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寻结果

以下是含有规模5.5的搜寻结果,共68

  • 俄罗斯千岛群岛地牛刚翻身 中国大陆吉林也地震 规模5.5

    俄罗斯千岛群岛地牛刚翻身 中国大陆吉林也地震 规模5.5

    中国大陆官媒新华社报导,位于中国东北与俄国、北韩边境的吉林省延边州珲春市周六(25日)晚间7时45分发生芮氏规模5.5地震,地震深度560公里。今天凌晨时分,日本北海道东南方近海发生规模5.8地震;珲春地震发生前大约半小时,俄罗斯远东千岛群岛海域发生规模5.2地震。

  • 花莲今2地震属独立事件 气象署:未来3天留意规模4至4.5余震

    花莲今2地震属独立事件 气象署:未来3天留意规模4至4.5余震

    花莲县及东部海域今日早上陆续发生2起规模5的地震,其中花莲县光復乡震度均为3级。气象署表示,2起地震都是独立事件,提醒民眾未来3天留意规模4至4.5的余震。

  • 强颱袭台 AIT分享避难包

    强颱袭台 AIT分享避难包

     921大地震刚满26周年,加上强颱桦加沙袭台,美国在台协会在官网分享AIT高雄分处处长张子霖随身携带的「紧急避难包」,内含饮用水、乾粮、手电筒、换洗衣物、个人用药、宠物食粮等6大必备用品,呼吁台湾民眾随时做好防灾准备。

  •   AIT曝去年台湾灾损数字   再度分享避难包:随时做好准备

    AIT曝去年台湾灾损数字 再度分享避难包:随时做好准备

    921大地震昨天满26周年,加上强颱桦加沙即来袭,美国在台协会在官网分享AIT高雄分处处长张子霖随身携带的「紧急避难包」,内容包括饮用水、乾粮、手电筒、换洗衣物、个人用药、宠物食粮等6大必备用品,呼吁台湾民眾随时都要做好防灾准备。

  • 鹿儿岛外海14天摇逾1200次 日本气象厅:慎防震度6强震

    鹿儿岛外海14天摇逾1200次 日本气象厅:慎防震度6强震

    日本南部鹿儿岛县十岛村管辖的离岛吐噶喇群岛(トカラ列岛)海域近日地震频繁,至今(4日)下午5时(台湾时间下午4时)为止,14天震度1以上的有感地震累计超过1200次,持续刷新日本纪录。自从昨天(3日)下午吐噶喇群岛的恶石岛测得最大震度6弱的芮氏规模5.5地震之后,恶石岛首度展开居民撤离行动。日本气象厅4日召开记者会提醒居民,持续防范震度6弱的强震。

  • 吐噶喇群岛连震14天!首批13人撤抵鹿儿岛 共同心声曝

    吐噶喇群岛连震14天!首批13人撤抵鹿儿岛 共同心声曝

    日本鹿儿岛县外海吐噶喇群岛从6月21日以来地震连连,至当地时间今(4日)下午5时为止,2星期累计有感地震超过1200次,昨午后一次规模5.5地震测得最大震度6弱,在这波群震之中震度首达6级。吐噶喇群岛的恶石岛有13人今早搭乘渡轮撤离,傍晚抵达位于鹿儿岛市的鹿儿岛港。这13名男女从0岁娃娃到80岁老人都有,下船后共同心声就是「只想好好睡一觉」。下一批人员撤离预计6日执行。

  • 吐噶喇群岛逾千次地震  3D地图堆出宇宙电梯

    吐噶喇群岛逾千次地震 3D地图堆出宇宙电梯

    日本鹿儿岛外海的吐噶喇群岛近海,自6月21 日起到今天上午11时(台湾时间上午10时),13天来震度超过1的有感地震逾1180次。如此密集的群发地震从即时3D地震地图中呈现出如宇宙电梯般奇景,相当惊人。

  • 「狂摇20秒」!鹿儿岛海域13天地震破千次 数据揭2特色

    「狂摇20秒」!鹿儿岛海域13天地震破千次 数据揭2特色

    (23:20更新--午夜再震)日本九州南端鹿儿岛县外海吐噶喇群岛今(3日)下午发生规模5.5强震,最大震度6弱。这是鹿儿岛县1997年5月以来首度观测到震度6弱的地震,地震深度仅20公里,靠近震央的恶石岛随即呼吁全体居民疏散至学校避险,居民描述猛烈摇晃约20秒,日本官房长官、气象厅接连召开记者会说明。从6月21日至今天下午5时(台湾时间下午4时)累计震度1以上的有感地震以1050次,刷新日本歷史纪录。

  • 日本鹿儿岛海域震不停 村长行动了 安排渡轮启动撤村

    日本鹿儿岛海域震不停 村长行动了 安排渡轮启动撤村

    日本南部鹿儿岛县外海吐噶喇群岛海域6月21日清晨起地震连连,13天累计发生逾1050次震度1级以上的有感地震,今天(3日)下午一次规模5.5的地震是这波群震首度测得超过6级震度,12座小岛之中的恶石岛感受到最大震度6弱,全岛居民撤往岛上学校避难。管辖群岛的十岛村今晚宣布,有13名居民希望离开恶石岛,已安排渡船明天一早接人,送往鹿儿岛市。

