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肠道菌丛的搜寻结果,共76

  • 22岁女血便不止丢工作 长庚分析肠道菌丛基因揪元凶

    22岁女血便不止丢工作 长庚分析肠道菌丛基因揪元凶

    一名22岁女性罹溃疡性结肠炎,饱受剧烈腹痛、腹泻、血便困扰,使用多种药物皆无效,被迫留职停薪,困在家中,生活陷入低谷。长庚医院团队起初怀疑合併「困难梭菌」感染,但检验均呈阴性,透过先进质谱仪技术,比对超过9000笔蛋白质图谱,发现真正致病元凶是「无毒梭菌」,经抗生素治疗,肠黏膜完全癒合、症状不再復发,患者也顺利重返职场。

  • 乱吃泻药失智风险大增6成4 改善便秘 中医师推3穴位

    乱吃泻药失智风险大增6成4 改善便秘 中医师推3穴位

    便秘可能影响大脑认知功能,且国际研究指出,民眾便秘后若长期不当使用泻药,失智症风险比一般人高6成4。中医师朱益智建议,民眾可适量摄取全谷类、进行瑜珈或核心运动,并避免高油脂食物,都有助于缓解肠胃不适。

  • 新研究:肠道菌影响睡眠 生活习惯是关键

    新研究:肠道菌影响睡眠 生活习惯是关键

    近年来,科学界越来越重视肠道菌群变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最新研究更指出,肠道菌可能与睡眠之间存在双向关联:肠道菌组成可能影响入睡难易,而睡眠不足会反过来破坏肠道菌丛的平衡。虽然这些研究结果仍处于初步阶段,尚无法作为临床诊断或治疗依据,但已提供新的观点:睡眠和肠道健康可能是相互交织的系统。

  • 9地雷食物超伤血管 心臟科医:给我钱也不吃

    9地雷食物超伤血管 心臟科医:给我钱也不吃

    即使有规律运动,吃错食物也是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凶手之一。美国心臟科医师布霍杰点名9种自己绝对不碰的食物,包括含糖早餐谷片、白麵包、能量饮、高钠罐头汤等,这些食物长期摄取恐让血糖飙升、血管受损,甚至引爆慢性发炎与中风风险。

  • 防大肠癌 专家吁40岁起精准筛检

    防大肠癌 专家吁40岁起精准筛检

     我国40至49岁大肠癌发生率、死亡率逐年上升,今年公费大肠癌筛检年龄扩大到45至74岁,台大公卫学院研究指出,若从40岁开始筛检,可降低发生率最高25%、死亡率最多39%,呼吁将大肠癌筛检年龄提前至40岁,并依风险分级进行精准筛检。

  • 大肠癌死亡率直降!专家呼吁:筛检年龄应提前到40岁

    大肠癌死亡率直降!专家呼吁:筛检年龄应提前到40岁

    我国40至49岁大肠癌发生率、死亡率逐年上升,目前公费大肠癌筛检年龄为45~74岁,台大公卫学院研究指出,若从40岁开始筛检,可让发生率下降21至25%、死亡率下降34至39%,呼吁将大肠癌筛检年龄提前至40岁,并建议依风险分级採精准筛检,避免偽阴、偽阳性问题和浪费医疗量能。

  • 中秋烤肉加工食品易致癌 建议别忘蔬果

    中秋烤肉加工食品易致癌 建议别忘蔬果

     中秋烤肉已成为国人最爱的佳节活动,但享受美食的同时,也潜藏健康隐忧。营养师提醒,烧烤以红肉、加工品、甲壳类海鲜为主,不仅容易造成肠胃不适,更可能提高大肠癌风险,建议民眾在大快朵颐后补充高营养密度的水果,协助消化并维持肠道健康。

  • 117岁人瑞肠道菌超年轻 医列10点要求 想长寿先做到

    117岁人瑞肠道菌超年轻 医列10点要求 想长寿先做到

    西班牙人瑞布拉尼亚斯(Maria Branyas Morera)以117岁高龄逝世,生前曾对医师表示希望自己的身体能被研究,帮助更多人延长健康寿命。在最新公布的研究中,科学家深入分析她的肠道菌群,布拉尼亚斯的肠道菌群不输年轻人,显示良好的肠道菌群与长寿的关系密不可分。医师王姿允建议,若想长寿可以先把肠道菌变年轻,日常有10件事可以执行,包括定期吃发酵食品、补充益生菌、优先选择植物来源的食物、保持肠道通畅等。

  • 优格配料搭错选无糖也没用 专家实测2组合 血糖升幅差5倍

    优格配料搭错选无糖也没用 专家实测2组合 血糖升幅差5倍

    优格富含益生菌,有助维持肠道菌丛平衡,无糖版本被许多人认为是健康的食材,不过添加错误的配料,仍会影响血糖波动。营养师吕美宝实测添加「坚果与水果」以及「标榜高纤的谷物脆片」的两种搭配法,血糖出现明显差异,前者无明显波动,升幅为8 mg/dL、后者升幅却达41 mg/dL,相差5倍。

  • 6旬妇宅在家「每天爽喝无糖饮料」 狂灌两个月确诊糖尿病

    6旬妇宅在家「每天爽喝无糖饮料」 狂灌两个月确诊糖尿病

    大陆有一名67岁的陈姓女士长期宅在家,从今年7月开始,每天至少喝3罐无糖可乐或无糖电解质饮料,在今年9月的时候确诊糖尿病,并伴随泌尿系统感染跟低血钾症状。对此,医师示警,大量饮用「无糖饮料」其实暗藏健康风险。

