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科学技术的搜寻结果,共517

  • 陆首台极紫外波段物质吸收谱台式化仪器成功研制

    陆首台极紫外波段物质吸收谱台式化仪器成功研制

    大陆央媒《科技日报》6日报导,安徽国科量光技术有限公司(国科量光)4日在合肥发布大陆首台极紫外波段物质吸收谱台式化仪器,标志着大陆在高端科学仪器领域实现重要突破,为关键检测技术自主可控再添大陆国产力量。

  • 科技文化生态游 紫霞岩藏爱情

    科技文化生态游 紫霞岩藏爱情

     舜帝陵被九嶷山群峰环抱,主线以舜源山、娥皇峰、女英峰这三座名山展开。舜源山峰势雄伟,林木苍翠,相传为舜帝崩逝之处;娥皇峰与女英峰并立相望,娥皇峰秀中带刚,山形似云中端庄女子;女英峰则以洁白石峰着称,线条柔美如亭亭淑女。相传二妃因追随舜帝至此,悲泣化为双峰,象徵忠贞与至爱。三峰相依成景,被誉为「舜德、妃情、山灵」,集自然奇景与人文传说于一体,是九嶷山最具灵性的标志。

  • 台湾数位实力惊人!IMD排名第10 关键指标居榜首

    台湾数位实力惊人!IMD排名第10 关键指标居榜首

    瑞士洛桑管理学院(IMD)4日公布2025世界数位竞争力调查评比(IMD World Digital Competitiveness Ranking 2025, DCR),在全球69个主要国家及经济体中,台湾总体排名第10名。指标中,「资讯科技与媒体股票市场资本额GDP占比」续位居榜首。

  • 你的头髮有点乾枯毛躁!2025十大开架护髮品牌揭晓

    你的头髮有点乾枯毛躁!2025十大开架护髮品牌揭晓

    你的髮丝值得最好的呵护

  • 《韩股》AI带旺晶片股 KOSPI大涨

    投资人看好AI将推升晶片公司获利表现,周三南韩KOSPI指数盘中大涨1.61%,报4074.95点。

  • 厨余危机 地方吁中央统整去化

    厨余危机 地方吁中央统整去化

     非洲猪瘟爆发,各县市厨余去化压力提高,桃园市副市长苏俊宾23日出席行政院会时点出,全国每天产生2115吨厨余,其中1324吨当养猪饲料,中央宣布厨余禁养猪后,许多县市处理量能都趋饱和,不得不进焚化场,但多水高盐的厨余会伤害炉体、增加空污,建议中央精准盘点厨余产生量及处理量,并做好跨县市支援合作的前期协调与资源配置。

  • 喂厨余看法两极 学者:应有配套

    喂厨余看法两极 学者:应有配套

     新北市养猪协会理事长黄靖文表示,新北市有9成的养猪户都是使用厨余喂养,认为厨余喂养是最天然的方式也是台湾骄傲,在成本上也有差别,大部分的养猪户都是遵守高温杀菌等方式在处理厨余,希望不要因噎废食。嘉义县养猪协会理事长黄火轮则说,厨余是病毒来源,早在口蹄疫爆发时,很多猪农就倡导厨余禁止养猪。

  • 社评/看大陆经济 不能戴有色眼镜

    社评/看大陆经济 不能戴有色眼镜

     大陆经济究竟是好还坏,因《人民日报》连刊8篇高唱「中国经济健康、制度优越」的专文,再度掀起论战。以《经济学人》为代表的西方媒体,不改一贯看衰中国经济的立场,认为大陆面临消费疲弱、产能过剩、房市低迷及通缩阴影等多重挑战,前景堪虑,官媒却无视严峻的现实,自诩「制度优越、体质健康」,只是吹哨壮胆。

  • 旺报社评》看大陆经济 不能戴有色眼镜

    旺报社评》看大陆经济 不能戴有色眼镜

     大陆经济究竟是好还坏,因《人民日报》连刊8篇高唱「中国经济健康、制度优越」的专文,再度掀起论战。以《经济学人》为代表的西方媒体,不改一贯看衰中国经济的立场,认为大陆面临消费疲弱、产能过剩、房市低迷及通缩阴影等多重挑战,前景堪虑,官媒却无视严峻的现实,自诩「制度优越、体质健康」,只是吹哨壮胆。

  • 政策不友善 亚洲赴美留学生骤减

    政策不友善 亚洲赴美留学生骤减

     受到川普政府严管留学生影响,根据美国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和印度留学生签证急遽下降,导致今年8月自亚洲赴美的留学生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近24%,为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点。

  • 台湾科普环岛列车抵台中 偏乡孩子搭上科学探索之旅

    台湾科普环岛列车抵台中 偏乡孩子搭上科学探索之旅

    「台湾科普环岛列车」今年迈入第10年,今日开抵台铁新乌日站,台中市教育局邀请全市国中小师生参与「车站玩科学」活动,现场设有多元闯关与体验课程,让孩子亲手操作、从玩乐中学习。

