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沟的搜寻结果,共109笔
大陆航母福建舰日前举行服役授旗仪式,《央视》新媒体「玉渊谭天」7日发文分享福建舰入列后的十项关键讯息,指未来「必去」台湾海峡等三地,甚至出现「以台湾为母港」的讨论。退役少将栗正杰指出,台湾海峡容不下航母战斗群,但在花莲部署,对美日第一、第二岛链将有很大的威慑力。
台湾于2020年向美国採购66架66架F-16V战机,总经费2467亿余元,不过至今仍一架都没交付;台湾耗资500亿造海鲲号,儘管原定11月交舰,但至今仍未完成海测,外界忧心进度再度延宕。常在脸书评论时事的胸腔科医师苏一峰不禁表示,给了2000亿还拿不到一架飞机、花了500亿还拿不出一艘潜艇,这种执政党无能到让人觉得可怕。
海鲲潜舰潜航试俥在即,讵料造舰掌门人前海军司令、潜舰专家黄曙光竟突然请辞,无论其内情如何,国人都必须藉此再度审视所谓「自制」军备的能耐和上限,倘若为争取民意而强出头硬撑,最终仍无法迴避科技实力的考验。政党会轮替,但国家尊严和国军战备执勤安全绝对不可轻率怠忽。
海鲲潜舰潜航试俥在即,讵料造舰掌门人前海军司令、潜舰专家黄曙光竟突然请辞,无论其内情如何,国人都必须藉此再度审视所谓「自制」军备的能耐和上限,倘若为争取民意而强出头硬撑,最终仍无法迴避科技实力的考验。民主国家执政政党会轮替,但国家尊严和国军战备执勤安全绝对不可轻率怠忽,这是任何从政人士必须严肃看待的议题。
赖清德总统今天(19日)赴宜兰视导国家防灾日演练,他表示,台湾每年都会遇到颱风,以及隔一段时间就会发生的地震,中央与地方携手灾后復原、重建,让国家更为坚韧,更有能力应变天灾,以及地缘政治可能带来的挑战。
内政部消防署举办「114年国家防灾日大规模地震及海啸灾害抢救」实兵演练,昨日在新北市、宜兰县同步展开,进行国家级灾难医疗救护队灾害紧急医疗应变等实作,三军总医院松山分院、陆军关指部及兰指部等国军单位参演,与地方政府、民间团体及国际救援团队合作,验证防救灾能量与应变机制,展现军民齐心打造韧性社会的信念。
新北市政府18日举行「2025年国家防灾日大规模震灾救灾动员演练」,模拟琉球海沟发生规模8.5强震,造成辖内多处重大灾情。演练动员超过900人、百余辆车与直升机1架,结合中央及地方能量,首度以「半预警、无脚本、不压缩时序」的沉浸式演练方式登场,场面逼真。美国在台协会(AIT)首次参与演练,携手防灾。
模拟强震来袭,新北市政府今(18)日于新庄运动公园举行「2025年国家防灾日大规模震灾救灾动员演练」,行政院长卓荣泰、内政部长刘世芳及新北市长侯友宜均到场视察,展现中央与地方携手备战的决心。此次演练首次以「半预警、无脚本、不压缩时序」形式,全面贴近真实灾害场景,动员逾900人力、百余辆各式车辆及直升机1架,并邀集7县市特搜队跨域支援,检验跨单位整合的救灾能量。
新北市政府今(18)日下午在新庄运动公园举行「2025年国家防灾日大规模震灾救灾动员演练」,首度由美国在台协会(AIT)派员到场观摩,并以美国国土安全演习与评估计划(HSEEP)标准检视新北的防灾实作。此举不仅让演练具备国际接轨意义,更显示新北市防灾体系已受到外国专业单位的高度关注。
内政部28日部务会报安排消防署报告「114年国家防灾日演练及系列活动」案,次长马士元表示,今年国家防灾日以「巨震求生、强韧整备」为主轴,于9月17至19日模拟灾害情境为琉球海沟发生规模8.5地震引发海啸灾害,内政部将动员跨县市救灾力量,携手民间及国际能量进行大规模地震及海啸灾害抢救实兵演练,并结合警报系统,透过真实情境验证中央与地方协作机制与民眾自助互助能量,展现全民共同打造韧性社会的决心。
核三延役攻防战暴露了反核者的误解。
宜兰县消防局今天(14日)邀请国际专家学者举办论坛与研习营,以吸取新知,提升防灾实务能力,同时也为日前通过评测、取得中型搜救队认证资格的宜兰县特种搜救队授旗,消防局说,获得认证的特搜队有机会能代表台湾投入国际人道救援轮值任务,提升宜兰在国际防灾事务上的参与度。
俄罗斯30日发生规模8.8强震,也是自2011年日本达规模9的311大地震后,全球最强地震,环太平洋沿岸地区均发出海啸警报。我国气象署发布史上第3次海啸警报,预测东南及西南沿海地区迎来0.3至1公尺浪高,随着最后一波海啸于下午抵台,气象署实际观测到最高的海啸波高为兰屿站12公分,并于当日晚间5时10分解除海啸警报。
俄罗斯堪察加半岛东部外海在台湾时间上午7时25分发生规模8.8强震,气象署地震中心表示,已针对台湾东南部及西南部沿海地区发布海啸警讯,若后续有需要,将发布海啸警报。
据微信公眾号「国家安全部」7月23日消息,海洋数据是海洋科学研究的基础,是海洋经济活动开展的依据,更是中国海洋强国战略的支撑和保障,涉及国家战略资源和安全。保护好海洋数据安全,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保障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是维护国家安全的应有之义。
新北市政府灾害应变中心因应9月将举办国家防灾日实兵演练,先于18日办理「114年国家防灾日大规模震灾救灾动员演练桌上型兵棋推演」,行政院灾害防救办公室及内政部消防署也派人到场视导,市府相关局处、区公所、后备指挥部及事业单位共约100人参与,情境模拟规模8.5地震,造成重大灾情,各单位现场研讨,提出因应方案,作为实兵操作时的规画参考。
花莲市全台赏鲸活动发源地,鲸豚的目击率更是高达96.55%。由于花莲外海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深度足够的海沟加上黑潮流经等得天独厚的条件,让鱼类群聚,每年夏天海况相对平稳,非常适合旅客出海赏鲸豚。
美国阿拉斯加州近海于台湾时间17日凌晨4时37分发生规模7.3强震,美国相关单位立即发布海啸警报, ,前中央气象局地震预报中心主任郭铠纹指出,这起强震是否为更大地震的前兆,值得关注,因规模7地震后的2周内,常伴随规模8强震,未来几周是关键观察期;他预估,若有规模8的大地震,最可能出现在阿留申海沟、千岛海沟、日本海沟等地,台湾受影响虽然较小,但仍应提高警觉。
日本北海道及千岛海沟附近地震频传,甚至可能引发海啸。中央气象署提醒,海啸震波进入台湾东北部浅海,容易产生堆高效应,宜兰海岸成为潜在影响热区。宜兰县消防局早已绷紧神经,去年起即展开一连串演练与训练,持续加强海啸相关作为,从模拟灾情到实兵演练,全面提升防灾应变能量。
日本漫画家龙树谅在作品《我所看见的未来》中预言,2025年7月5日将发生大地震,儘管龙树谅上月出版新作,改口表示7月5日当天不一定会发生大事,但此预言已成近期热门话题,就连7月日本旅游市场也意外受到波及。事实上,《台湾事实查核中心》在今年5月就曾在「谣言风向球」专栏中,专题解构7月5日地震预言的偽科学,以及现代科学地震预测的局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