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试种的搜寻结果,共91笔
大陆《人民日报》报导,「哈密瓜,一年都能吃!」从只能尝鲜一季到365天供应,去年新疆哈密市举办哈密瓜产业高品质发展大会提出的愿景,如今已实现。「哈密瓜自由」彰显种业创新跑出加速度。
高雄美浓地区小番茄过去2年接连遭银叶粉虱与病害侵袭,导致连年歉收、产业损失上亿元,不少农民一度萌生放弃念头,今年在导入抗病毒新品种及气候条件转佳下,产量与品质双双回升,农民可望迎来久违的丰收年。
过去两年美浓地区小番茄因银叶粉虱与病毒病害连年歉收,产业损失上亿元,不少农民一度考虑放弃种植,今年在导入抗病毒新品种及气候条件改善下,小番茄产量与品质双双回升,农民可望迎来盼望已久的丰收年。
彰化县种植芭乐面积约1374公顷,其中9成为「珍珠芭乐」,也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芭乐品种,县政府及溪州乡联手在2年前辅导农民在芭乐园中部分土地改种新品种「津翠」,以减少珍珠芭乐因生产过剩价格波动,「津翠」的脆度及甜度获市场肯定,有试种农民收益翻倍。
芭乐是彰化县种植面积第一的果树,约有1374公顷,其中9成为「珍珠芭乐」,也是目前国内最常见的芭乐品种,县政府及溪州乡联手,在2年前辅导农民在芭乐园中部分改种植新品种「津翠」,以减少珍珠芭乐因生产过剩对市场价格造成波动的影响,「津翠」的脆度及甜度获市场肯定,有试种农民收益翻倍。
「2025年溪海休閒农业区西瓜节收成日活动」12日登场,透过活动推广大园在地优质瓜果,由市府秘书长温代欣主讲教导民眾西瓜种植知识,活动同时邀请厨艺达人復刻3道古早味「西瓜绵」料理,让游客深入体会早年农村的惜福、惜食文化。
日本农学家新井耕吉郎为台湾红茶研究奠定基础,被尊称为「日月潭红茶之父」,鱼池乡长刘启帆率领产官学界代表至新井耕吉郎故乡、沼田市参访,双方签署签署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MOU),盼深化两地在红茶文化、观光推广、教育与地方创生等多方面的合作契机。
为推动县内蓝莓产业发展,苗栗县政府今年首度携手永续莓果合作社,进军「2025中华职棒明星对抗赛」,将于7月19、20日在台北大巨蛋设立蓝莓主题展区,向全国展现苗栗在地生产的高品质蓝莓及创新加工品,为「苗栗蓝莓」品牌打响第一炮。
发源于台东县兰屿乡的「黑小米」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亦是全台唯一具分櫱特性的小米品种。早年曾濒临失传,歷经十年復育有成,并逐步转型结合观光推广。兰屿乡公所23日宣布,将于7月12日首度对外公开举办「兰屿黑小米丰收祭」,延续并弘扬黑小米文化。
发源于兰屿的「黑小米」富含花青素,营养价值高,更是唯一具有分蘗特性的小米品种,早年曾面临失传危机,经部落族人与农业单位携手復育有成,并开发多元伴手礼。乡公所今(23)日于农村发展及水土保持署台东分署举行记者会宣布,今年7月12日将首度对外公开举办「兰屿黑小米丰收祭」,主题系列活动即日起陆续展开。
南投县仁爱乡农会近年辅导农友栽种高山草莓,歷经3年推广略有成效,农友在海拔1900公尺的翠峰山区栽种草莓,每年6月至11月是产季;农友张沁玥说,夏天吹「合欢山牌冷气」长大的草莓,目前总栽种面积约1公顷,产量少,奇货可居,价格相对稳定,即使每台斤售价5、600元,深受烘培餐饮业者与饕客青睐。
素有「哈密瓜的故乡」美誉的宜兰县壮围乡,正值瓜果丰收季节,不仅主力产品「新世纪哈密瓜」品质亮眼,近年成功试种的新品种「佩洛斯哈密瓜」也正式命名为「曜王」,甜度高达15至16度,果肉细致、香气浓郁,堪称如太阳般闪耀的王者果品。乡公所将于14日举办健走飨瓜果活动,参与者可获赠香瓜及蛋糕。
全长约3公里的满茶古道,曾因风灾与地形变迁而一度荒芜,歷经满州观光促进会两年努力勘查与修復,在垦丁国家公园与林业试验所携手合作下重现风貌。从港口吊桥出发,陡坡而上可远眺茶园与太平洋壮丽景致,凉风拂面中感受山海交会的壮阔。
从黑龙江到上海市,从福建省龙巖市再到福州市,现年62岁的许胜骅于2022年选择扎根福建省寧德市霞浦县,在他看来,与霞浦结缘,是「天时地利人和」的结果。
苗栗后龙好望角百合花海近期盛开,原生种百合与铁炮百合在蓝天与海风中摇曳生姿,吸引不少民眾携家带眷前来赏花、拍照打卡。后龙镇公所表示今年种植面积达2公顷,总计逾4万株百合,目前开花约4成,预计花期将持续至6月底
蓝莓被视为高经济作物,台湾每年进口将近3000公吨,在苗栗农改场全力改良繁殖适合台湾亚热带气候品种,在后龙镇开始推广试种,目前已有初步雏形,苗栗县长锺东锦期望继大湖草莓后,再创「后龙蓝莓」的农业品牌。农业处研拟相关措施,鼓励更多青农返乡投入生产行列,共同打造具有竞争力的蓝莓产业。
高雄瓜果产业再添亮点!在高雄市政府农业局的辅导下,祥鹤农产品生产合作社携手农友种苗公司,试种多款新品种瓜果,最终「天使」洋香瓜凭藉其白里透橙的外观与清甜爽口的口感脱颖而出,今年底,合作社将扩大种植面积,让更多消费者品尝这款高品质的优质瓜果,为市场带来新选择。
绰号「阿拉伯」的嘉义县竹崎乡义隆村长叶志纮,花了13年时间,在自家山坡地种植俗称泰国樱花的花旗木,多达2甲多土地,种满数千棵花旗木,每到花开时节,满山红粉十分浪漫,为让一手打造的「阿拉伯粉红村」一年四季都有美丽花景,叶志纮近年又种了金针花、粉萼花等品项,盼留住游客,带动家乡的观光。
宜兰市公所为协助小农建立稳定作物生产模式,自2023年启动「建构蔬菜生产新模式资材补助计画」,计画推出迄今受益农友达30余户,青葱去年市场供货量相较前年提升约3倍,执行成果显着,市公所24日举办观摩会,市长陈美玲期盼透过实地交流与技术应用,提升农业生产效能,推动宜兰市农业迈向更永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