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米雷伊的搜寻结果,共113

  • 米雷伊胜选 巩固国会地位

    米雷伊胜选 巩固国会地位

     阿根廷总统米雷伊(Javier Milei)26日取得决定性的政治胜利,他所属「自由前进党」(Freedom Advances)赢得全国近41%选票,这场胜利巩固了他在阿根廷国会的地位,为他带来新的政治动能,他的政党和盟友将确保在参眾两院中至少三分之一的席位,让米雷伊得以保留其否决权和捍卫其政令的关键门槛。

  • 阿根廷期中选举 执政党大胜

    阿根廷期中选举 执政党大胜

     阿根廷总统米雷伊(Javier Milei)所属政党自由前进党在26日期中选举大获全胜,显示选民虽不满政府实施财政撙节政策,但依然肯定米雷伊推动的激进经济改革措施「休克疗法」。这不仅激励近期支持度下滑的米雷伊,也让提供阿根廷鉅额纾困遭批评的美国总统川普松一口气。

  • 「美国后院」失火!川普慌了狂砸钱 就怕北京抢矿成功

    「美国后院」失火!川普慌了狂砸钱 就怕北京抢矿成功

    美国与华尔街银行近期积极筹组总额高达400亿美元(约新台币1.23兆元)的纾困援助计画,不仅协助阿根廷度过经济难关、扩大争取铀矿供应权,更是美国地缘战略的一步棋,试图将中国大陆的影响力阻挡在美国后院之外。

  • 搞丢陆大豆订单 川普又想买阿根廷牛肉 美农民炸锅

    搞丢陆大豆订单 川普又想买阿根廷牛肉 美农民炸锅

    美国川普政府积极拉拢阿根廷,力图降低中国大陆在当地的影响力。在大陆大豆订单避开美国,转而流向阿根廷之际,美国总统川普日前又发声,表示正考虑自阿根廷进口牛肉,以拉低已攀升歷史高点的美国牛肉价格。此举虽旨在缓解民生压力,却引发美国农牧业界的强烈反弹,怒批川普「背刺」农民,鼓励竞争者。

  • 美与阿根廷签匯率稳定协议

     阿根廷央行20日与美国财政部签订200亿美元的匯率稳定协议,意味着华盛顿在阿根廷26日举行期中选举之前,为阿根廷总统米雷伊(Javier Milei)投下信任票。不过双方并未公布协议的细节,拖累阿根廷披索重贬至歷史新低纪录。

  • 抗通膨遇难关… 川普「施魔法」 降牛肉价格

     美国总统川普16日表示,他已经「施展魔法」降低牛肉价格。他并坦承牛肉是他迄今为对抗通膨努力,尚未取得足够成效的领域。川普说:「我们正在处理牛肉问题,我认为我们已经达成了一项协议,这将降低牛肉价格。」他表示,牛肉价格比预期略高一些或甚至可能更高,但「我们发挥了魔力」,让牛肉价格降下来。不过川普并没有进一步透露政府採取措施的具体细节。

  • 毁了陆JF-17枭龙战机军售 美又找到新目标

    毁了陆JF-17枭龙战机军售 美又找到新目标

    美国已成功说服阿根廷,改买丹麦的二手F-16战机,「击落」第三批次JF-17「雷电」战机,也就是解放军所谓的「枭龙」战机军售案,获得重大胜利。如今白宫似乎转移目标,锁定中国在阿根廷的太空观测中心。

  • 北京设巴西税务办 援建阿根廷

    北京设巴西税务办 援建阿根廷

     北京最近在南美洲扩大影响力,巴西财政部近日计画在中国设立税务谘询处,加强两国在税务和海关方面的合作。与此同时,阿根廷放宽了对中国公民的签证政策,阿根廷两座中国援建的水电工程,近期也恢復施工,显示出两国关系进一步升温。

  • 马斯克组党 真革命还是政治闹剧?

    马斯克组党 真革命还是政治闹剧?

     由德州共和党眾议员阿灵顿于2025年5月提出的「大而美法案」得到美国总统川普的大力支持,于7月3日以218:214险胜通过,川普于7月4日下午签署生效,预计2034年前增加5兆美元国债上限。此法案引发全球首富马斯克与川普公开交恶,马斯克在社群平台X宣布创建「美国党」(America Party),扬言挑战美国两党制霸权。他声称此党于7月4日独立纪念日成立,欲「将自由还给人民」,引发全球热议。这场似真似假的政治风暴,究竟是改革火种,抑或借机炒作的闹剧?其动机、现实挑战与影响值得探究。

  • 寻求供应多元 陆进口3万吨阿根廷豆粕

    寻求供应多元 陆进口3万吨阿根廷豆粕

     外媒披露,一艘载运3万公吨豆粕的货轮正自阿根廷启航,驶向广东,预计9月抵达。豆粕是大豆提取豆油后的副产品原料,在饲料、食品和化工等领域都有广泛应用。中国则是全球最大的豆粕消费国,主要用于饲料及养殖业,是重要的饲料蛋白来源。

  • 国战会论坛》马斯克组党放大招 真革命还是政治闹剧?(蔡鎤铭)

    国战会论坛》马斯克组党放大招 真革命还是政治闹剧?(蔡鎤铭)

