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临床前试验的搜寻结果,共16笔
MIT抗癌新药报佳音!工研院携手生技龙头药华医药合作,针对国内首创「抗TIGIT免疫检查点抗体新药 ITRI-501」展开策略合作,推动创新技术从实验室迈向临床应用,加速新药商品化进程。双方将在临床试验、制程开发等紧密合作,促进免疫治疗技术落地,带动臺湾生医产业与国际接轨。ITRI-501临床前试验中,对于实体肿瘤及高度表现TIGIT靶点的血癌,具有显着治疗潜力,疗效优于国际同类药物。
全球AI应用趋势活络,在生技医疗应用也正重塑全球生技产业新格局,安克生医AI医疗检测扩大耕耘,讯联集团、基米等外泌体、药物开发的AI应用,也带动新一波策略结盟趋势。
随着AI浪潮兴起,AI新药开发已是全球药厂重点项目,讯联基因(4160)今(9)日宣布两大重大里程碑,协力臺北医学大学医学科技学院许凯程教授团队,打造AI新药研发平台,快速开发新颖小分子抑制剂,协助成功开发脑癌、胰臟癌新药进入临床前试验;另外也携手基米(4195)协助药厂加速肿瘤新生抗原药物开发,展现AI用于高难度癌症药物开发中的潜力与价值。
臺湾生物医药制造公司(TBMC)26日举行竹北GMP厂房动工典礼,正式启动国内首座mRNA核酸药物与疫苗GMP制造基地的建置,董事长杨育民表示,TBMC将迈向世界级制药代工研发制造(CDMO)产业的关键里程碑。
臺湾生物医药制造公司(TBMC)26日举行竹北GMP厂房动工典礼,正式启动国内首座mRNA核酸药物与疫苗GMP制造基地的建置,预计2026年上半年启用。董事长杨育民表示,TBMC将迈向世界级制药代工研发制造(CDMO)产业的关键里程碑。
上大学怎么选填志愿?「选系不选校」已成当今趋势,尤其攸关未来就业方向,许多学生不再把名校招牌当成必须的竞争条件。阳明交通大学电机系设立生医工程研究所,「知道学生、家长在想什么」的操作模式,成为热门系所。系上副主任陈冠宇,更专精研究下一个大爆发产业「器官晶片」。
国科会辖下国家实验研究院国家实验动物中心(国研院动物中心)开发「雷射诱导血栓形成晶片整合系统」,利用人类血管细胞及血液,于体外模拟血栓形成,创建局部血栓模型,用于药物功效及剂量确认,可增加药物探索成功率,同时减少实验动物的使用。此项成果于美西时间1月5日在CES大展获得CES 2025创新奖。
浩鼎(4174)执行长王慧君17曰表示,已启动五年新药开发计划,锁定双抗ADC (抗体药物复合体)为竞技国际焦点,并建构平台GlycOBI®,以及特有的EndoSymeOBI®双功能酵素,加入开发双抗ADC的行列,抢攻2029年高达360亿美元商机。
仁新(6696)旗下治疗急性白血病新药LBS-007通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人体临床试验审查(IND)审核,随即启动美国临床一/二期试验。目前LBS-007正在澳洲及台湾进行急性白血病之临床一/二期试验,主要收纳已接受过化疗復发型且已有抗药性之无药可治的病患,这些病患平均寿命仅余约2至6个月,仁新于9月5日送出美国FDA IND申请后,顺利于30天内通过临床试验审查,足见美国FDA对于LBS-007临床试验计画的周全与对此药品提交资料完整性之认可。
合一(4743)挟着广效新冠病毒感染核酸新药SNS812二期临床解盲成功,乘胜追击!26日宣布,将向美国BARDA提出申请「下一代计划(Project NextGen)」的奖励,该计画奖励总额高达50亿美金,将藉以加速后续国际合作与上市。
新药及疫苗开发在上市之前,通常需经过两阶段测试药物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第一关为临床前试验(preclinical test)、第二关为人体临床试验(clinical test),在美国开发商必须先向主管机关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申请新药临床试验许可(IND),取得IND许可后研发单位才能接着进行人体临床试验,最后提交药物安全性及有效性报告,通过审查后取得新药许可(NDA)才能上市。
日前财团法人生物技术开发中心(DCB)为庆祝成立40周年,与台湾外泌体产学联盟、台湾胞外体学会、讯联集团,合办为期两天的再生医学论坛。生技中心董事长涂醒哲表示,近年外泌体作为药物设计的新技术引起广泛关注,有望加速臺湾生物技术产业发展。生技中心副执行长李财坤在会中强调台湾在外泌体研究和工业化进程中,紧密合作和资源整合的重要性。
为呼应4月24日世界实验动物日,表达对于实验动物的感谢,回应动物实验减量的国际趋势,国科会今(24)日举办「臺湾动物实验替代科技跨部会平台」推动成果记者会,展现我国在动物实验替代方法推动上,达成实验动物之取代、减量、优化的阶段性成果。
工研院与生技中心共同筹组的TBMC,工研院透过子公司创新工业技术移转公司投资,持股占比近一成,成为国内第一家兼具技术移转与创投服务概念的机构。
为加速台湾生医产业创新发展,开发金(2883)旗下中华开发资本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推动『生医创新跨域合作平台』,使国家投入在生医产业的研发能量再延伸至资本与产业界,进一步建构完善台湾智慧医疗生态系。
为加速台湾生医产业创新发展,中华开发资本与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推动「生医创新跨域合作平台」,使国家投入在生医产业的研发能量再延伸至资本与产业界,进一步建构完善台湾智慧医疗生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