  • 快讯》鹿儿岛外海规模5.5强震 震度首破6!政府、气象厅急示警

    快讯》鹿儿岛外海规模5.5强震 震度首破6!政府、气象厅急示警

    (19:59更新--恶石岛76人状况)自6月21日下午3时以来,隶属日本鹿儿岛十岛村的吐噶喇群岛已发生1014次震度为1级以上的有感地震。今天(3日)下午十岛村又传出数起地震,下午2时30分以后测得4次地震,最大震度4级。下午4时13分(台湾时间下午3时13分)十岛村发生规模5.5强震,震源深度20公里,气象厅称无引发海啸之虞,测得最大震度6弱的恶石岛已发布疏散指示。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立即就此召开记者会,呼吁民眾提防震度6弱以下的强震。

  • 鹿儿岛「1日6强震」规模达5.5 地牛狂翻身!破30年纪录

    鹿儿岛「1日6强震」规模达5.5 地牛狂翻身!破30年纪录

    (23:45更新--再增7次地震)日本鹿儿岛县外岛吐噶喇群岛海域从6月21日清晨起地牛天天多次翻身,至当地时间今天(2日)下午4时(台湾时间下午3时)为止,12天累计911次震度1以上的有感地震,创1995年以来新高;当地时间下午4时至晚间11时59分又发生35次,包括一起规模5.1、最大震度4的地震,12天总计946次。今天至傍晚6时许为止,规模5以上的地震已6起,其中2次最大震度5弱。日本气象厅呼吁居民持续保持警觉,可能还会有震度5以下的地震发生。

  • 东部海域6.4地震 恐出现规模5.5余震

     台湾东部海域11日晚间7时发生芮氏规模6.4地震,因属于极浅层地震,气象署表示,本次地震几乎全台有感,且北部民眾在感受到地震前就已先收到国家级警报。邻近震央的花东地区暂无灾情,但突如其来的剧烈摇晃吓坏不少人,气象署提醒,未来3天可能出现规模5到5.5的余震。

  • 规模6.4地震撼全台 郭铠纹:未来30天恐有另起规模6地震

    规模6.4地震撼全台 郭铠纹:未来30天恐有另起规模6地震

    11日晚间19时许,台湾东部海域发生规模6.4地震,12日凌晨0时出现规模5.0余震。对此气象署地震测报中心主任吴健富示警,未来3天内有机率出现规模5.5以上余震。但前气象局地震中心主任郭铠纹表示,根据过去数据统计,未来1个月台湾恐会出现另起规模6以上地震。

  • 6.4强震初判为独立事件 气象署示警:3天内恐有规模5.5余震

    6.4强震初判为独立事件 气象署示警:3天内恐有规模5.5余震

    台湾东部海域今(11)日19:00发生芮氏规模6.4地震,最大震度5弱,地震深度30.9公里,全台有感。对此,气象署地震测报中心主任吴健富说明最新情况。

  • 地球开「震动模式」 郭铠纹示警:规模5地震恐增加

    地球开「震动模式」 郭铠纹示警:规模5地震恐增加

    花莲外海昨(5)日18时09分发生芮氏规模5.5地震,前中央气象局地震预报主任郭铠纹表示,全球只要发生规模7以上地震后,地球会进入「震动模式」,可能导致后续规模5地震变多,他研判昨晚的地震与近日南极德雷克海峡的规模7.4地震有关,提醒未来几周内台湾仍可能发生规模5以上地震,应提高警觉。

  • 花莲外海1小时连8震 3天内恐有规模5余震

    花莲外海1小时连8震 3天内恐有规模5余震

     台湾东部海域5日晚间1个多小时内连8震,晚间6时9分起发生芮氏规模5.5地震,随后短短20分钟内再发生5起芮氏规模4以上地震,接着在晚间6时53分再发生芮氏规模5.9的地震,被气象署研判为为主震,预估未来3天不排除将有芮氏规模5到5.5的余震发生。所幸全台均未传出灾情。

  • 规模5.9强震撼全台!气象署示警:3天内不排除有5.5余震

    规模5.9强震撼全台!气象署示警:3天内不排除有5.5余震

    台湾东部海域今(5)日18:09发生芮氏规模5.5地震,18县市有感,后续邻近地区连续发生5起规模4以上地震,18:53又发生规模5.9地震。对此,气象署地震测报中心技正邱俊达说明最近情况。

  • 东部海域连6震!规模5.5地震「18县市有感」 最大震度4级

    东部海域连6震!规模5.5地震「18县市有感」 最大震度4级

    中央气象署地震报告指出,今(5)日18:09发生芮氏规模5.5地震,震央在花莲县政府东南东方34.9公里,位于台湾东部海域,地震深度6.1公里。各地最大震度花莲4级,宜兰、南投3级,台中、台东、新北、云林、彰化、嘉义2级,桃园、苗栗、新竹、台北、竹市、嘉市、高雄、台南、基隆1级。

  • 22:51规模5.5极浅层地震 最大震度台东3级

    22:51规模5.5极浅层地震 最大震度台东3级

    中央气象署地震报告指出,今(1)日22:51发生芮氏规模5.5地震,震央在台东县政府东南方204.7公里,位于台湾东南部海域,地震深度21.1公里。各地最大震度台东兰屿3级,花莲、屏东1级。

  • 缅甸又地震!芮氏规模5.5 深度超浅仅7.7公里

    缅甸又地震!芮氏规模5.5 深度超浅仅7.7公里

    缅甸今(13)日清早发生规模5.5地震,深度仅7.7公里。

回到页首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