  • 乳铁蛋白与肌肉健康的新研究方向

    乳铁蛋白与肌肉健康的新研究方向

    随着年纪渐长,不少人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没力气」,提不起重物或扭开瓶盖时感觉吃力。其实不只是高龄族群会遇到,中壮年族群若缺乏运动、饮食不均衡,也可能出现肌肉量与力量不足的情况。

  • 没喝咖啡、不滑手机还是失眠 第二大脑在作怪 吃对能改变

    没喝咖啡、不滑手机还是失眠 第二大脑在作怪 吃对能改变

    晚上睡不好,有时可能不是咖啡喝太多、压力太大,或频繁滑手机所致,而是「第二大脑」肠道在作怪。医师黄郁纯指出,许多研究都强调肠道健康,对睡眠品质有帮助,二者也可能是互惠互利的关系,日常可以靠多摄取发酵食品、增加膳食纤维等4方法来改善肠道菌群。

  • 吃全谷物 医喊燕麦是首选:诱导大肠癌细胞衰老

    吃全谷物 医喊燕麦是首选:诱导大肠癌细胞衰老

    燕麦营养成分高,对肠道有益处。医师黄郁纯指出,在全谷物食物中,燕麦是她的首选,也是对肠道最佳的谷物,除了能支持有益的肠道细菌,还能预防或减轻痔疮,研究也指出,燕麦中的燕麦生物碱C,有助诱导大肠癌细胞衰老。

  • 乳清蛋白vs乳铁蛋白 功效来源大不同

    乳清蛋白vs乳铁蛋白 功效来源大不同

    牛奶中蕴含多种珍贵蛋白质,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乳清蛋白与乳铁蛋白。虽然同样来自牛奶,却在营养价值、应用方式与适用族群上大不相同。如何聪明选择,成为消费者的共同关心。常令消费者在选购时产生疑惑。

  • 千中选一 乳酸菌分泌天然GABA 引领健康新趋势

    千中选一 乳酸菌分泌天然GABA 引领健康新趋势

    新冠疫情后,许多人出现睡眠困扰与压力增加,促使大眾对「天然助眠营养」需求快速成长。由于药物治疗存在依赖与副作用风险,愈来愈多人转向寻求天然营养补充品。其中,神经传导物质γ-氨基丁酸(GABA)逐渐成为功能性食品研发的重要焦点。

  • 别再逼医生开抗生素!医曝「4不1要」守则一次搞懂

    别再逼医生开抗生素!医曝「4不1要」守则一次搞懂

    当孩子出现感冒、发烧等症状至医疗院所就医时,许多家长会担心病情恶化,是否须主动要求医师开立抗生素。苗栗县政府卫生局呼吁民眾守护儿童用药安全,使用抗生素四不一要,包括不主动要求抗生素、不随便自己买抗生素吃、不吃他人的抗生素、不随便停药以及要遵守医嘱使用抗生素。

  • 夏日饮食危机多     颱风天卫生差   补充益生菌护健康

    夏日饮食危机多 颱风天卫生差 补充益生菌护健康

    近期热带低压、颱风环流围绕臺湾,中南部因接连豪大雨淹水,北部则是高温湿热,让人食欲不振,也成为细菌滋生的温床,稍有不慎,就可能病从口入。医师提醒,应依个人需求选择多吃蔬果、发酵食物或保健食品补充益生菌,有助维持消化道机能。

  • 科学家发现一日三餐及益生菌 与心理健康有关

    科学家发现一日三餐及益生菌 与心理健康有关

    现代生活压力大,人际关系疏离,忧郁症成为全球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HO预估2030年,忧郁症更将成为全球社会经济负担最重的疾病。为此,学界进行许多实验计划探索解决之道,近期研究更表明某些益生菌与含益生菌的克菲尔、泡菜等发酵食物,可透过改善肠道细菌丛,因应情绪变化。

  • 体育老师爱吃烧烤 课上一半「大出血」送医 竟是大肠癌四期

    体育老师爱吃烧烤 课上一半「大出血」送医 竟是大肠癌四期

    大肠癌连续21年高居国人十大癌症死因前3名,且近年来逐渐有年轻化趋势。虽然资料显示,缺乏运动、肥胖和食用过多加工肉品等是大肠癌的高危险因子,不过中医师郭大维近日分享案例指出,一名长期找他针灸的男性体育老师热爱运动、平常饮食也尽量少油少盐,但他热爱吃烧烤,虽然食用时都会小心去除烧焦处,但因为食用频繁加上忽略家族病史,最终仍患上大肠癌,且确诊时已经是第四期。

  • 英国首推益生菌指南 协助民眾正确补给肠道菌

    英国首推益生菌指南 协助民眾正确补给肠道菌

    益生菌可改变细菌丛生态、促进新陈代谢、使排便顺畅,协助健康维持,相关膳食补充剂受消费青睐,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其中,克菲尔益生菌市场规模更呈现指数级增长,已占整体益生菌膳食补充剂市场市场15%。只是面对琳琅满目的肠道友善补充剂和功能性食品,消费者真的吃对益生菌吗?为解决消费者的选择困难,英国多所大学合作共同推出《益生菌选购指南》。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