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护心血管的搜寻结果,共220笔
现代人注重养生,不少人会将姜黄入菜。营养医学医师刘博仁指出,姜黄含有姜黄素,能降低身体发炎反应,将姜黄融入饮食无妨,但料理用的姜黄,姜黄素含量不稳定,与临床所用、含量明确的萃取物,两者吸收率可能相差甚远,加上可能影响凝血功能,若想藉由吃姜黄保健,应先谘询医师的意见。
不少人喜欢百香果酸甜的口感。营养师高敏敏表示,百香果不只是好吃,还含有类黄酮、钾与维生素C等多种营养,有助于降低血压、稳定血糖与保护眼睛等作用,虽然小小一颗,却是「营养浓缩包」,但要提醒糖尿病、肾臟病患者,不宜过量食用,以免影响病情。
明明有运动、也努力吃蛋白质,却总觉得肌肉量上不去?营养师高敏敏表示,想要增加肌肉量,除了注意训练强度,饮食内容更是关键,像是鲑鱼、乳制品等,都是天然的增肌食物,她更分享一个小撇步,建议少量食用富含表儿茶素、70%以上的黑巧克力,可同步提升肌肉修復速度与训练的成效。
日本人以长寿闻名。妇产科医师邱筱宸表示,一项追踪长达11年的日本大型研究发现,每天喝5杯以上绿茶的人,能降低16%的总死亡风险,其中心血管死亡风险更是下降了26%,而「现泡的茶」最天然与健康,过去曾有人因过量补充绿茶萃取物保健品导致肝毒性,反而危害健康。
全台高血压患者高达400多万人,部分患者病情始终控制不佳。营养师薛晓晶表示,除了没规律用药之外,问题可能是出在身体缺乏钾,钾能帮助血管放松,排出体内过多的钠,温和地帮助稳定血压,建议患者不妨在三餐中加入香蕉、菠菜与地瓜等高钾食物,就是降血压的密码。
蚬仔汤是国人的平民美食。营养师王证玮表示,蚬仔是高蛋白、营养密度高,却低热量的食物,不仅能护肝、造血、增强体力,还具有稳定血压与保护心血管的优点,特别适合常熬夜、压力大或需要补充营养的人食用,建议以清蒸、煮汤方式烹调,以保留最多的营养。
十字花科蔬菜是知名的防癌食物。营养医学医师刘博仁分享有一位乳癌患者,体内的环境荷尔蒙邻苯二甲酸酯(DEHP)的代谢物偏高,他请女子多吃十字花科蔬菜,3个月后,女子的检测数据明显改善,女子也说「精神变好了,皮肤也变亮了」,他提醒吃这类蔬菜时,注意切碎、轻蒸与加萝卜泥3个小技巧,可吃进最多的营养。
菇类富含多种营养素,对健康相当有益处。医师杨智雯指出,菇类不只可以抗发炎、增强免疫力、预防失智,最重要的是能稳定血糖。她分享案例指出,一位35岁男子患有三高,数值极为不理想,一次就医发现下肢动脉阻塞,差点截肢,于是建议男子要控制血糖,维护血管内皮健康,并推荐对方多吃菇类,男子除了饮食配合外,也按时服药、运动,三个月后体重减去10公斤,糖化血色素也从8.5%降到6.0%。
喝对饮料有助于健康与长寿。食安专家韦恩表示,最新研究发现,每天饮用7到8杯饮料,包括咖啡、茶和白开水的组合,相较于喝不到4杯饮料者,死亡风险降低了28%,喝咖啡与茶比例为2比3,建议早上2杯咖啡,白天喝茶,并在过程中适量喝水,是最佳补充水分的健康节奏。
鲑鱼不只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更富含Omega-3脂肪酸,能帮助心血管健康、保养脑力与抗发炎。营养师薛晓晶指出,研究发现直接吃「完整鲑鱼」比单吃鱼油胶囊,更能提升体内EPA与DHA浓度,若每周摄取2至3份鲑鱼,搭配健康烹调,就能有效护心又养脑。