  • 工研院APEC研讨会 聚焦5G智慧制造

     为强化亚太地区5G智慧制造合作,经济部产业技术司与APEC科学技术创新政策伙伴关系小组(PPSTI)共同支持,由工研院于10月15日至16日举办「APEC 5G智慧制造国际研讨会」,邀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菲律宾、泰国、印尼、智利、秘鲁及臺湾等十个APEC经济体的产、官、学、研专家,聚焦在制造场域的5G创新应用与政策推动,并以「5G智慧制造驱动产业新动态」、「以智慧制造打造可持续且具韧性的供应链」及「透过数位化转型推动智慧制造创新」三大主轴展开,藉由多方经验交流,共同打造具韧性与永续性的亚太供应链。

  • 诺贝尔奖荣耀难掩科研隐忧 日经费停滞 陆飙升36倍

    诺贝尔奖荣耀难掩科研隐忧 日经费停滞 陆飙升36倍

    今年有两位日本人分别拿下诺贝尔生医奖与化学奖,是2015年以来,时隔10年再出现日本人同时在两个领域获奖的情况。两位得主都提到须进一步加强对年轻研究者的支持。因诺贝尔奖得奖成果,多为20-30年前的研究,这段期间日本各大学的研发经费基本上持平,但与中国等其他国家惊人的增幅相比,日本已被远远抛在后面,科学技术实力可能弱化,引发危机感。

  • 反映经济运行  陆前3季财政收入呈增幅逐季回升趋势

    反映经济运行 陆前3季财政收入呈增幅逐季回升趋势

    据新华社引述大陆财政部指出,今年前3季的全大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为16.39兆元(人民币,下同),年增率0.5%。分季度来看,第1季下降1.1%;第2季由降转升来到正成长0.6%,直至第3季增长2.5%让增幅明显提高。

  • 李强召开经济座谈会 与会8人超狂背景曝

    李强召开经济座谈会 与会8人超狂背景曝

    据央视网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大陆国务院总理李强10月14日下午主持召开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听取对当前经济形势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意见建议。座谈会上,徐奇渊、陈斌开、杨赫、张瑜、李洪凤、江鑫、周宇翔、叶国富等先后发言。大家认为,今年以来,中国经济运行顶住压力、稳中有进,展现出强大韧性和活力。大家还就更好地实施宏观政策、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 诺奖得主批川普扯中国明朝   到底发生什么事?

    诺奖得主批川普扯中国明朝 到底发生什么事?

    202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3位得主,得知获奖后炮轰川普政府对高等教育及科学研究的攻击,是「中国明朝以来的最大乌龙球」。明朝发生什么事情,为何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在批评川普时,会扯到明朝?

  • 各国怕了大陆?台湾与加拿大经贸协议遭爆卡关   外交部这样说

    各国怕了大陆?台湾与加拿大经贸协议遭爆卡关 外交部这样说

    日新亚洲近日报导,多国因中国施压对台投资趋于保守,台加投资协议迟未签署。对此,外交部指出,台湾与加拿大是合作密切的理念伙伴,双方已有次长级对话平台,在卫生、经贸、科技及关务等领域均持续扩大合作,显示两国在印太地区的互动愈加深化,台加双方都乐见持续深化各领域的合作。

  • 川普政策发酵?8月亚洲赴美学生人数创新低 暴跌近24%

    川普政策发酵?8月亚洲赴美学生人数创新低 暴跌近24%

    受到川普政府严管留学生影响,根据美国官方最新公布的数据,中国和印度留学生签证急遽下降,导致今年8月自亚洲赴美的留学生人数,较去年同期减少近24%,为新冠疫情以来的最低点。

  • 厨余发电难度高 学者指喂猪最好

    厨余发电难度高 学者指喂猪最好

     国外已行之有年的厨余发电能源化,成为台湾扩大再生能源新选项。鑑于现行厨余发电效益跟国外没得比,再利用的厨余量也少,台大动物科学技术学系教授苏忠桢直言,依照台湾多年厨余去化经验,最好方式还是直接喂猪。不过,屏东科大生物资源研究所教授蔡文田则认为,在趸购订价、绿电凭证等诱因下,厨余发电仍具发展潜力。

  • 厨余回收藏黑数 减量恐沦假象

    厨余回收藏黑数 减量恐沦假象

     厨余若要能源化,须有足够的厨余量,而据环境部统计,近年家户厨余回收量逐年下降,从2018年约60万公吨减少至2024年约50万公吨,但仍有多个县市今年1至4月每个月的厨余回收量增加,尤其高雄市与去年同期比较,平均每月增加3202.25公吨最为明显。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