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立法院职权行使法的搜寻结果,共717笔
国家通讯传播委员会(NCC)依法设置7名委员,去年7月31日包含原NCC主委陈耀祥等4名委员任期届满卸任。行政院今年7月新提名成功大学资工系暨研究所特聘教授蒋荣先等4人为NCC委员,立法院会今(7)天行使NCC人事同意权,蓝白再度携手封杀,4人被提名人均被以60票不同意、50票同意否决。另外,蓝绿白三党各有一人缺席投票。
当美国向台湾出售的66架F-16V战机不断延宕交付(2019年签约,估值约80亿美元,约新台币2470亿元),而国内又高喊要打造「台湾之盾」(T-Dome)防空系统时,一个根本性的矛盾浮现:台湾既依赖外援,又亟需自立;既喊自主,又无从整合。
民进党立院党团日前对国民两党新修正的《宪法诉讼法》声请释宪案,宪法法庭裁定受理。但现有的8位大法官对于是否可以做出评议及裁判,有不同立场。蔡宗珍、朱富美、杨惠钦3位大法官认为,新法规定评议需达10人门槛,现人数不足,依法不得开庭评议。但吕太郎等4位大法官认为,若《宪诉法》的规定已导致大法官行使职权被封锁或阻碍者,大法官即不应受其拘束。法界人士廖震直言,他真的吓到,宪法法庭不依《宪诉法》,哪来的程序正义?不依据法律,要依据什么?
立法院去年5月审议国会改革法案时,民进党立委邱议莹,不满国民党立委罗智强在议场内持手机直播指摘民进党意图以再生医疗法等其他议案干扰、延滞议程,竟拿纸扇打罗左脸一巴掌,呛罗「没被人打过喔」,罗对邱提告,案经台北地方法院审结,依强暴侮辱罪判邱拘役10日,得易科罚金1万元。可上诉。
立法院去年5月审议国会改革法案,民进党立委邱议莹在议场拿扇子给国民党立委罗智强左脸一巴掌,呛「没被人打过喔」,罗谴责暴力,对邱提告,台北地院判邱赔偿罗20万元确定,罗另向台北地检署提告,检方因邱具状认罪,也如数赔偿罗20万元,北检依公然侮辱罪起诉邱,并声请简易判决处刑。台北地院判邱拘役10日,得易科罚金1万元。可上诉。
民进党立委邱议莹去年以纸扇搧国民党立委罗智强耳光,遭罗提起民事、刑事告诉。台北地院日前已判决邱议莹须赔偿罗智强20万元,双方均未上诉,全案确定;台北地检署侦查后认为邱议莹在国会公开施以强暴,4日依公然侮辱罪起诉,因邱具状认罪且如数赔偿,声请简易判决处刑。对此,邱议莹表示,作为民代应该是人民的表率,却做了错误示范,必须深切反省。
立法院会去年审查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法时,民进党立委邱议莹拿纸扇搧打罗智强耳光,遭罗提起民事、刑事告诉,台北地检署侦查后,认为邱在国会公开施以强暴,构成公然侮辱罪,今(4)日依法提起公诉,邱为此也进行道歉,并提到《再生医疗法》三读遭国民党杯葛。对此,国民党青年部前主任陈冠安批评,《再生医疗法》到这届国会蓝白过半才通过,结果邱议莹却怪罪国民党,这是卸责、欺骗大眾。
立法院会去年审查立法院职权行使法修法时,民进党立委邱议莹拿纸扇搧打罗智强耳光,遭罗提起民事、刑事告诉。台北地院日前判决邱议莹须赔偿罗智强20万元,双方均未上诉,全案确定;台北地检署侦查后,认为邱议莹在国会公开施以强暴,构成公然侮辱罪,今(4)日依法提起公诉。邱议莹表示,作为民代应是人民表率,她却做了错误的示范,她向罗智强表达最深刻的歉意。
立法院去年5月审议国会改革法案,民进党立委邱议莹在议场拿扇子给国民党立委罗智强左脸一巴掌,呛「没被人打过喔」,罗谴责暴力,对邱提告,台北地院判邱赔偿罗20万元确定,罗另向台北地检署提告,检方因邱具状认罪,也如数赔偿罗20万元,北检4日依公然侮辱罪起诉邱,并声请简易判决处刑。
