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窜根的搜寻结果,共42笔
为解决老树窜根影响公共安全问题,北市文化局修改树木保护自治条例,其中加严「市树」榕树的受保护标准引发护树团体反弹,甚至质疑修法黑箱。北市议会法规委员会29日审议条例,会中议员不分蓝绿皆直言会议公开直播没有黑箱问题;文化局长蔡诗萍也解释非加严榕树保护条件,而是针对树种分别定条件。针对申请护树后的认定时间,最后拍板以3个月为限可延长1次,法规会通过审议,待大会审议后通过。
台北市为解决老树窜根影响公共安全问题,修改树木保护自治条例,其中加严「市树」榕树的受保护标准。护树团体28日至北市议会抗议,指首次法令预告时,曾提出民间修法版本供北市文化局参酌,后续预告程序文化局却仅邀公会讨论,形同黑箱修法。文化局回应,有参酌各界意见,过程依法公开办理,议会29日将续审条例。
北市为解决老树窜根影响公共安全问题,修正《树木保护自治条例》,其中加严「市树」桑科榕属受保标准。护树团体28日至议会前抗议,北市文化局黑箱修法,指第一次法令预告后,民间曾提版本,文化局后续却仅邀公会讨论,未通知护树团体,团体会后则递民间版法案给蓝绿白党团。文化局回应,经参酌各界意见后,今年6月再行公告,过程依法公开办理,议会28日将续审条例。
台北市政府制定「台北市树木保护自治条例」维护都市自然文化景观,因应《森林法》新增受保护树木规定条文,议会法规会22日审查指出,市府对于尚未进入认定程序前的树木修法,如遇紧急情况,主管机关得依职权列为暂定受保护树木,但因受保护定义不够明确暂搁,要求市府修正后再送审。
为维护都市自然文化景观,北市制定「台北市树木保护自治条例」,又因应《森林法》新增受保护树木规定,北市议会法规会22日审查,北市针对尚未进入认定程序前的树木修法,如遇紧急情况主管机关得依职权列为暂定受保护树木,但因其中定义不够明确,新增条文暂搁,修正后再送审议。
长辫子是清朝男性的标准髮型,清军入关后为了巩固统治,强迫汉人剃髮编辫,多数人印象是和电视剧一样量多、辫子粗的「阴阳头」,但其实最一开始却是细到能穿过铜钱的鼠尾头。古时洗头不便,一年可能洗不到一次,曾有英国传教士在街头目睹男子解辫洗头,却被酸腐味道臭到乾呕,男子的头髮甚至还有虱子乱窜。
现代人喜好养宠物,新北市政府打造20余座宠物公园,提供宠物和饲主作为休閒去处,但多集中于市区。为平衡城乡发展差距,新北市议员苏泓钦和凤鸣里长陈芷柔争取在新北市莺歌区的凤鸣公园建设宠物专区,预计明年可完工。莺歌区公所指出,宠物公园完工后,将可提供宠物专属活动空间,减少宠物在公共区域的不便与安全隐忧,亦可促进邻里交流。
美国明尼苏达州一所天主教学校27日发生重大枪击案,造成2名儿童死亡、至少17人受伤。受害者家属还原枪击案的经过,CNN也取得当时孩子们四处逃窜影像。
花莲市府前路为美崙地区重要联络道路,车辆来往频繁,市公所考量花莲高工对面人行道大理石铺面易溼滑,且因路树窜根造成路面隆起及破损,在年久失修的情况下恐影响学生及居民通行安全,将提报改善规画向中央争取经费,提供民眾安全的步行空间。
花莲市府前路为美崙地区重要联络道路,其中花莲高工对侧人行道大理石铺面破损且易湿滑,加上路树窜根造成路面隆起,影响行人通行安全,经市公所会勘后将规画提报中央争取经费改善,提供乡亲平整安全的步行空间。
台中市大里区长荣里「花之道」绿廊种植近200种花草植物,与步道相邻的益民非营利幼儿园,为培养孩子对社区的认同,携手中台科大USR团队,带领幼童实地踏查植物,参与花道整理与认养行动,并亲手制作缤纷童趣的花草告示牌,17日举办成果发表会,孩子们也亲自插上介绍牌,为花之道增添一抹童真的色彩。
桃园市社区公共空间修缮补助经费不足,议员直指2年补助20万,平均只能修缮4坪空间,几乎等于一小间厕所而已,对于像陆光新城等上千户老社区根本杯水车薪。都发局强调还是要依个案认定,若是开放一般民眾的场域可以适度放宽,将研议补助方式兼顾公平性。
台中市清水国小操场至今已使用逾15年,PU跑道严重破损、多处补丁裂缝不平整及严重凹陷隆起等,影响师生使用安全,却迟迟未获经费改善,立法委员蔡其昌等人为此今天前往会勘,并争取教育部补助955万元整建操场跑道与周边环境。
农水路对农民而言,有如农村的高速公路,台南是台湾农业重镇,今年市府除了自筹2.5亿元预算,也向中央争取3.59亿元,总计6.09亿元改善农水路。市长黄伟哲19日到将军区视察农路改善成果;他说,近6年来,市府改善的农路、水路和渔路长度,加总起来相当3.9条中山高速公路,成果是全国第一。
新北市政府推动板桥府中双城计画,串联新旧城区,分期分区改善府中广场、市民广场、站前广场人行空间。其中新北市政府周围仅县民大道侧已改善完成,但市府前南面广场周遭人行环境的新府路、中山路一段及新站路仍为老旧铺面,并有松动及路树窜根等问题,养工处将投入3955万余元更新改善,预计4月动工、10月完工,以因应2025年新北欢乐耶诞城开城。
嘉义市大雅路一段长期因路树窜根导致人行道破损不平,影响民眾通行安全,经市府向国土管理署提案获补助后,着手进行「大雅路一段人行道改善」,营造嘉义市东区门户迎宾大道,另市府也投入经费施作「北园国小及北园国中通学步道」,两大人本工程即将完工,嘉义市长黄敏惠强调,两步道建设不易,特别呼吁民眾保持人行道净空、勿堆置杂物,共同维护好行的人行道。
祥蛇献瑞 灯会迎新春
台日互赠灯饰与圣盖博市缔姊妹市
高雄轻轨于今年元旦成圆通车,随后展开大顺路人行道工程,于明日迎接2025年,也是轻轨成圆满1周年前夕,高雄市工务局31日宣布总长7.1公里的大顺路改善工程完工,副市长林钦荣特别带领市府团队走访刚完工大顺路,盼透过完善人行道,成为市民安全回家的最后一哩路。
污水下水道俗称城市静脉,是城市重要的基础建设,也是象徵城市竞争力关键指标。臺北市污水下水道建设超过50年,北市工务局卫工处用心推动看不见的良心工程,持续推动污水接管及管渠检视,113年共完成超过1万5,000户污水接管及100公里管渠检视,让臺北市更宜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