    由德州共和党眾议员阿灵顿(Jodey Arrington)于2025年5月提出的「大而美法案」得到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大力支持,于7月3日以218:214险胜通过,川普于7月4日下午签署生效,预计2034年前增加5兆美元国债上限。此法案引发全球首富马斯克(Elon Musk)与川普公开交恶,马斯克在社群平台X宣布创建「美国党」(America Party),扬言挑战美国两党制霸权。他声称此党于7月4日独立纪念日成立,欲「将自由还给人民」,引发全球热议。这场似真似假的政治风暴,究竟是改革火种,抑或借机炒作的闹剧?其动机、现实挑战与影响值得探究。

  • 「电锯男」挥别白宫!马斯克高喊樽节2兆美元 成绩难看

    「电锯男」挥别白宫!马斯克高喊樽节2兆美元 成绩难看

    亿万富翁马斯克(Elon Musk)27日批评美国川普政府的《大而美法案》(Big, Beautiful Bill)会导致预算赤字恶化,他在政府效率部(DOGE)为削减联邦开支所做的努力恐付诸流水,隔天他就宣布离开DOGE。马斯克当初拿着阿根廷总统米雷伊(Javier Milei)相赠的电锯耀武扬威,喊出2025年10月到2026年9月替联邦政府樽节2兆美元。实际成绩如何?外媒形容,马斯克所谓的「大刀阔斧」实则如同「修修剪剪」,与最初设定目标差远了。

  • 中美对抗 瑞士两难抉择

    中美对抗 瑞士两难抉择

     瑞士的中立原则自一九九三年开始转向,并在十年后的卡尔米-雷伊任内进一步加速,到了二○二二年这个转变尤为明显,当时瑞士在面对俄乌战争时,选择跟随欧盟对俄罗斯实施制裁。瑞士总统伊尼亚齐奥.卡西斯在伯恩的新闻发表会上表示:「我们正处于一个非同寻常的局面,因此可能决定採取非同寻常的措施。」瑞士并没有完全放弃中立,但它对中立的概念一直在调整,以跟上不断变化的地缘政治情势。中立有很多优势,对世界而言,衝突各方可以在中立地区召开会议,这个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都不为过。然而,瑞士认为中立可以保证其安全的信念正在逐渐消退。其中一个迹象是,美国和中国之间日益激烈的战略竞争对瑞士造成的影响,在国内引发了激烈的讨论。

  • 教宗葬礼》侄子想给方济各送终苦无盘缠 她慷慨相助

    教宗葬礼》侄子想给方济各送终苦无盘缠 她慷慨相助

    天主教教宗方济各21日因中风去世,丧葬仪式今(26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举行,多国元首出席,包括曾批评方济各的阿根廷总统米雷伊(Javier Milei)。阿根廷媒体日前披露,方济各在阿根廷老家的侄儿想参加葬礼但无力负担旅费,阿根廷代表团也未邀他同行。阿根廷一名旅行社老板闻讯立即表示愿为他出旅费,阿根廷政府为此遭受舆论批评。

  • 影》40万人送别 教宗方济各长眠罗马「圣母大殿」

    影》40万人送别 教宗方济各长眠罗马「圣母大殿」

    (21:37更新--补充教廷说明)天主教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本月21日于梵蒂冈去世,享寿88岁。方济各的丧礼弥撒26日在梵蒂冈圣伯多禄广场举行,多国元首、领导人与宗教领袖均亲自出席,教廷按照方济各的遗嘱,将他安葬于罗马市中心的圣母大殿(Basilica of St. Mary Major)。

  • 教宗丧礼没卡到C位 川普当不成第一男主角

    教宗丧礼没卡到C位 川普当不成第一男主角

    21日过世的教宗方济各的丧礼,将于台湾时间今天(26日)下午4时举行。梵蒂冈表示,预计有130 个外国代表团出席,包括 50 名领导人和 10 名在位君主,美国总统川普和前总统拜登都将到场,预料也将有20万民眾在圣伯多禄广场向教宗致敬。由于各国领导人将按照其国家法语名称的字母顺序就座,川普和第一夫人梅兰妮亚可能坐在第3排,英媒报导称川普可能对这个安排深感失望。

  • 教宗丧礼 130国代表团今出席

    教宗丧礼 130国代表团今出席

     梵蒂冈26日将举行教宗方济各的葬礼,仪式于当地时间上午10点(台湾时间下午4点)举行,包含50位国家元首及各个代表团在内,参加人数预计超过20万人。

  • 台北总教区追思教宗 辅大降半旗

    台北总教区追思教宗 辅大降半旗

     梵蒂冈22日正式宣布,教宗方济各的葬礼将于26日10时(台湾时间16时)于梵蒂冈的圣伯多禄广场举行,由枢机主教团团长雷伊(Giovanni Battista Re)主持。天主教台北总教区22日在台北总主教公署举办「復活八日庆弥撒暨教宗方济各追思礼仪」,主教团主席李克勉主持,引领教友诵读经文、缅怀教宗精神,过程中不少教友难掩悲伤神情,甚至出现啜泣声。

  • 美财长:美中将达成大协议

    美财长:美中将达成大协议

     美中关税战升温,双方互不让步,美国财长贝森特14日指出,美对中关税绝不是玩笑话,基于中国同时是美国最大经济竞争者与军事对手,对中谈判将採取不同于过往签署的贸易与货币协议公式,并需要美国总统川普与大陆领导人习近平参与。他相信,双方会在某个时间点达成一项「大协议」(big deal)。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