热浪持续衝击,横跨82国的珊瑚礁已有84%面临白化危机。台达基金会副董事长郭珊珊21日直言,这是一场迫在眉睫的生态考验,台达自2023年投入復育以来,已復育超过1万株珊瑚,更规划在五年内保存太平洋一半以上、约300种的珊瑚物种。她强调,唯有串联全球保育伙伴,才能在严峻挑战下找出更多创新解方。
澳洲南澳省海岸3月冒出神秘「黄绿泡沫」,沙滩满是死鱼,戏水民眾呼吸困难眼睛不适,州府确认是有毒藻种「米氏凯伦藻」所致。这种海藻会导致海洋生物死亡,渔业、旅游业大受波及,重创经济,藻华面积已达澳洲首都面积2倍大,南澳省首府车程仅1小时海边可见大量冲上岸的生物尸体,死亡物种超过400种。联邦政府迟未定调为国家级灾难,地方政府与民代大表不满。
中央气象署引述国际报告指出,今年5月为全球有纪录以来第二热的5月,各地出现极端高温事件,更有逾99%机率成有史以来5个最热年分之一。专家表示,高温会带来的公共卫生挑战,也要关注建筑通风、绿地面积等议题,小屋顶光电也能成为都市对抗高温策略。
中央气象署今引用国际最新报告指出,今年5月成为有纪录以来第二热的5月,全球平均温度比1991至2020年的平均值高0.53度,相较工业化前1850至1900年高出1.40度,今年也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5个最热年份之一。
联合国第16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BD COP16)日前落幕,台达电子成为台湾第1家取得观察员身分的企业,并在CBD COP16官方谈判区举办周边会议发表珊瑚復育成果,未来将致力达成2025年前復育1万株珊瑚的目标。
联合国第16届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CBD COP16)日前落幕,台达电子成为台湾第1家取得观察员身分的企业,并在COP16周边会议发表珊瑚復育成果,未来将致力达成2025年前復育1万株珊瑚的目标。
世界气象组织(WMO)和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CAMS)共同发布的新数据证实,2023年是欧洲有史以来最热或第二热的年份。前者表示,欧洲大陆夏季时间延长,大范围的洪水和热浪将成为一种新常态,各国必须将适应这种新常态作为当务之急。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19日表示,2023年全球所有主要气候记录都被打破,2024年恐怕只会更糟,尤其是海洋温度上升及海冰面积萎缩。
气候变迁、海温也创新高!因应可能到来海温升高造成的珊瑚白化,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5日与美国MOTE海洋实验室、海生馆、海科馆等单位,针对耐热珊瑚研究签署国际合作备忘录,盼提升珊瑚復育的存活率,并将导入珊瑚白化救援机制,协助台湾接轨国际。
气候变迁、海温也创新高!为因应可能到来的海温升高造成的珊瑚白化,台达电子文教基金会5日与美国Mote海洋实验室、海生馆、海科馆等单位,针对耐热珊瑚研究签署国际合作备忘录,盼提升珊瑚復育的存活率,并将导入珊瑚白化救援机制,协助台湾接轨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