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绿碳的搜寻结果,共48笔
台湾房屋以「ESG+房仲」为定位,持续推进环境永续,缔造了ESG+新标竿。十多年来,我们推动「十年万林」计画,积极植树造林,将「碳匯」行动视为企业社会责任的一部分,为台湾打造广大的绿碳屏障。
竞零再生科技19日于高雄临海产业园区举行公司开幕茶会,由高雄市经发局林廖嘉宏副局长、台南大学陈惠萍校长和竞零再生科技林世民董事长等贵宾进行剪彩,并邀请环境与发展基金会董事长张丰藤,以及睿能创意(Gogoro)、有量科技、维洋科技、锐宇能源、绿碳永续和国乔石化等锂离子电池上下游循环经济链伙伴参与见证。
为鼓励企业将资源投注于造林及森林经营等增匯行动,环境部公开「造林与植林碳匯」、「加强森林经营碳匯」、「竹林经营碳匯」及「低蓄积林增匯」四项本土温室气体减量方法。环境部11日说明,各方案适用于不同类型的绿碳管理及经营活动,期以减量额度作为推动绿碳动能之一。
世界最大碳揭露组织CDP(Carbon Disclosure Project,国际碳揭露计画)6日公布2024年评比成绩,台湾大哥大连续五次获得「气候变迁(Climate Change)」最高等级A级肯定。
臺湾证券交易所董事长林修铭今(9)日指出,2024年充满希望与契机,不仅价量续写新高,挑战全球交易所领先地位,也同步在推动多元化与永续净零树立多项里程碑。包括台股2024年交易户数飙高至663万人新高 较10年前增1.2倍。
就职满2周年,秉持「澎湖好政、幸福达阵」的施政理念,在财政管理、医疗照顾、产业扶持、基础建设、教育创新、永续发展、观光文化及社会福利等多方面皆取得具体成效,展现县府致力建构幸福家园的决心。
台江国家公园管理处携手中兴大学、台湾大哥大启动「红树林复合式养殖模式」,明年3月于城西溼地废弃鱼塭种植3000棵红树林,利用红树林增加碳匯、净化水质及活化废弃鱼塭盐田。中兴大学特聘教授林幸助说,这在国内外都是先驱实验,预期2030年可望增加34万吨碳匯,未来也希望该技术能推广到其他国家。
永丰余投控20日举办永丰余百年庆,引进「Wikkelhouse净零全循环屋」作为策展主题概念建筑,并展出永丰余百件绿碳、低碳及生态友善产品,展现如何「以醣为本」,降低环境负担,让民眾从食衣住行育乐各面向,在好的选择中,做好日常、过好永续生活。
新北市为连结校园在地特色与永续观念,鼓励学校参与「教育部建构智慧化气候友善校园先导型计画」,今年推荐辅仁大学率先申请示范计画;莺歌国小、新埔国小、山佳国小、青潭国小、汐止国小、育德国小、十分国小、插角国小、积穗国小、信义国小、双溪国小、金美国小及新北高工等13校申请基础计画,申请数量全国第一且全数获教育部通过,新北成为推动永续校园的最佳典范。
为使碳权可提供企业作为增量抵换或扣除碳费,环境部已授权碳交所建置「国内减量额度交易平台」办理减量额度交易及拍卖业务。环境部21日指出,首波上架6个专案总额度为6,080公吨二氧化碳当量,价格介于2,500~4,000元/公吨二氧化碳当量;依法,国内减量额度由环境部移转仅限一次且交易资讯皆须完整公开,以防止漂绿疑虑产生。
在当前快速变迁的时代,整体社会与气候环境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台湾房屋集团作为ESG+房仲第一品牌,以环境永续的领头羊,持续积极的为环境增加「绿碳大军」,十年造万林,努力提升自然界里最珍贵的碳匯存底,植树造林是我们能为环境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之一,守护环境的脚步,未来只会持续加速与加大,我们将以企业责任来扩散影响力,将永续发展的理念融入到企业的每一个决策、落实到每一个行动中,为迈向零碳时代而努力。(台湾房屋集团)
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及台湾电力企业联合会共同举办「绿电与碳交易现况及展望研讨会」。资诚联合会计师事务所能源转型事业服务团队主持会计师蔡亦臺表示,在全球减碳的浪潮下,能源转型已成为各国政府首要面对的课题,台湾政府也紧跟步伐,过去五年来,台湾的再生能源产业蓬勃发展,不仅绿电市场逐渐完善,碳权交易制度也逐步实施,例如台湾碳权交易所于2023年底正式启动国际碳权交易平台。
国立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特聘教授洪庆章聚焦海洋性蓝碳研究逾15年,最近证实海洋浮游动物代谢的「粪粒」是主要的颗粒有机碳,可透过食物链大量把二氧化碳储存于深海。洪庆章指出,整体海洋碳移除量占全台年碳排34.5%,这项研究成果已登上国际期刊「海洋污染公报」(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并建议若要达到碳中和目标,政府必须重视海洋性蓝碳。
中山大学海洋科学系特聘教授洪庆章聚焦海洋性蓝碳研究逾15年,证实海洋浮游动物代谢的「粪粒」是主要的颗粒有机碳,可透过食物链大量把二氧化碳储存于深海。洪庆章指出,整体海洋碳移除量,占全台年碳排34.5%,潜力惊人,这项研究成果已研究登上国际期刊「海洋污染公报」(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藉此呼吁政府,要达到碳中和的目标,要着眼海洋性蓝碳。
证交所日前获颁臺湾证券交易所于日前获颁英国标准协会(BSI)核发之ISO 14068-1:2023碳中和查证证书。随着碳中和已成为全球趋势,碳交所致力于协助企业实现碳中和目标,本次证交所宣告碳中和所抵换之碳权,为证交所于今年初自碳交所购入之高品质国际碳权,该碳中和成果标志着双方在响应全球净零转型道路上的重要成就。
环境部开始审查「红树林减量专案」方法学,不过有民团担忧,红树林若过度扩张,会影响当地生态平衡。彭启明24日表示,碳匯与生态本来就是应该要有平衡之处,目前正持续徵询专家意见,审慎审查中。
面对净零减碳的国际同侪压力,台湾没有不积极跟进的可能。由于占台湾总排放量近五成的工业部门、以及牵涉人数最多的交运输部门,支撑了台湾经济与生活的双主轴,低碳排的农业部门进一步创造自然碳匯,达到碳抵销的效果,是为净零减碳的最大贡献者。
中研院与农业部此前已携手进行高固碳狼尾草种植试验、海藻近海养殖试验等先导研究,今(17)日双方再度签署「净零减碳科研推动合作备忘录」 ,未来将更着力于「增加自然碳匯」及「减少农业部门碳排」两大目标,循「创新研发X现场试验」合作模式,加速基础研究到实际应用的垂直整合。
环境部「温室气体造林与植林碳匯专案项目」,透过种树换得碳权(绿碳)蔚为风气。经济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16日表示,以「东埔蚋溪绿美化场地植树」案场,向环境部提出首例注册申请,12日环境部已审查通过,完成国内首例造林与植林碳匯专案注册,通过该专案造林面积约2.25公顷,预计30年可取得减碳额度约60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权。
环境部「温室气体造林与植林碳匯专案项目」透过种树换得碳权,亦有绿碳之称,经济部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以「东埔蚋溪绿美化场地植树」案场向环境部提出首例注册申请,12日经环境部审查通过,完成国内首例造林与植林碳匯专案注册,通过该专案造林面积约2.25公顷,预计30年可取得减碳额度约605公吨二氧化碳当量的碳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