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进口鸡肉的搜寻结果,共20笔
《环球时报》6日报导,陆美近期相继调整多个关税或非关税措施,开始落实双方吉隆坡经贸磋商达成的成果共识。大陆专家表示,这是落实陆美元首会晤重要共识的具体体现。
正值台美关税谈判之际,美国农业部次长林德柏格率农企团访台,总统赖清德9月30日接见访团时重申,台湾业者会规画未来4年採购1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对此,前立委郭正亮示警,大量採购美国农产品恐会引发「排挤」问题。
正值台美关税谈判之际,美国农业部次长林德柏格率农企团访台。他说,此行目标在兑现台湾「未来4年对美农产品採购量增加30%」的承诺。赖清德总统昨日接见访团时重申,台湾业者会规画未来4年採购1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林德柏格则强调,将进一步开放台湾凤梨销至美国市场。
联合国农粮组织(FAO)周五(8日)表示,虽然谷物、乳制品与糖价出现下跌,但7月全球食品原物料价格上涨,达到2年来新高,主要因为植物油价格大幅攀升,加上肉类价格创下歷史新高。
台湾对等关税20%出炉,内需行业虽没有直接影响,但忧心新制上路后将衝击台湾经济力,衝击销售信心。百货、餐饮、汽机车销售业都纷纷示警下半年业绩引擎恐熄火,预告2025年会很难过。
台湾食品厂多数以内需为最大宗,台湾出美关税20%对国内食品厂直接影响不大,主要担忧的是其附带条件中,国内进口关税的减让,特别是针对农畜牧产品;其中,美国主权基金的条件不构成担忧,但零关税的美国鸡肉对本土鸡肉产业则恐造成潜在衝击。
美国对台对等关税暂时定调为20%,而我国总统赖清德强调「还有努力空间」,让外界猜测恐开放更多美国农产进口换取更低关税,其中美猪、美鸡影响较大,相关产业协会则表示,只要进口量提高,势必影响国内产业,而底线就是明确产地标示,让消费者有选择「国产货」的空间。
韩国总统李在明九日呼吁,应该採取措施稳定物价,不断上涨的生计成本正造成太多的痛苦(too much pain)。同时, 这位新当选的总统也把景气復甦放在施政的当务之急,会在九日的会议中,讨论追加预算一事。
卜蜂(1215)28日股东会,通过配息4.5元。卜蜂董事长郑武樾指出,今年关税、匯率议题充满不确定,但匯率部分对于进口产业是有利的,卜蜂进口原料等成本下降有利,而关税变动仍难预料,部分如降得太低或者是零关税,恐会衝击国内农畜牧业;展望今年,卜蜂持续强化一条龙策略,业绩获利要挑战新高。
卜蜂(1215)8日公布2025年第一季财报,在去年因鸡价过低相对基期低,今年鸡价稳定,加上猪价持续维持高点,造就卜蜂首季获利高达7亿元,每股税后纯益(EPS)2.38元、年增达90%,获利创史上单季新高纪录,预期接着三季还有进口原料匯差等利多,全年拚比去年好。
南韩餐饮企业家及美食节目主持人白种元,虽然在竞赛综艺《黑白大厨:料理阶级大战》中担任评审,人气再度飙涨,但近期也引起不少争议。除了经营的餐饮品牌「The born Korea」传出食品品质、内部管理疑虑,还被爆料滥用职权干扰节目制作;对此,白种元今(6)早拍影片发表道歉声明,并宣布即刻暂停演艺活动。
台湾连锁加盟创业台中展11日登场,台湾连锁加盟促进协会理事长吴永强表示,美国关税政策震撼全球供应链,原本积极筹备拓展国际市场的台湾品牌,纷纷转为观望态度,让「投资台湾、深耕内需」成为目前最稳健创业选项;此外,他也指出,因关税问题,「赴美投资」将成为台美双边经贸布局的主要战略方向。
美国对台湾祭出32%对等关税,昨天才甫上路,台湾鲷销美订单已受到影响,不仅被要求降价10%,还放缓整体採购时程,让养殖户恐慌;另方面,赖清德总统为应对川普对等关税,抛出「零关税谈判」对策,却也引发内销为主的农民不满,认为将衝击本土农业。
美国为整顿全球贸易市场,提出一连串关税政策,其中台湾遭加徵32%关税,对此总统赖清德抛出「零关税谈判」作为对策,引发农民不满认为,并在9日中央畜产会董监事会上提出抗议,要求不可零关税,对此农业部畜牧司、畜产会皆认同农民想法,也强调会以保护我国农业为主要考量。
卜蜂(1215)24日董事会通过今年拟配发现金股息4.5元,董事长郑武樾在随后法说会上指出,去年国际政经变数多,但卜蜂营运仍达到次高表现,今年川普2.0高关税、战争导致运费涨等变数仍在,但从前二月营收表现还不错,且鸡猪价格稳定维持,估今年营运审慎乐观,会比去年好一点。
卜蜂(1215)今(24)日下午举行法说会,董事长郑武樾说,川普关税造成全球各项不稳定因素大增,中国大陆又对美国进口的玉米和黄豆加大税收,俄乌、以萨战争还在持续当中,在各种利空因素匯聚下,今年也会尽量达成任务,以前2月营运表现的趋势来看,预期全年度应该是审慎乐观,自已认为应该会有不错的表现。
美中贸易战双方频频出招,中国第二波反制关税于3月10日正式生效,对美国牛肉、乳制品等农产品加徵最高15%关税。中国本次精准打击,瞄准美国痛点,同时确保相关产品可从其他国家输入,避免中国经济受此衝击。
中美新一轮相互加徵关税4日生效,贸易战愈演愈烈。但投行花旗5日最新研报指出,中方反制措施仍相对克制,中期来看,中美仍有机会达成贸易协议。不过花期也预估,美国今年至今加徵的两轮关税,对中国GDP的影响约为0.6个百分点。
美国对中进口商品再次加徵10%关税于4日生效,中国跨部门同日祭出多项反制措施,包括:对大豆、玉米、牛肉、水果等美国农产品加徵10%~15%关税;首次启动反规避调查,防止美国光纤产品绕道进口;将25家美国企业分别列入出口管制清单、不可靠实体清单,限制美国企业和实体对中贸易活动;暂停美国原木及三家美企大豆进口。
近年肉品价格连年上涨,零售通路也撑不住纷纷喊涨,如据统计,去年同期的毛猪批发价格为每公斤83.83元,今天价格已达93.98元,年涨幅达12%,农业部21日却称,经盘点国内肉品现无缺供疑虑,后续将密切关注国内肉品价格,若发现有不当哄抬价格状况,将协调公平会启动联合稽查,呼吁相关业者切勿以身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