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监管风险的搜寻结果,共24笔
周二,自称「民主社会主义派」的曼达尼(Zohran MamdaniZohran Mamdani)当选纽约市长,华尔街认为这个选举结果势必将给作为全球资本主义核心的纽约带来一些影响,一些金融家则对纽约市的竞争力与商业吸引力感到担忧。
美国联准会降息启动,併购回温及临床试验捷报带动市场情绪,精准医疗、肿瘤学与罕见疾病等高成长领域具投资亮点。法人认为,虽然监管与关税政策带来不确定性,但医疗与生技产业的获利成长、估值优势、併购契机及临床利多,正为投资人创造新一波进场良机。
时序即将步入第四季,台股与美股步入高檔震盪,投资人难免忧心「九月魔咒」再现。根据近十年统计,台湾加权报酬指数与美国标普500指数在9月平均分别下跌-1.37%及-1.82%,甚至是全年唯一呈现平均负报酬的月份,「九月魔咒」威力不容小覷。然而,日股却没有相同宿命。过去十年,日本东证报酬指数在9月的平均表现不仅维持正报酬,达+0.79%,随后的10月与11月更分别缴出+1.65%与+2.7%的平均涨幅,为全年表现最佳的两个月份。
新政策《欧盟森林砍伐条例》(EUDR)将于2025年底全面启用,对于企业来说,变革压力迫在眉睫,因此,永续管理解决方案提供商「Assent」宣布推出新解方,协助制造商完成尽职调查要求,降低企业监管风险并提升供应链透明度。
在中美监管摩擦持续升温下,中概股积极寻求资本市场多元化布局。美股上市的大陆电商平台拼多多23日声明指出,已委任香港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其2025年财务报表,取代原先的北京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此举引发市场揣测,认为可能为该公司申请在香港上市做准备。
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USCBC)当地时间16日发布的2025年《中国商业环境调查》报告显示,在中国的美国公司今年的新投资计画创歷史新低,盈利信心亦下降;其中美中关系不确定性和关税是他们最担心的问题。USCBC会长谭森(Sean Stein)表示,「川习会」可能会缓和双边紧张关系,商界都非常支持。
併购(MA)是企业追求成长的关键战略之一,公司有机会藉由成功的併购实现其长期关键战略目标,如(1)扩大规模经济、降低成本;(2)扩大市场占有率与覆盖能力,如扩大销售地理区域、客户群或产品和服务以增强市场影响力;(3)扩大产品或服务差别化组合,提供更多样化、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或服务,增强满足不同客户需求的能力;(4)藉由创新与技术整合能力的提升,强化市场领导地位。
英特尔法说会重点整理如下:
英特尔上季财报优于市场预期,但本季展望意外疲弱,受此打击,英特尔周四(4月24日)盘后股价大跌。
中国股市于2025年出现史上最佳开局,MSCI中国指数年内至今上涨19%。高盛报告指出,随着中国股指估值逼近合理目标,预计牛市将会放缓,且在未来几周,美中两国政策和地缘政治议程再次活跃下,获利回吐压力将显现。
想找可远距上班且年薪达六位数美元的工作,谷歌主管建议不妨考虑数据分析师。企业日益仰赖数据做决策,数据分析相关职务急速成长,各行各业都有需求,年薪甚至破10万美元(约台币330万),且不要求大学学歷。
美国总统大选一直是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关切的焦点。川普于11月5日确定夺旗之后,陆续发表各项政策看法,各界无不密切注意其在选前选后的言论,细读其经济政策方向,探讨可能之影响与衝击。各国无论政府或市场皆是战战兢兢,伤神思索,预期未来在货币金融政策方面,挑战课题不少。
2024年美国大选结果出炉,川普(Donald Trump)再度当选美国总统,这一结果对全球经济带来了深远影响。美国的经济政策预期将转向保护主义、持续高关税和技术限制措施,不仅使全球市场前景充满不确定性,还加剧了美中关系紧张,并对亚太地区带来挑战。尤其是作为半导体产业枢纽的台湾,处于美中竞争的前线,其经济发展和供应链稳定性备受关注。
在上周美股因债息走高而陷入动盪后,Google母公司Alphabet将于周二盘后发布季报,为超级财报周拉开序幕。
在大陆推出一连串利多之后,陆港股近期出现猛爆性大涨,然而又拉回修正,在震盪的过程中,法人和散户对陆股关注度有增无减。法人表示,陆股近期仍处于震盪走势,正是汰弱留强标的好时机,由于陆股本益比相对低,依然是可以作为资产配置标的。
野村发表报告,调低MSCI中国指数评级由「增持」降至「中性」,另上调马来西亚及印尼股票评级,由「中性」上调至「增持」。
全球最大矿商必和必拓(BHP)向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求亲三度遭拒后,决定放弃这起价值将近500亿美元的收购案。必和必拓的交易虽然落幕,但矿业地盘争夺战仍持续上演。
英国央行(BoE)金融政策委员会(FPC)一名官员在周二表示,金融公司必须避免使用由人工智慧(AI)开发的交易策略,该策略试图在放大市场不稳定当中获利。
中共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25日刊文指出,强监管要在完善制度的前提下切实动真、碰硬、亮剑,「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做好金融工作更要坚持稳中求进,强调金融政策的收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