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群聚事件的搜寻结果,共98

  • 桃园登革热群聚扩大 拒绝防疫最高罚30万

    桃园登革热群聚扩大 拒绝防疫最高罚30万

    桃园市新增2例本土登革热确诊病例,目前共累积6例,因与第1例个案进出同一宫庙,研判为同一件群聚事件。市长张善政2日于脸书发文表示,市府团队已由副市长王明鉅召开跨局处专案小组,与中央疾管署密切合作,全力防堵疫情扩散,若有民眾拒绝或妨碍防疫工作,最高可法30万元。

  • 疑进出宫庙染疫!桃园本土登革热病例再+2

    疑进出宫庙染疫!桃园本土登革热病例再+2

    桃园市卫生局2日公布,桃园市新增2例本土登革热确诊病例,2名个案均居住或活动于龟山区兔坑里。经调查,个案与第一例文中里个案曾共同出入同一处宫庙,研判与该场域有关联性,为同一群聚事件,目前桃园市累积6例本土登革热。

  • 开学爆流感群聚!台南36校沦陷 学生族群就诊率飙高

    开学爆流感群聚!台南36校沦陷 学生族群就诊率飙高

    流感疫情持续升温,台南市卫生局统计开学迄今,有36间学校发生流感群聚,第38周(9月14日至20日)类流感门急诊共计9637就诊人次,其中0-19岁婴幼儿及学生族群就诊人次为4368人次,占45.33%;截至上周,流感併发重症病例累计211例,其中死亡61例,当中有43例未打流感疫苗。

  • 跨部会统合资源 全力助花莲救灾

    跨部会统合资源 全力助花莲救灾

    「桦加沙」强颱造成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酿重大灾情。行政院在花莲光復乡设立前进协调所,由经济部次长统合部会资源,协助花莲县政府进行救灾与復原工作。卫福部启动8大应变措施,调度灾难医疗队等支援,持续监控后续医疗需求。海巡署也立即动员兵力与装备投入应变,与灾民携手面对挑战,共同渡过难关。

  • 台中流感累计277例重症、74死 10/1公费疫苗开打

    台中流感累计277例重症、74死 10/1公费疫苗开打

    台中市卫生局统计,自2024年10月1日至今年9月21日,已累计277例流感重症、74例死亡,多数患者有慢性病史,或从未接种过流感疫苗。2025年公费流感10月1日开打,市府採购80余万剂,卫生局提醒,符合公费对象的市民应及早接种,才能获得最佳保护。

  • 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灾情严峻 卫福部8大应变措施出炉

    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灾情严峻 卫福部8大应变措施出炉

    花莲马太鞍溪堰塞湖23日下午发生溢流,6000万吨水量倾泻而出酿灾情。卫福部已启动8大应变措施,包括撤离孤岛地区洗肾患者或孕产妇、调度灾难医疗队、灾区看诊开药及评估无人机送药、灾民收容安置与心理照护、启动社工关怀等,确保民眾就医与用药权益,投入心理照护、救灾復原。

  • 高雄登革热单周8例 爆跨区警讯

     高雄本土登革热疫情快速攀升,继单周4例之后,疾管署2日下午公布新增8例本土登革热确定病例,再写下单周新高,且不只最先传出疫情的鼓山区,连三民区也爆家庭群聚,两个行政区的个案之间彼此没有关联,疫情已现「跨区」警讯。目前卫生单位扩大採检人数已达600人。

  • 高雄登革热暴增8例 创今年单周最高纪录

    高雄登革热暴增8例 创今年单周最高纪录

    疾管署公布,国内上周一口气新增8例本土登革热病例,都是住在高雄的个案,为今年以来单周最高纪录,今年累计共12例登革热个案,其中5起为家庭群聚。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目前为止,今年的病例基因定序和去年、前年的本土病例不同,而是和今年越南境外移入个案的基因比对后相同,推测都是今年境外移入个案没有就医、通报加上社区病媒蚊指数高而引起的本土流行。目前是登革热流行期,且持续降雨,应该落实资深源清除。

  • 登革热最晚爆发年!疾管署:晚发生不代表不严重

    登革热最晚爆发年!疾管署:晚发生不代表不严重

    疾管署公布,国内上周新增今年本土首起登革热群聚个案,高雄市鼓山区一家3口加上邻居共4人,同时均感染登革病毒第二型,为社区群聚事件。疾管署发言人曾淑慧表示,今年是有史以来最晚发生登革热的一年,但她强调,「晚发生不代表比较不严重」,尤其现在正是登革热流行季,全国各地高温、降雨都还在持续呼吁民眾落实环境整顿与清除。减少登革热疫情发生。

  • 高雄爆首例本土登革热群聚!4人确诊 疾管署:创10年最晚

    高雄爆首例本土登革热群聚!4人确诊 疾管署:创10年最晚

    国内首例本土登革热群聚事件!疾管署今日(25)公布,国内出现首例登革热本土个案,为一起社区群聚疫情,共计4例确定病例,均居住于高雄市鼓山区。指标个案为50多岁男性,8月23日出现头痛、噁心、食欲不振等症状,隔日就医后确诊,其余个案包括2名同住家人及1名邻居。目前感染源仍在厘清,但有在住家附近发生孳生源。