秋刀鱼是少数仍维持铜板价的鱼类。营养学者洪泰雄表示,秋刀鱼虽然平价,营养价值却很高,研究发现,食用秋刀鱼有助降低血脂、预防血栓、促进消化与保护心血管,建议搭配富含胡萝素的栉瓜一起吃,胡萝卜素能转化为维生素A,搭配多脂的秋刀鱼,堪称是绝配,可强化营养吸收率,帮助提升免疫力。
为满足湖口及邻近地区在心臟介入与急重症医疗上的缺口,湖口仁慈医院引进专业仪器Philips Azurion双平面心导管系统,8日举办心臟血管中心揭牌典礼,宣告心臟及周边血管相关医疗,以及急重症照护服务即将启动。更为新竹县乡亲带来即时、专业的心血管照护。
移民署南投专勤队长邱国志昨(28日)攀登台中八仙山,却在途中传出猝死意外,54岁的邱国志生前热爱运动,突传噩耗,让亲友都难以置信,台大心臟内科教授王宗道表示,猝死最常见原因为恶性心律不整,运动虽有助保护心血管,但若合併有三高,单靠运动保护力是不够的,还需用药,提醒若有运动时体力变差、胸闷、透不过气情况,要视为心血管狭窄的警讯,及早就医。
许多人会吃鱼油来保健,认为可以护心血管,对于大脑、眼睛也有好处。不过,内分泌新陈代谢医师蔡明劼表示,一项研究发现,健康的人长期吃鱼油,因降低凝血功能等因素,反而使心律不整风险增加13%,脑中风风险增加5%,他建议,除非是确定有心臟病或三酸甘油酯过高患者,可在医师评估后补充鱼油,否则不必浪费钱。
台湾女性不抽菸,肺癌率却高美国数倍,医师萧捷健指出,除了空气污染,每天都在使用的炒菜油也可能是成因,当油温超过发烟点,就可能产生致癌的丙烯醛,因此,依据烹调方式挑选不同发烟点的油相当重要,酪梨油、苦茶油属高发烟点油品,是煎、炒、炸的首选,若选用低发烟点的油来高温爆炒,会比吃炸物还伤身。
不少爱美人士注重头髮保养,还会透过饮食来养髮,但若吃错恐得不偿失。营养师赵函颖分享案例指出,一位48岁妇人月花万元养髮,其中会吃高糖分的黑芝麻糊、喝蜂蜜水,结果不仅白髮开始冒出,48公斤的她还罹患中度脂肪肝,三酸甘油脂更是高达250 mg/dL,经调整改喝豆浆燕麦饮后半年,头髮、身体状况都有所改善。
提到淀粉,不少人都会马上想到会发胖、血糖高,不过医师李思贤指出,其实不是所有淀粉都一样,他特别推荐黑米,因其膳食纤维含量高、消化速度慢,饱足感能更持久,血糖也更稳定。此外,黑米因富含花青素,能对抗发炎、保护心血管,抗氧化力甚至超过蓝莓,是一种能延缓老化、改善代谢的健康食材。
早餐不只是填饱肚子,更是影响精神与血糖的关键。医师刘博仁点出国人常见的4种早餐组合,油盐糖爆表,长期天天吃吃恐增慢性病风险,他也建议改良吃法与自己常吃的早餐组合,替换食材就能让传统早餐升级,保护心血管与维持体重。
大蒜含有大蒜素,有助于防癌。减重医师周建安表示,大蒜素还能活化棕色脂肪,有助减重,但得吃对方法,曾收治一名高中女生,查网路发现吃大蒜能减重,狂吃大蒜麵包,结果反因吃进太多淀粉,1个月内肥了3公斤,他并提醒,想吃出最多大蒜素,最好是生吃大蒜,且食用前先拍碎、静置10分钟。
全台有400多万人罹患高血压。胸腔暨重症医师黄轩表示,研究发现,住家邻近大马路边的高血压患者,若使用HEPA空气清净机,1个月后收缩压平均可下降2.8 mmHg,而收缩压每下降2 mmHg,就能降低6%到9%缺血性心臟病死亡风险,并减少4%到6%的重大心血管事件,有助保护心血管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