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赖祥蔚的搜寻结果,共136笔
监察院调查「TaiwanPlus」违失时,证人证述有3位关键人物提供选稿方向,但2人没有跑新闻经验,另1人政治立场有点偏颇。对此,台湾艺术大学广电系教授赖祥蔚6日表示,若3位主管均无新闻专业背景,他认为不太恰当,TaiwanPlus应尽快说明当初选任的原因,不过,至昨深夜都未作出回应。
随着2026年地方选举逼近,因应政党党内初选的许多民调陆续出炉,有些民调之间的数据相差甚远,违反「同时效度」的统计学理,让人好奇为什么会这样,甚至怀疑是假民调。假民调对民主的危害非常大,谈起危害民主,不由得令人想起先前高等法院针对罢免不实连署的裁决书内容。
本届公视董监事任期至2025年5月19日,但文化部迄今未提出新名单,已违反《公共电视法》,立法院国民党团30日举行记者会批评行政院、文化部践踏法律,拖延公广集团董监事提名超过10个月,是「有计画的政治摆烂」,恶意瘫痪属于全体国民的公共媒体。
本届公视董监事任期只到2025年5月19日,但文化部至今未提出新名单,已违反《公共电视法》。立法院国民党团今(30)日举行记者会,批评行政院、文化部践踏法律,拖延公广集团董监事提名超过10个月,强调这并非行政疏忽,而是有计画的政治摆烂,恶意瘫痪属于全体国民的公共媒体。
10月25日是台湾光復节,不过赖清德总统透过脸书发文,只提金门未提台湾光復;学者认为,没有1945年的台湾光復,哪有1949年的古寧头大捷,刻意切割中华民国歷史不符合歷史事实,且放弃对台湾光復的论述,只会拱手让中共夺走史观诠释权。
郑丽文18日当选国民党主席后,中共总书记习近平19日发出贺电。习近平在电文中表示,期望国共两党增强做中国人志气、骨气、底气,推进国家统一,坚定守护中华民族家园。郑丽文覆电称,海峡两岸于1992年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共识,两岸同属中华民族,国共两党在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政治基础上,强化两岸交流合作、促进台海和平稳定。
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国内学者18日分析,郑当选后的首要目标是如何「团结党内、抚平裂痕」,毕竟她是首位不具选举民意基础的党主席,恐成史上最弱势的党主席,如何争取因选举「厮杀到刀刀见骨」的郝龙斌、赵少康的具体支持,同时压得住立委及地方诸侯,都是郑丽文要面临的挑战。
高雄市最近被民意代表发现多起在山林盗採砂石以及乱倒废弃物的严重事件。先是美浓等多处农地接连遭不法集团盗採砂石,有媒体以「大峡谷」来形容,引起市长陈其迈震怒。
高雄市最近被民意代表发现多起在山林盗採砂石以及乱倒废弃物的严重事件。先是美浓等多处农地接连遭不法集团盗採砂石,有媒体以「大峡谷」来形容,引起市长陈其迈震怒。
国民党即将于10月举行党主席改选,首场辩论会20日在中天新闻登场,邀请候选人国民党立委罗智强、前立委郑丽文以及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正面交锋。论及3人表现,传播学者认为,都在水准之上,尤其郑丽文与罗智强一改平时炮火猛烈的形象,展现较为温和的一面,张亚中给人的感觉依旧宛如教授,很像为学生上课。不过3人皆「善攻不善守」,未来如何带领百年大党前进,仍有待考验。
国民党主席的选举最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因党主席人选必然牵动2028年总统大选的结果,更在于这次选举存在许多变化。
国民党主席的选举,最近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不仅是因为党主席人选必然牵动2028年总统大选的结果,更在于这次选举存在许多变化。
草根影响力文教基金会今(5)日公布赖清德政府最新施政满意度,不满意的民眾高达52%,仅30%满意。民调也询问民眾对于赖政府与美国政府谈判关税的表现,不满意民眾为59%、满意只有18%。另外,有关是否赞成政府重启核电,有高达67%的民眾赞成,仅24%不赞成。
提到入侵,多数人一定立刻想到了战争,尤其是俄罗斯与乌克兰之战。事实上,入侵与战争不只发生在枪炮弹药上,也发生在许多领域,例如生物的本土性。
由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主办的2025年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名单14日揭晓,工商时报「擦亮信托神灯、守护所信所托」专题,荣获平面媒体类佳作奖。今年参赛作品近300件,创歷届新高。
台北市新闻记者公会主办的114年社会光明面新闻报导奖名单今日揭晓,今年参赛作品近300件,创歷届新高,展现社会对于媒体呈现光明面议题的高度关注。评审委员会由黄肇松担任主任委员,另有王毓莉、庄伯仲、洪琼娟、蔡念中、杜圣聪、赖祥蔚、黄葳威、庄克仁等传播领域专家学者参与审查。
文化部今年编列29亿元预算捐赠「公视基金会」,但审计部指出,「公视基金会」转投资的华视,已累积亏损达35.4亿元,且长期定位不明,超过10年未改善;而同为公广集团的公视,触达率则呈现下降趋势。台艺大广播电视学系教授赖祥蔚认为,公视应思考如何有效扩及致更广泛的群眾,而华视唯有及早确定华视定位,才有助于华视、公广集团发展。
台大、政大、师大、辅大4校学生与台湾新闻记者协会7日于立法院举行记者会,指出台湾新闻业遭跨国平台「免费」引用,致广告收入遭垄断,数位广告收入5年成长至610亿,而传统媒体仅剩210亿元,遂呼吁立院加速通过《新闻议价法》并设立新闻公共基金,制衡跨国平台垄断广告收入,改善新闻工作者低薪过劳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