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金融稳定报告的搜寻结果,共31笔
美国联准会(Fed)7日发布半年一度《金融稳定报告》,超过6成受访者指出,未来12到18个月内,政策不确定性为美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最大风险。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次调查中,Fed首度将央行独立性与经济数据取得性,纳入政策不确定的因素之一,这可能与美国总统川普持续对Fed施压,以及联邦政府停摆创下纪录有关。
欧股3日开盘表现不错,STOXX 600虽开在平盘附近,但目前在574.12点,涨2.23点或0.39%。同时,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3%,德国DAX指数涨0.6%,法国CAC 40指数也小涨0.16%。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的年度会议13日登场,190多国的财政部长与央行行长齐聚华府,准备讨论全球经济在美国总统川普关税政策前表现出惊人韧性,但美中贸易战升温,市场陷入混乱,使得本次会议笼罩此一阴霾,川普誓言报復中国扩大对稀土出口管制,是否引爆美中全面贸易战?成为关切焦点。
小编今天(30)日精选5件国内外重要财经大事。川普「对等关税」二度遭法院驳回!美国联邦法院再度阻止美国总统川普针对贸易伙伴徵收高额关税的政策。28日,美国国际贸易法院28日裁决,川普总统对全球课徵「对等关税」,已逾越其行政权力范围,法院限期白宫10天内喊卡。
中央银行29日发布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央行金检处副处长黄宝霞说,「今年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增加」,川普政策确实是今年最大变数,针对关税政策影响,即使关税暂缓到7月,但对我国金融市场、甚至对企业都已产生影响,尤其对寿险业影响最大,未来宜关注现金流的变化。
中央银行29日发布金融稳定报告,央行金检处副处长黄宝霞认为,「今年唯一能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增加」,川普政策确实是今年市场最大变数,针对今年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即使关税暂缓到7月,但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甚至对企业等,都已开始产生影响,尤其对于寿险业影响最大,未来宜关注现金流变化。
在中美关税战休兵期间,国际信评机构穆迪26日宣布,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A1」和负面展望不变。中国财政部随后回应,穆迪作出维持中国主权信用评级稳定的决定,是对中国经济向好前景的正面反映。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经济衰退担忧,造成近期金融市场剧烈动盪,公股银行表示,美国总统川普新政影响股市下跌,可能是买进的机会,但若发生经济衰退,则当前市场恐尚未见底。在各国关税谈判结果尚未明朗之际,预期短线市场高波动将持续,建议投资人应转趋保守。
日前央行总裁在立法院回答立委质询时表示,台湾外匯存底有8成购买美债,在立委诱导下,总裁回覆说,这些美债可用来当作跟美国关税谈判时的筹码。虽美债的各式商品在台湾算是热门投资标的,但其相关问题恐不像在立院答询时的云淡风轻。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以专题形式给出人行对金融机构的评级结果,从2023年底对3936家银行机构评级结果来看,银行机构整体经营稳健,风险可控,绝大多数省分存量风险已压降。从机构类型来看,大型银行评级结果较好,部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存在一定风险。
中国人民银行近日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以专题形式给出人行对金融机构的评级结果,从2023底年对3936家银行机构给出评级结果来看,银行机构整体经营稳健,风险总体可控,分区域看,绝大多数省份存量风险已压降,区域金融生态持续优化。
中国人民银行(大陆央行)最新公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4」显示,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准预期目标相匹配。
根据美国联准会(Fed)发布的半年度金融稳定报告显示,美国财政债务可持续性,已经超越通膨居高不下,名列金融稳定的最大风险。另外值得关注的,因关税壁垒引发的贸易衝突也首度挤入名单,成为威胁金融稳定的新危机。
各国央行定期发布金融稳定报告,示警各种新兴的金融风险。同时财经媒体对黑天鹅与灰犀牛的推测,也从未间断。因此,国际货币基金(IMF)近来推动一个「全球金融安全网」(Global Financial Safety Net)的概念,加强一些制度的安排,来减轻各国,或是全球金融发生危机时所带来的衝击。就好像社会安全网来减轻个人逆境时的打击一样,各国或国际机构也应善用相关制度安排,来减轻各国金融风险的衝击,甚至是传导到其他国家。
国际货币基金(IMF)全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 Equity Fund,PE Fund)正改变美国寿险公司之经营型态。PE是指不在资本市场交易之股权投资,主要从事杠杆收购、风险投资与夹层融资等业务,透过引进优质管理团队提升持有标的公司之价值。
人工智慧(AI)在金融市场中日益普及,是带来更高效率还是更多波动?国际货币基金(IMF)最新报告指出,AI将对风险管理与流动性带来全新变革,但同时也可能衍生出监控难度提升与市场不透明等潜在问题。
国泰金控11日公布今年国内经济预测,小幅上修今年经济成长率至3.7%,上一季预估值是3.6%,并预估2025年经济成长率为2.8%。
房市交易热络,银行「限贷令」也惹来不少民怨;中央大学教授徐之强11日于国泰金经济气候暨金融情势发表会上警示,今年5月央行发布金融稳定报告指出,民间信用占GDP的比重来到史上最高的166%;他认为,央行找国银喝咖啡,关心杠杆过高问题,进而衍伸限贷令,都是央行风险管理的作为,他认为,房贷限贷令是央行正确的决策。
AI应用与产业AI化近期喊的震天价响,台湾金融研训院研究发现,金融领域存在着系统性紧密脉络,对资安的标准和要求超越制造业和服务业,来自AI 一个很小的决定在金融领域会很快出现从眾效果,就可能造成市场倾斜,资安风险的感染也更快速。
减少人为偏误,是许多人选择投资被动投资的原因。然而,投资ETF真的能避免人为偏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