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猪肉仪表板的搜寻结果,共22笔
我国开放含莱克多巴胺(Ractopamine)猪肉(以下简称「莱猪」)进口后,首次在进口猪肉中验出莱剂,让人想起五年前片面开放莱猪,以求换取台美BTA与加入CPTPP,却沦为台美双输的结果。台美刻在进行的贸易磋商,应引以为鑑。
食药署近日于边境接连检出多批含莱克多巴胺的澳洲猪肉,引发国人恐慌,对此,农业部长陈骏季表示,国内养猪仍禁止使用莱克多巴胺,请消费者放心,只要吃国产猪一定不会吃到莱克多巴胺。
卫福部食药署近期公布进口3批共澳洲冷冻猪脚检出莱克多巴胺,引发食安疑虑。 为守护学生健康与校园食品安全,教育部今日强调,学校午餐一律採用国产在地肉品,并透过契约范本、严谨验收程序、猪肉仪表板等机制,多年来从未查获学校午餐使用含莱克多巴胺(莱剂)的猪肉,请家长放心。
莱猪争议引起各界关注,食药署表示,由于澳洲进口猪脚莱克多巴胺含量符合标准,不公布流向、也不会逐批查验。立委质疑,行政院2020年订定相关规定,要求未查厂猪肉不准进口,但这些澳洲莱猪没有查厂仍放行,要求卫福部改善。食药署长姜至刚表示,食药署会积极办理。
卫福部、中华民国护理师护士公会全联会、台湾护理学会今日(7)举办「114年国际护师节联合庆祝大会」。现场多名护理师大喊「三班护病比要入法」,卫福部长邱泰源承诺,一定会朝法制化方向前进,今年已扩大编列47亿元奬励夜班护理人员;照护司长蔡淑凤表示,三班护病比达标医院奖励计画已于昨日(6)公告,追溯回去年3月、预计本月底拨补完毕。
又有莱猪!国内上周首度放行一批含莱克多巴胺猪肉,6日再新增2批自澳洲进口的冷冻猪脚含有莱剂,总重47.25公吨,由于莱剂含量未高于标准,因而核准放行。进口商华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向大眾致歉,表示将主动复验,秉持零检出原则,在实据未厘清前,不会进行该批肉品的销售。对于又有台北市进口商被查出进口莱猪,台北市卫生局6日启动抽验专案,月底前将抽验20件猪肉产品,并查核300件猪肉原料原产地标示。
又验出「莱」了!本报日前独家报导首批莱猪叩关,根据食药署猪肉仪表板今天最新资讯,又见2批莱猪,重量达47.25公吨,第1批则是4月29日首度叩关,等于8天内已放行3批。食药署署长姜至刚说明,2批都是来自澳洲的冷冻猪脚,莱剂含量合格、未高于标准。他强调自己是「安心署长」,希望让全体国人吃得安心,相关标准都是经过风险评估,健康无虞。
根据食药署猪肉仪表板4月29日统计,澳洲首批含莱剂猪肉已扣关,流向引发关注。食药署5日强调依《食安法》规定,不会要求标示或公布流向。云林县养猪协会理事长吴英吉认为,不标示、不公布,万一发生食安问题要找谁负责?云林县长张丽善更率先开第一枪,成立零瘦肉精联盟,并坚持反对莱猪进口,呼吁中央落实莱猪进口源头把关与清楚标示制度。
根据食药署猪肉仪表板4月29日统计,澳洲首批含莱剂猪肉已扣关,云林县长张丽善5日表示莱猪进口关乎全民健康,云林为全台养猪第1大县,坚持反对含莱克多巴胺猪肉进口,呼吁中央政府应秉持资讯透明原则,全面落实莱猪进口源头把关与清楚标示制度,保障消费者知情权与选择权。
我国自2021年开放莱猪进口以来首度验出!一批重达22.99公吨的澳洲进口冷冻猪脚,验出0.001ppm的莱克多巴胺,引发各界议论。食药署强调,该批产品符合残留容许量0.01ppm,因此核发输入许可通知。不过中华民国禽肉行销发展协会荣誉理事长李春来指出,当事进口商未有进口莱猪意图,为运输业者误装导致,若复验仍有莱克多巴胺残留,会将肉品全数销毁,该进口商也不排除对运输业者索赔。
