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溪流环境的搜寻结果,共11

  • 辉达选址北士科 李四川曝光原因:和儿歌有关

    辉达选址北士科 李四川曝光原因:和儿歌有关

    辉达执行长黄仁勋日前正式宣布台湾总部地点,将进驻北投士林科技园区,台北市长蒋万安表示,首次见到黄仁勋是在2024年6月,这一年来持续以行动展现诚意,提供各种方案供选择,最终让辉达决定安家在台北;台北市副市长李四川今(24)日也透露,辉达总部落脚北士科最大的原因其实旁边就有溪流,环境相当好,甚至让他唱起儿歌「我家门前有小河,后面有山坡!」

  • 世界水资源日 屏东牛稠溪清出380公斤垃圾

    世界水资源日 屏东牛稠溪清出380公斤垃圾

    屏东县政府响应联合国「世界水资源日」,号召民间企业及社区环保志工,22日在屏东市牛稠溪举办净溪活动,从河岸及堤防旁清理出大量的塑胶瓶、玻璃碎片、废弃家电及杂物,经统计废轮胎30公斤、可回收物120公斤及一般垃圾230公斤。

  • 雪霸猛禽栖架 记录黄鱼鸮打猎

    雪霸猛禽栖架 记录黄鱼鸮打猎

     雪霸国家公园研究团队首次在七家湾溪设置猛禽栖架与自动相机,成功拍摄台湾最大猫头鹰黄鱼鸮。监测成果显示生态系统健康,并证实黄鱼鸮为溪流生态顶级掠食者,该技术有助未来保育与气候变迁研究。

  • 雪霸首设猛禽栖架 台湾最大猫头鹰黄鱼鸮现身影

    雪霸首设猛禽栖架 台湾最大猫头鹰黄鱼鸮现身影

    雪霸国家公园的研究团队首次在七家湾溪设置猛禽栖架并搭配自动相机,成功拍摄到台湾最大猫头鹰-黄鱼鸮的身影。监测成果显示出雪霸处长期生态监测的进步,证明七家湾溪生态系统健康,黄鱼鸮的出现也显示该区为溪流生态的顶级掠食者,这项监测将有助于未来保护工作及气候变迁的研究。

  • 濒危鱼种重获新生!巴氏银鮈復育有成 规画回放溪流

    濒危鱼种重获新生!巴氏银鮈復育有成 规画回放溪流

    林业保育署南投分署与政府机关、专家学者组「乌溪水系淡水鱼保育跨域合作平台」,公私协力保育所辖溪流的巴氏银鮈、溪流细鲫、陈氏鰍鮀、台湾副细鲫,庇护系统保全鱼种,其中巴氏银鮈復育有成,初步找到合适回放地点,择期邀专家学者现勘并规画鱼只回放工作。

  • 台南陆蟹危机!工程施工影响数量骤减至仅剩3只

    台南陆蟹危机!工程施工影响数量骤减至仅剩3只

    台南市中西区、安平交界盐水溪南岸的和纬路5段,因保有早期鱼塭,每年可观察到为数不少陆蟹,更是离市区最近的陆蟹栖地;台南社大公民科学家2022年起于盐水溪南岸展开护蟹行动,从第1年观察到约60只,去年数量稍减但仍有2位数,今年却只剩3只,研判与和纬路5段开辟,栖地破碎化有关。

  • 「飞向蔚蓝」生态影片获殊荣  内政部:台湾保育成果推上国际舞台

    「飞向蔚蓝」生态影片获殊荣 内政部:台湾保育成果推上国际舞台

    内政部次长马士元今(12)日出席在台北光点华山电影馆举办的「飞向蔚蓝:台江鸟类生态影片」特映会。马士元表示,台江是鸟类觅食、栖息及繁殖的庇护天堂,本片由廖东坤导演歷时两年多拍摄,用镜头记录多达400种野鸟的足迹,让国人可更深入认识台湾丰富多彩的鸟类生态。.

  • 新北「永续未来学院」体验营 30学子走访环教设施

    新北「永续未来学院」体验营 30学子走访环教设施

    新北市环境教育营队「永续未来学院」体验营2日登场,30位学员一起走访新北市树林、三峡、莺歌等重要的环境教育设施场所,并体验一系列实作活动,激发学员对环境议题的关注与思考。

  • 青聚点青年与百川溪流共创生 主题融入台湾水文环境与保育

    青聚点青年与百川溪流共创生 主题融入台湾水文环境与保育

    教育部青年发展署办理学习性青聚点计画,透过长期深耕在地的资深团队以田野调查、导览体验、风土走读等多元形式,发展出与地方特色相呼应的在地课程,协助15-35岁青年成为Dreamer,找到自己有感的场域和主题,并促进更多热爱土地的青年选择留乡、返乡和移居锺情的落脚地。

  • 促进青年留乡、返乡  青年署推动学习性青聚点计画

    促进青年留乡、返乡 青年署推动学习性青聚点计画

    教育部青年署办理学习性青聚点计画,透过长期深耕在地的资深团队以田野调查、导览体验、风土走读等多元形式,发展出与地方特色相呼应的在地课程,协助15-35岁青年成为Dreamer,找到自己有感的场域和主题,并促进青年选择留乡、返乡。

  • 召募护鱼志工队 区公所站最前线

    召募护鱼志工队 区公所站最前线

     为保育溪流环境生态,各区公所皆有编制巡守队就封溪护鱼巡查,民眾或巡守队如发现违规情形,通报警察或区公所,由警察制作笔录后,移送区公所函报农业局,经农业局查证确实违反封溪护鱼规定者,就会依渔业法裁罚。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