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量子电脑的搜寻结果,共286笔
纬创软件大陆事业群总经理刘建民8日提到,该公司正在关注并投入「后量子密码迁移」研究。他以「又一个Y2K(千禧虫危机)问题」比喻,表示到2030年,后量子密码迁移没有顺利进行,现有加密方式会被破解,密码都会失效,而高科技制造业和金融业首当其衝。
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海峡两岸暨港澳互联网发展论坛」8日下午举行。纬创软体大陆事业群总经理刘建民在与谈中警告,随着量子科技加速成熟,人类现有的加密体系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威胁,「2030年如果没有完成后量子密码迁移,我们现在所有的密码都将失效。」
鸿海(2317)旗下鸿海研究院(HHRI)宣布,与量子运算软体领导者QunaSys合作研究的论文,已获得国际期刊Physical Review Research接受刊登,双方未来将持续强化合作,加速量子技术落地与普及,推动全球量子产业生态系发展。
当科技界的喧嚣仍萦绕在生成式AI的绚烂光环时,谷歌(Google)直接点燃了下一场工业革命的引擎。执行长桑德尔.皮查伊亲自于X平台宣布,最新一代量子计算晶片Willow正式问世。当前最快的超级电脑尚需10的25次方年才能完成的计算,Willow仅需5分钟即可解决。
当科技界的喧嚣仍萦绕在生成式AI的绚烂光环时,谷歌(Google)直接点燃了下一场工业革命的引擎。执行长桑德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亲自于X平台宣布,最新一代量子计算晶片Willow正式问世。这一突破性的歷史地位,堪比七十多年前的电晶体发明,为今日数位时代奠下了稳固基石。当前最快的超级电脑尚需10的25次方年才能完成的计算,Willow仅需5分钟即可解决,这个数字不仅超越了物理学已知的时间尺度,甚至比宇宙的年龄还要长。
路透报导,一篇将在近期发布的学术论文,将表明IBM已能在超微(AMD)晶片上成功运行量子纠错演算法。IBM随后也向媒体证实了这项消息。受到这项科技重大突破的利多提振,IBM与超微股价24日飙涨逾7%。
谷歌去年底发表的量子运算晶片「Willow」出现重大突破,成功执行一个新的量子演算法,运行速度比目前最快的超级电脑高出约1.3万倍,首次实现「可验证量子优势」。
量子运算时代即将来临,传统加密技术面临被破解风险。新创公司振生半导体(Jmem Tek)专注开发后量子密码(PQC)与物理不可复制功能(PUF)晶片,成功推出全球首款整合PUF与PQC的安全晶片,并荣获经济部中小及新创企业署「潜力新创黑科技奖」。
全球量子运算市场中,亚太地区展现巨大成长潜力。而台湾行政院早在2022年组建量子国家队,预计至2026年投资新台币80亿元推动多项量子计画。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荣归英国学者克拉克、法国学者德沃雷及美国学者马丁尼斯获得,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穿隧效应及能量量子化」,为开发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机遇,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电脑和量子传感器。
就在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大陆发动超高关税之际,中国大陆也抛出了他们最强的一张王牌-「稀土限制」。一时之间,美国政府也显得慌乱,喊出「开放稀土就可换取关税休战」,如今中国大陆还没有松口。
中原大学半导体产业学院于10月13日举办「中原70半导体产业国际论坛:回顾与前瞻」活动,吸引近200位产学研代表及师生与会,会中同步发起成立「台湾半导体国际发展协会」(TSIDA),期以策略性资讯共享与技术交流平台,整合台湾产业与学界量能,链结全球顶尖学研单位,因应AI智慧运算及量子计算时代的国际政经挑战。
「2025臺湾创新技术博览会-未来科技馆」10月16日开展,国科会表示,今年展出220件技术,更锁定智慧机器人、量子科技、运动科技、AI应用与产学合作、晶创臺湾方案、未来科技奖六大技术领域等展区,全面展示科技回应社会需求,并推动产业升级的应用。
中原大学半导体产业学院13日举办「中原70半导体产业国际论坛:回顾与前瞻」活动,吸引近200位产学研代表及师生与会。会中同步发起成立「台湾半导体国际发展协会」(TSIDA),期以策略性资讯共享与技术交流平台,整合台湾产业与学界量能,链结全球顶尖学研单位,因应AI智慧运算及量子计算时代的国际政经挑战,奠定产业永续发展基础。
立场友台、在本月4日当选日本自民党总裁(党魁)的高市早苗,透过10日来台参加国庆日的日华议员恳谈会访问团转交亲笔信给赖清德总统,今天(13日)更新社群平台X,发文称台湾是极为重要的伙伴和珍贵的友人。
202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7日揭晓,由英国学者克拉克(John Clarke,83岁)、法国学者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72岁)及美国学者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67岁)获得,以表彰他们「在电路中发现宏观量子力学穿隧效应及能量量子化」,为开发下一代量子技术提供机遇,包括量子密码学、量子电脑和量子传感器。
2025年诺贝尔物理奖7日揭晓晚间揭晓,美国籍加州大学教授马丁尼斯(John Martinis)、加州大学英国学者克拉克(John Clarke)、法国籍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德沃雷(Michel Devoret)3人共享殊荣,其中马丁尼斯与台湾关系深厚,每周与中研院团队进行2次线上会议,因此本次获奖,中研院团队也感到相当开心。
诺贝尔物理学奖7日得主出炉,由三位学者共享殊荣,分别为克拉克(John Clarke)、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表彰他们在量子力学的杰出贡献,其研究成果造就了下一世代的数位技术。
2025年诺贝尔物理奖今(7)日揭晓晚间揭晓,由美国籍加州大学教授马蒂尼斯(John Martinis)、加州大学英国学者克拉克(John Clarke)、法国籍美国耶鲁大学教授德沃雷特(Michel Devoret)共享殊荣,3人,其中马蒂尼斯更与台湾关系深厚,每周与中研院团队进行2次线上会议,因此本次获奖,中研院团队也感到相当开心。
2025诺贝尔物理奖7日公布,三位得奖学者John Clarke, Michel H. Devoret, John M. Martinis。其中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e和约翰·马丁内斯John M. Martinis是师生关系,Michel Devoret则是在巴黎获得博士学位后,以博士后身份加入约翰·克拉在美国加州大学柏克莱分校研究团队,一起专注于利用超导体应用的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