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农耕地的搜寻结果,共22笔
为共同响应10月5日「石虎日」(十、五谐音),台北市立动物园在10月4日「世界动物日World Animal Day」暨「国际保育员日International Zookeeper Day」举办「就是i石虎」快闪活动。午后安排「亚洲猫科大復兴」特映会及映后座谈,邀请民眾透过教育活动与观影体验,深入了解台湾原生猫科动物「石虎」所面临的严峻生存挑战与保育希望。
花莲光復乡灾情惨重,台北市公卫师公会提醒,泥流通过农耕地或是工厂,可能夹带农药、肥料残留与工厂的油料或化学品,存在潜在污染风险,建议环保与农业主管机关进行水质与土壤检测。检测结果出炉前,居民应避免使用受淤泥覆盖农地种植食物,亦应避免直接饮用井水及地下水。
自秦始皇起,长城便成为农耕民族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重要屏障,歷经秦、汉、明皆有大规模修筑。然而到了宋朝,儘管辽、金、西夏虎视眈眈,却少见完整长城的建设,原因在于五代时期,后晋高祖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辽国,宋朝无法掌握长城核心区域,只能依靠军寨、河防等新型防线。宋代虽有零星防御工事,甚至传说岳飞曾主持修筑「宋长城」,但并非国家级长城体系,这也反映了当时不同的军事与地缘格局。
新北市动保处与石碇区永安里办公处为守护食蛇龟生态,日前在翡翠水库集水区的永安里设立2面食蛇龟生态解说牌,并加强巡守,防范非法盗猎行为。动保处呼吁,在野外发现食蛇龟时,应秉持「不喂食、不干扰、不接触」三不原则,避免对其造成压力或伤害。
云林县口湖乡成龙溼地生态丰富,已列为国家重要溼地,但近年积水渐多,造成鸟类栖息地减少,经农业部林保署南投分署水位调控试验,成功创造兼顾排水需求与水鸟栖息的双赢环境,分署22日分享成果,强调此次调控成功的经验,对于未来国土生态绿网推动有很大帮助。
云林县口湖乡成龙溼地生态丰富,已列为国家重要溼地,但近年来积水渐多,造成鸟类栖息地减少,经农业部林保署南投分署进行水位调控试验,成功创造兼顾排水需求与水鸟栖息的双赢环境,分署22日与大家分享成果,强调此次调控成功的经验,对于未来国土生态绿网的推动有很大的帮助。
台湾过去以农立国,但随时代演变,经济重心逐渐转变,农业发展也受到挑战。新北市在都市快速发展之下,农耕土地面积逐年减少,从2014年到2023年的10年之间,减少了近15%,达2758余公顷。农业局解释,主因是都市计画变更及私人变更农地做为特定目的事业使用。
根据印尼官方6日公布的数据,当地2024财年未经审计的预算赤字为507.8兆印尼盾,约313.8亿美元,占GDP的2.29%,低于财政部先前的预估值,但高于2023年的预算赤字占比。
为推动与支持台湾生物多样性发展,玉山金控26日再次参与中华民国野鸟学会「台湾新年数鸟嘉年华」活动,这次玉山志工跟随学会的鸟类专家至北投进行鸟类观察与记录,透过亲自上传鸟类数据,落实公民科学并学习如何进行鸟类数量变化观察。
宝晶能源董事长蔡佳晋估算,2030年台湾半导体用电将逾3成,台湾可说是全球能源刚性需求最强的地方,但太阳光电却背负「光电灭农」的质疑,目前离岸风电退展已延迟,若光电还撑不起来,未来半导体业恐很辛苦。
台南市政府规划沙崙健康园区,拟整合基地周围研发产业,并引进仓储业、成衣业、纺织业及配合前瞻、能源等重大政策行业为主,但区内原本为台糖平地造林范围,植有1万8000余颗树木,市府规划区内保留6900颗,其余採区外移植,移植计画并不明确,遭环评专案小组要求补正再审。
云林县首场由社区发起的「保安林命名活动」,31日在褒忠乡参天府前广场登场,近百名新厝仔社区居民出席,为编号第1816号保安林寻觅1个在地名,最后以褒忠乡旧名「埔姜崙」与当地社区名「新厝仔」获得最多支持,林业及自然保育署表示将再访谈地方耆老后,对外公布正式名称。
台湾拥有丰富的鸟类资源,为使国人透过鸟类欣赏进而提升保育意识,中华邮政公司以红隼、松雀鹰、花泽鵟及林鵰4种保育鸟类猛禽为主题,订于8月28日发行「保育鸟类邮票(113年版)」1套4枚,邮票面值分别为6元、8元、12元及28元。
8月1日是原住民族日,环团根据农业部统计数据指出,台湾原生小米过去15年来,产量、耕地面积皆暴跌,缩水8成,其中屏东县最严重,年产量下滑逾30万公斤、耕地面积也减少近170万公顷,忧心传统原住民文化难以延续,我国粮食稳定、生态多样性也敲警钟,呼吁农业部将小米农耕,纳入「生态给付方案」,兼顾粮食稳定与生态保护。
宜兰县今年在「食力foodNEXT」食育力城市大调查中,从农业与环境、教育与文化、健康与营养、食安与卫生中,以地方和中央公开数据进行客观指标分析,不仅荣获「食育力五星城市」,还获得总排行第一名。县长林姿妙表示,县府将持续推动食农教育,让师生吃得安心、家长放心,共同拚出宜兰好健康、好食育。
云林县麦寮乡民代表吴明宜接获鸟友通报,指浊水溪出海口有1只受伤猫头鹰落难,经送往野生动物急救站医治,确认是列为濒危等级的「草鸮」。
麦寮乡民代表吴明宜昨(20日)接获一名鸟友通报浊水溪出海口有一只受伤猫头鹰落难,送往野生动物急救站医治,确认是列为濒危等级的「草鸮」。
今年1月17日,屏东盐埔乡林姓农民工作时,发现一只无法飞行的草鸮,立即通报屏东县政府农业处,并后送至屏科大野生动物收容中心救治,经过1周照养,将于近期安排野放。屏县府自2022年开办草鸮生态服务给付计画,迄今累计有80位农民加入,友善农地面积达68.65公顷,核发奖励金新臺币171万3506元。
金门地区于去年12月28日发现一只二级保育类的野生短耳鸮因误触尚义机场防鸟网遭缠受伤,所幸经金门县野生动物救援暨保育协会救援后恢復状况良好,在通过野放训练后经兽医师评估已达野放标准,18日下午由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人员在多年国小操场野放,重返大自然怀抱。
一只二级保育类野生短耳鸮于去年12月28日因误触金门机场防鸟网挂网受伤,经金门县野生动物救援暨保育协会救援后恢復状况良好,在通过野放训练后经兽医师评估已达野放标准,今(18)日下午在多年国小操场进行野放,伤癒的短耳鸮带着眾人的祝福重返大自然;金门国家公园管理处也邀请学校师生进行环境教育宣导,让生态保育的观念向下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