  • 广东佛山爆「基孔肯雅热」罗一钧:台湾有15例  创6年来新高

    广东佛山爆「基孔肯雅热」罗一钧:台湾有15例 创6年来新高

    广东佛山出现大规模「基孔肯雅热」疫情,截至7月21日,顺德、南海、禅城、三水四区累计通报确诊病例达2658例。世界卫生组织(WHO)昨(22)日发出警报,提醒各国提前准备、避免基孔肯雅热疫情大规模扩散。而我国目前共有15例,创下6年来新高。

  • 邮轮梦幻假期变噩梦!皇家加勒比邮轮爆「逾140人肠胃不适」

    邮轮梦幻假期变噩梦!皇家加勒比邮轮爆「逾140人肠胃不适」

    一趟豪华邮轮假期,意外变成健康噩梦,皇家加勒比(Royal Caribbean)旗下邮轮「海洋领航者号」(Navigator of the Seas)近期在航行途中发生群聚感染事件,共有 134名乘客及7名船员出现呕吐、腹泻及腹痛症状,总计超过140人染病,目前确切病因仍在调查中。

  • 新冠疫情解封后传染病大乱!免疫负债拖累全民健康

    新冠疫情解封后传染病大乱!免疫负债拖累全民健康

     天气转热后,病毒持续活跃,虽然疾管署副署长罗一钧昨下修疫情预估数字,但基层诊所医师表示:过去呼吸道疾病「五穷六绝」全乱了,免疫负债拖3年了,「大家的免疫力全都坏了吗?」而根据疾管署数据,台中市上周新增12例流感併发重症个案,2例死亡个案,以及33例新冠併发重症个案,也接获2起校园、1起机构流感群聚通报,另有4起机构新冠群聚事件。

  • 新冠疫情增温!中市单周爆2起校园、6起机构群聚

    新冠疫情增温!中市单周爆2起校园、6起机构群聚

     国内COVID-19疫情持续增温,台中市上周(第22周5月25日至5月31日)新增15例新冠併发重症个案,并有2起校园、6起护理之家通报群聚,而高龄或高风险族群感染后可使用公费抗病毒药物,单周约使用2000人;感染科权威、中华民国防疫学会理事长王任贤指出,新冠传染力强,但毒性、致死率仍低于流感,只有未曾感染过、或未接种过疫苗者因身上无抗体比较危险,才建议接种疫苗。

  • 新冠大作战 恐171万人确诊

    新冠大作战 恐171万人确诊

     新冠疫情急遽攀升,疾管署2天内上修确诊规模。疾管署长庄人祥28日指出,根据推估从5月底至8月初,全台确诊将逾170万人次,疫情高峰预计落在6月底、7月初,单周确诊人数将超过20万人。赖清德总统28日呼吁民眾,国内疫苗、抗病毒药物都足够,防疫量能充裕,国人无须惊慌,但不可轻忽,若尚未接种疫苗,请赶紧去接种,确实做好防疫,可降低染疫风险。

  • 新冠、流感齐发!台中多起重症死亡

    新冠、流感齐发!台中多起重症死亡

    近日新冠疫情升温,快筛试剂一剂难求。基层医师发现,不只新冠,所有呼吸道病毒仍然活跃。台中市上周(第21周,5月18日至24日)新增7例流感重症、6例死亡个案,以及12例新冠重症住院个案,另有11起校园及3起护理之家群聚事件。医师呼吁,有呼吸道症状者应遵守咳嗽礼仪,出入公共场合务必戴口罩,「一堆人咳嗽却不戴口罩,犹如行走的瘟神。」

  • 流感回马枪 中市1周7件校园群聚

    流感回马枪 中市1周7件校园群聚

     天气转热,小心流感回马枪!台中市上周(5月4日至10日)类流感门急诊就诊达1万7687人次,目前仍有22人因流感重症住院治疗中,并新增2例流感死亡个案,且有7件校园、2件护理之家群聚通报;医师建议,出入公共场所戴口罩,做好防疫。

  • 流感回马枪!中市1周通报7件校园群聚

    流感回马枪!中市1周通报7件校园群聚

    天气转热,但仍应小心流感回马枪!近来许多校园、办公室以及护理之家纷传出好多人感冒,台中市上周(5月4日至10日)类流感门、急诊就诊达1万7687人次,目前仍有22人因流感重症住院治疗中,新增2流感死亡个案,且有7件校园群聚通报,医师表示,呼吸道病毒流行中,建议出入公共场所仍应戴口罩、注意咳嗽礼仪。

  • 北部麻疹群聚再增1例  3境外移入都曾赴越南旅游

    北部麻疹群聚再增1例 3境外移入都曾赴越南旅游

    疾管署今日(29)公布上周国内疫情,麻疹共新增4例,1例为上周公布第4起群聚案相关本土个案,为一名北部20多岁男性,以及越南境外移入3例,包括北部一对30多岁情侣及南部20多岁男性。疾管署表示,今年已累计本土12例、越南境外移入20例,均为6年同期新高。

  • 新北麻疹男足迹曝 曾到北巿西堤、三重运动中心

    新北麻疹男足迹曝 曾到北巿西堤、三重运动中心

    新北市新增1例麻疹确诊病例,三重区27岁男性,为先前确诊个案于中部县市活动的接触者。4月22日开始出现喉咙痛、红疹,23日就医通报后确诊,目前症状缓解。已掌握家户接触者4人,均无疑似症状,职场接触者持续匡列中,将监测至5月14日。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