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减量额度的搜寻结果,共157笔
COP 30将在巴西举行,我国则提出2035年目标为较2005年38±2%,台大环工所兼任助理教授刘铭龙呼吁,应制定「2050国家净零转型建设特别条例」,打造台湾净零新引擎,未来十年投入超过两兆元经费,全面推动国家气候与能源转型,强化气候调适与韧性建设,并导入 AI数位碳管理系统,布局推进零碳和低排放技术开发,包括氢能与先进核能、碳捕捉利用及封存(CCUS)、储能技术与深度节能等,以及气候金融与碳资产管理人才培育。
森崴能源(6806)转投资公司元杉森林自然资源公司总经理胡惠云应邀出席2025国际能源周「碳权与新能源战略高峰论坛」,分享《碳权蓝海:解锁自然碳匯价值与潜力》,他强调,微软、苹果等大厂抢进植树造林,自然碳匯已是国际趋势,不仅是环境永续,背后还代表着提早准备的企业策略和远见。
企业参与森林碳匯以取得减量额度,在农业部及环境部跨部会合作下,已有多元法规及方法学管道,环境部最新审议修正后再通过「造林碳匯专案」方法学。这是继既有的「造林与植林碳匯专案活动」方法学,去年12月新增通过「加强森林经营」、「竹林经营」方法学,再新增的途径之一。
为促进民间投入造林工作,达成我国2050净零排放目标,农业部林业及自然保育署提出「造林与植林碳匯专案活动」方法学修正案,环境部19日审议修正后通过,并将名称修正为「造林碳匯专案」方法学,可适用于6年非森林状态、崩塌等天然灾害导致林地裸露或移除外来入侵树种后復育造林等,预估每年每公顷约有10公吨碳权。
碳权交易所受环境部委托办理国内碳权的交易及拍卖,去年10月正式启动「国内减量额度交易平台」,企业购买碳权可抵碳费,但平台上每公吨碳权要价3000元以上,相较碳费最高每公吨仅300元,价格落差过大,实际交易却十分惨淡,上路快1年仅成交4笔、金额21万。学者分析,2026年试行总量管制排放交易(ETS),仍难以改变碳权交易状况,呼吁环境部确保碳费制度走到2030年、费率稳定上升,再研议ETS上路期程。
海洋委员会与农业部联合提报的「海草復育」与「红树林植林」蓝碳方法学,24日经环境部审议通过,成为我国首套具科学依据与操作可行性的蓝碳制度指引。蓝碳指的是如红树林与海草床等海岸生态系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自然碳匯,由于其碳吸存效率远高于陆域森林,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新趋势。台湾拥有广大海洋与沿岸资源,在蓝碳发展上具备天然优势,未来将成为净零转型过程中重要的自然解方。
在永续与ESG趋势下,绿领人才需求大幅增加,调查显示各产业愿意给绿领人才的高薪也相当亮眼。环境部与104人力银行调查显示,企业刊登绿领人才职缺揭露月薪中位数4万元,其中绿领医疗可达4.5万元,绿领高薪三大题材领域为医疗、营建、节能。
环境部与104人力银行合作完成2025上半年的《绿领人才就业趋势报告》并于4日发布指出,今年1月至4月平均每月4017家企业有绿领人才需求2万1770职缺,薪资中位数达4万元、较整体职缺3.8万元高出5.3%,还有30%绿领职缺要面议(4万元以上),也较整体的15%来的高。
为迈向2050净零排放目标,环境部特别启动「净零绿领人才培育计画」,国立清华大学今年承接该计画,并由永续学院所属的「净零治理与人才发展中心」统筹推动,积极发展一系列涵盖理论、实务与应用的专业课程与训练模组,深获政府部门与企业界肯定。
环境部于今(12)日召开「红树林植林温室气体减量方法草案」第3次审查会,但却遭民团指出,此草案争议极大,若仓促通过,将可能误导企业投入错误策略,反而造成对生物多样性与原生栖地的伤害。
金管会主委彭金隆24日表示,政府採取很多政策要让绿色金融成为净零转型助力,跨部会订定绿色及转型金融行动方案等四大策略,预计至2030年希望以年成长6.4%,让绿色投融资的金额能突破达6兆元。总统赖清德也说,金融是净零转型重要工具,政府要成为企业落实数位与净零双轴转型的坚强后盾,并协助受到衝击产业,提供专案辅导措施。
金管会主委彭金隆24日表示,政府採取很多政策要让绿色金融成为净零转型助力,跨部会已订定绿色及转型金融行动方案等四大策略,预计至2030年希望以年成长6.4%,让绿色投融资的金额能突破达6兆元。
美国总统川普2025年一上任便再次宣布退出《巴黎气候协定》,并启动关税大战,总统府今日召开国家气候变迁对策委员会,环境部针对美国关税政策对净零推动的影响衝击说明,环境部长彭启明表示,台湾在关税衝击下有三大净零因应对策,包括净零目标不变,但产业若遇到衝击,政策须审时度势滚动调整;确保在全球关税海啸过后,能够双轴转型成功;全方位绿领人才培训,百亿绿色成长基金投资。
行政院正式核定《国有非公用不动产出租管理办法》,后续财政部还要依据办法授权,订定作业要点包含续租条件、权利金计收等,力拼上半年可以释出首批由国产署国有非公用土地碳匯自行招租。
行政院正式核定《国有非公用不动产出租管理办法》,后续财政部还要依据办法授权,订定作业要点包含续租条件、权利金计收等,力拼上半年可以释出首批由国产署国有非公用土地碳匯自行招租。
为鼓励企业将资源投注于造林及森林经营等增匯行动,环境部公开「造林与植林碳匯」、「加强森林经营碳匯」、「竹林经营碳匯」及「低蓄积林增匯」四项本土温室气体减量方法。环境部11日说明,各方案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绿碳管理及经营活动,期以减量额度作为推动绿碳动能之一。
为促进全球碳市场交流与合作,臺湾碳权交易所(TCX)及臺湾证券交易所(TWSE)将于20日在国家发展委员会主办的「智慧城市展暨净零城市展」期间,于南港展览馆2馆701E室举办「国际气候行动论坛(International Climate Action Forum)」。
随着COP29达成关键协议,包括《巴黎协定》第六条与新集体量化气候融资目标(NCQG),碳交易已成为全球迈向净零的重要手段与发展趋势。为促进全球碳市场交流与合作,臺湾碳权交易所及臺湾证券交易所将于3月20日,在「智慧城市展暨净零城市展」期间举办「国际气候行动论坛」。
随着2050年净零排放成为全球共识,台湾碳费制度也于今年正式上路,「2025古城永续.净零新篇章」ESG论坛邀请在永续发展领域具备丰富经验和深刻见解的专家领袖,探讨公部门如何在面对全球永续风险时制定有效的策略和行动计画。
全球有75个国家或地区实施碳定价,涵盖全球24%排放量,环境部政务次长施文真表示,台湾也已公布施行《气候变迁因应法》推动碳定价,採碳费先行,并透过优惠费率鼓励实质减量,搭配自愿减量核发减量额度等多元减量机制,加上参考国际经验,中长程规画逐步发展总量管制下的碳交易制度,与国际接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