台湾开放莱猪进口后,首度在一批澳洲进口猪脚验出莱剂。台北荣总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表示,莱克多巴胺为交感神经兴奋剂,食用过量可能造成心律不整;澳洲猪一直都有使用莱剂,过去恐怕只是没有採检到,现在最担心的是没有验到超标产品,呼吁政府加强把关。
台湾开放莱猪进口后,出现首批含有莱克多巴胺的进口猪肉!台北荣总职业医学及临床毒物部主任杨振昌表示,莱克多巴胺为交感神经兴奋剂,食用过量会导致心跳加快、手发抖、心悸、肠胃道症状,严重会造成心律不整,他表示,澳洲猪一直以来都有使用莱克多巴胺,因此这次才会检出,过去恐怕只是因为没有採检到,呼吁政府加强把关。
卫福部食药署「猪肉仪表板」显示,4月29日一批22.99公吨自澳洲进口含有莱剂。对此,国民党立委叶元之指出,过去政府鼓励贴台湾猪标章、吃台湾猪,4月15日他总质询时,农业部长陈骏季顾及台美贸易谈判,强调那些标章都是民间「自愿」的,政府对莱猪态度一软,厂商觉得有利可图就敢测试进口。
我国自2021年开放莱猪进口后,直至今年4月29日,食药署「猪肉仪表板」显示,一批22.99公吨自澳洲进口的猪其他可食部位(如猪脚、大肠头、肝连、嘴边肉、猪头皮、猪肠衣等)检出0.001PPM莱克多巴胺。国民党立委许宇甄直言,「台币升值之际,进口莱猪变便宜,这次叩关明显在试水温,赖政府却还状况外,甚至当作没看到,已经集体失能,行政院长卓荣泰应下台负责」。
近日美国大打关税战,指出我国对猪肉的原产地标示及自订标准等问题涉及贸易障碍。据食药署猪肉仪表板统计,截至2024年为止仍无任何含莱剂猪肉进口,近日食药署却从澳洲进口的猪其他可食部位(如猪脚、大肠头、肝连、嘴边肉、猪头皮、猪肠衣等)检出莱克多巴胺,首批莱猪已悄悄叩关。有专家担心,进口商恐怕是在试水温,若民眾无太大反应,就会进口更多莱猪。
据食药署猪肉仪表板统计,截至2024年为止仍无任何含莱剂猪肉进口,但今年4月29日从来自澳洲22.99公吨的猪其他可食部位(如猪脚、大肠头、肝连、嘴边肉、猪头皮、猪肠衣等),检出0.001PPM莱克多巴胺。专家忧心,进口商可能只试水温,若是国人没有太大反弹,恐怕会进口更多莱猪。
近日美国大打关税战,并指出我国对猪肉的原产地标示及自订标准等问题涉及贸易障碍。据食药署猪肉仪表板统计,截至2024年为止仍无任何含莱剂猪肉进口,近日食药署从澳洲进口的猪其他可食部位(如猪脚、大肠头、肝连、嘴边肉、猪头皮、猪肠衣等)检出莱克多巴胺,首批确认含有莱剂的猪肉已确定叩关。
美国将对各国课徵对等关税,并点名台湾对美猪、美牛进口设有贸易障碍,各界担心美猪、美牛成为对等关税谈判筹码。卫福部长邱泰源表示,将坚持食品安全、科学根据、国际标准、市场稽查四原则把关;经贸谈判办公室副总谈判代表顏慧欣则说,国人的健康不会是谈判筹码。
面对美国对等关税政策,美猪议题再受关注。立委王育敏今天指出,我国去年进口美猪7千多公吨,2023年更高达1.6万吨,但市面上完全看不到美猪的踪迹。去年国内才爆出猪肉洗产地事件,食药署是否有持续监测?
截至今年7月,从美国进口猪肉共5200余吨,进口量排名第3,但消基会今年调查600件猪肉相关食品中,仅2件产地标示为美国,质疑政府信誓旦旦允诺美猪进口,採5大管理措施把关,但美猪到底去了哪里?担忧有业者擅自更改产地标示、洗产地,尤其在流向不明情况下,美方在台美贸易谈判要求降低美猪内臟进口标准,将影响国人权益,呼吁我国政府千万不能让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