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私校工会的搜寻结果,共36笔
少子化衝击持续恶化,大一新生人数逐年下降,全台私校面临招生不足的退场压力,根据教育部最新预估,9月开学的114学年,大一新生人数将跌破20万人;另受「117大限」影响的117学年,属虎的大一新生预估将降至17.3万人,创下歷史新低,届时恐有约40间私校面临停招或退场危机,少子化问题不仅影响学生人数,也对私校的经营与财务稳定带来直接挑战。
大汉技术学院在办学与学生人数并未不佳下宣布停办,教育部竟核准,引发朝野立委质疑,监委也着手调查。教育部说,私校依《私校法》申请停办,系法律所允许。不过教团认为,大汉假藉转型来规避校产被监督,这是钻法律漏洞,教育部应阻止。
少子化衝击大学招生,10年来已有逾15所大学关门,未来还会倒更多。教育部预估,114学年时,大学学生数与18至22岁青年数相较,首度进入「死亡交叉」,意即就算当年18至22岁青年全去读大学,大学也招不满。专家说,2025年私立大专校院要积极「瘦身」及努力招境外生,才有机会度过难关。
教育部今(27)日公布113学年度大专新生注册率,全国共9校低于俗称「淹水线」的6成,比去年少10所;9校中以真理大学30.49%最低,且连续3年都低于6成。今年有8所大学注册率达100%,比去年少3所;台大注册率99.54%,已3年未达100%。
自2014年至今,全台共15所私立大专院校走向退场、2校已核定停办。国民党立委黄健豪昨指出,政府应明确收回校地,并以兴建社宅为优先。对此,教育部表示退场校地是否适宜兴建社宅,须由内政部偕同地方政府评估,目前已提报9所退场私校,但因校地偏远,尚无机关或地方政府提出兴建社宅规画。
自2014年至今,台湾已有15所私立大专院校走向退场、2校已核定停办。国民党立委黄健豪指出,政府应明确收回校地,并以兴建社宅为优先。对此教育部表示,退场校地是否适宜兴建社宅,须由内政部偕同地方政府评估。目前已提报9所退场私校,但因校地偏远,尚无机关或地方政府提出兴建社宅规划。
在少子化下,过去几年私立学校倒一片,不过校方也慢慢找出因应之道。教育部统计,到今年8月底列管的专案辅导学校,私立大专校院0所、私立高中职则有8所。专家认为,未来会有更多学生数少于千人的「单科大学」,而许多私校更研拟转型为特色小学来度过危机。
少子化下,许多私校面临经营困境,教育部长郑英耀在给立法院的资料中提到,这些学校可以改办其他教育、文化或社会福利事业。私校表示,改办涉及层面太广,建议政府组跨部会小组协助。教团则说,从学校改办成文化、社福机构,规模缩小很多,教育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台湾面临严峻少子化问题,全国私校工会理事长吴忠春示警,三年内规划退场的私校恐超过3成,约60所私立高中职将退场。房市专家Sway在脸书撰文指出,你家旁边私校可以撑多久?他示警之后房价恐怕躲不过下杀。
少子化严重衝击私校招生,北市老牌私校大诚高中今年7月传出停招消息,虽然还未确定,但已影响学生就读意愿,今年没有新生入学。私校工会理事长吴忠春表示,今年高中职新生跌破20万人,明年逢属虎新生入学,预估将跌到18.1万人,几乎是雪崩式下降,3年内恐有60所私校退场。
台湾面临严峻少子化问题,全国私校工会理事长吴忠春示警,三年内规划退场的私校恐超过3成,约60所私立高中职将退场。房市专家Sway在脸书撰文指出,你家旁边私校可以撑多久?他示警之后房价恐怕躲不过下杀。
花莲国光商工因不服教育部2022年2月9日不予许可该法人申请变更为「财团法人花莲县国光文化艺术基金会」的行政处分,因此提出行政诉讼,据了解,国光商工胜诉。不过教育部今天表示,因尚未接获判决书,俟接获判决书后,再确认其内容。
近年一些私校退场,所留校产陆续归公。多所私校及私校工会认为,这样的规定让一些私校硬撑不退场,不是最好解决方式,因此主张修法,私校退场后董事会可拿回部分校产,以加速解决少子化对私校衝击。不过教育部回应,学校法人解散清算后,其校产应符合公共性及公益性。
民进党立委范云今(25)日与6大教育及学生团体召开记者会,指控蓝白联手为秃鹰财团开大门,跳过委员会专业审查,强推私校退场条例修法,要求国民党、民眾党,不要强行通过法案,应回到委员会实质讨论、审查,为蓝白国会多数下的失速列车,即时踩下煞车,切莫让台湾高等教育沦为财团的禁脔!
国民党立委提案修正《私校退场条例》延缓私校退场,引起正反不同看法。民进党立委范云及6大教育及学生团体今召开记者会,认为这项修法将「献祭高教成秃鹰财团禁脔」,他们强烈反对;但台北教育工会则认为,这次修法可弥补之前《私校退场条例》的不足,有必要。
前教育部长潘文忠4月在立法院专案报告时指出,大一新生人数预估在2028年时只剩下15.7万人,届时8成学生都可就读公立大学,私大将面临极大的招生压力。为求生存,私校使出浑身解数,有地展开科系整併、公私併或寻求财团奥援,有的另辟财源卖起鲜乳牛奶冰冰品及化妆品,有的乾脆到印度及巴基斯坦招生,期盼在少子化海啸中幸存。
少子化趋势不可挡,90年代广设大学的恶果开始反噬,过去10年有11间大专院校关门,今年七月一口气共4所私立大学退场,创教育史上首见,教育界人士更预估,「2028年将有40所私校在溺水边缘,恐掀私校科大毕业潮。」为求生存,私校卯足劲招揽学生,一名私大教授感嘆地向CTWANT记者说,「我一个人的『扣打』是拉5名学生入校,否则就会被扣考绩,没年终!」
1994年「410教改大游行」提出「广设高中大学」主张,他们要求设立多一点公立或国立学校,但教育部却让更多新私校产生及专科升格来充数,私大倒闭潮已袭来,而且即将向下蔓延至私立高中职,根据私校工会预估,未来3年将会有2成、约40至50所私立高中职会陆续面临退场。
教育部公布各教育阶段学生数预测报告,112学年大学1年级学生数有19.5万人,预估113学年跌破19万人、剩下18.8万人,而117学年又逢虎年效应,人数减至16.4万人的低点,5年减少3.1万人。全国私校工会预估,因为少子化,未来5到10年会有3、40所大学恐面临转型或退场。
教育部公布各教育阶段学生数预测报告,112学年大学1年级学生数有19.5万人,预计113学年跌破19万人、剩下18.8万人,而117学年又逢虎年效应,人数减至16.4万人的低点。一般认为,1所大学要有3000个以上学生(平均每个年级要750个以上学生)才达到经营规模,117学年大1新生数较112学年少3.1万人,全国私校工会之前就预估,未来还会有40所大学要退场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