内政部长刘世芳上任以来,专断独行、屡惹争议,数度遭点名下台。近期更为了解释《国籍法》脱口说出,「站在中华民国政府的立场,我们是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违宪言论,同时公告修正加严侨民役男缓徵条件,以及新增回復台湾身分的门槛。刘世芳变本加厉、毁宪乱政行径,无疑是在激化社会对立、干扰两岸正常往来。
近日,内政部预告修正《在台原有户籍大陆地区人民申请回復台湾地区人民身分许可办法》,打算严格限缩申请回復台湾身分的条件,只有在申请人「有具体事证足认对台湾国防安全、国际形象或社会安定有重大特殊贡献、有助于台湾整体利益,或基于人道考量」三大条件之一时,方可回復台湾身分。
内政部预告加严台湾人回復身分规定,引发违宪疑虑。民主文教基金会董事长桂宏诚18日认为,规定某种情况不予回復台湾户籍,有高度违宪疑虑。律师叶庆元则表示,内政部此举完全抵触法律规范跟授权目的,明显违法,呼吁立委依《立法院职权行使法》要求送立法院审议,并要求内政部废止此修正草案。
立法院会今(15日)邀行政院长卓荣泰进行打诈专报,但是民眾党立委刘书彬在质询时,却不断批评政府的能源政策;立法院韩国瑜忍不住出声打岔提醒,质询「名符不实」,但刘后来还是继续谈能源;而卓荣泰在此期间并未有回应,并在质询时间结束后说「这一席讲话不仅违反院长的裁示,也完全没逻辑,没办法理解」。
失能缺智的赖政府,却被智慧的选民经由「大罢免大失败」上了最好的一堂民主宪政课。选民对「责任政治」的要求,打趴了民进党长期以来惯用的泼脏水、扣帽子文化,而疑以对朝野差别对待的司法,这次也起了反作用力。25件罢免案全数未过,可说是人民用投票给执政党敲响了警钟。
失能缺智的赖政府,却被智慧的选民经由「大罢免大失败」上了最好的一堂民主宪政课。选民对「责任政治」的要求,打趴了民进党长期以来惯用的泼脏水、扣帽子文化,而疑以对朝野差别对待的司法,这次也起了反作用力。25件罢免案全数未过,可说是人民用投票给执政党敲响了警钟。
2025年夏天,台湾政坛没有颱风假,只有一场政治地震震得天摇地动。726第一阶段24位立委加新竹市长高虹安罢免案完败、五分之一的国会席次,被称为「大罢免」的公民行动,全台各地票匦如同民主的压力锅,一次把社会的怨气、制度的疲态与地缘的张力全煮上桌。
7月26日,歷时一年有余、撼动全台的「大罢免」活动,最终以24:0结束。相对于绿营开票前信心满满,认为至少可以拉下10名以上立委的期待,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反差。虽说8月23日还有第二波的罢免投票,但是社会的和解必须要及早进行,笔者谨此提供反对罢免方的想法,给我支持大罢免的朋友们参考,希望我们能彼此理解,共同前行。
726罢免投票周六登场,近日蓝绿陆战催到极致,天天都有扫街、宣讲活动,蓝营执政县市长甚至开始请假,全力协助党籍立委拜票。投票结果当日即可揭晓,虽选区甚多且被罢免名单高达24位蓝委及新竹市长高虹安,但估计因属个别选区、须计票的票数不多,应可很快完成。一旦有蓝委被罢免,中选会将在7日内公告确定,而该立委也会在被公告后立即除职务;但若罢免未过,该立委至其任期结束,都不能再对他提起罢免。
大罢免进入决战阶段,最终结果如何,即将揭晓,此次罢免案分别在两天举行投开票。根据中选会公告,7月26日进行投开票的有24案,皆为国民党立委,还有新竹市长高虹安罢免案也在同日举行;至于蓝委马文君、游颢、罗明才、顏宽恒、杨琼璎、江启臣、林思铭则是订于8月23日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