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杂粮作物的搜寻结果,共27笔
轻度颱风「杨柳」昨(8)日生成,预计13至15日影响台湾陆地最为明显,东部地区可能出现强风、豪雨及焚风。农业部台东区改良场呼吁农友提前进行排水与田间防护作业,降低灾害损失。
新竹市九甲埔3块农地疑遭重金属汞污染,市议员曾资程接获陈情,指事件发生超过10天,至今未公开揭露资讯,质疑市府「盖牌」。市府对此严正驳斥,指是环保局主动发现九甲埔干线10支线底泥汞浓度超过管制标准,强调受污染农作已剷除销毁,未流入供应链。
新竹市议员曾资程接获陈情,指疑似出现重金属汞污染稻作,但事件发生以来超过10天,至今未公开揭露资讯,质疑市府「盖牌」;对此,市府严正驳斥,主动发现九甲埔干线10支线底泥汞超过上限值,并进行农作物检测,强调已完成剷除销毁,无流入供应链。
受丹娜丝颱风与7月初豪雨影响,苗栗县部分农作物受损,其中高粱灾情达救助标准。县府农业处已函请农粮署公告,自7月19日起至8月1日止,办理全县现金救助与低利贷款作业,每公顷补助新台币2万8千元,符合资格农民可向所在地公所提出申请。
一般人印象中属温带作物的小麦,其实在彰化也有种植,且种植面积有近百公顷,其中以大城乡最广,占全县半数以上,在大城乡有农场採生态友善种植小麦,不仅在小麦生长期间,吸引猛禽黑翅鸢前来捕鼠觅食,在麦田上方飞翔,农场也致力推广台中选2号,让老一辈种植的大城乡原生种小麦持续飘香。
因山陀儿、康芮颱风接续侵台,造成桃园市新屋区高粱、大豆灾损严重,农业部长陈骏季2日至新屋区勘查农损,全桃园种植高粱面积为282公顷,其中58公顷受损,大豆田则为232公顷,约70公顷受损,农民怨下半季辛苦付诸流水,陈骏季承诺年底必定检讨天然灾害救助金。
因山陀儿、康芮颱风接续侵台,造成桃园市新屋区高粱、大豆灾损严重,农业部长陈骏季2日至新屋区勘查农损情形。全桃园种植高粱面积为282公顷,其中58公顷受损,大豆田则为232公顷,约70公顷受损。农民怨,下半季辛苦近乎付诸流水。陈骏季承诺,农业是非常有尊严的产业!年底一定检讨天然灾害救助金。
康芮颱风强势袭台,桃园刮大风、豪大雨,桃园果菜市场无休市,因气候不佳导致菜价微幅下跌,10月31日平均蔬菜价格每公斤33.6元,较上周平均价格34.5元,有稍降趋势,预计颱风过后影响水路交通,菜价会有上涨情势。
因应康芮颱风来袭,包括2024桃园万圣城「捣蛋鬼学院」、大龙门鱻漫跑嘉年华、2024观音万圣南瓜节,及新竹市青年创新职涯嘉年华都将暂停举行。另桃园竹围、永安渔港今日虽不会休市,但呼吁民眾前往注意安全。
强烈颱风康芮逼近台湾,桃园市农业局启动防颱应变措施,30日兵分多路至各相关场所整备勘查,以期减少灾损。原观音莲花园休閒农业区主办的「2024观音万圣南瓜节」活动会场展示物、帐棚、舞台等活动布置也预先撤除,加强防颱,届时依人事行政局公告调整活动营运时间。
立法院上会期通过主决议要求农业部应把公粮收购价提高5元,农业部并未在2025年编列预算也是导致总预算卡关的原因之一,农业部于17日的专案报告指出,提高公粮收购价格约要增加91亿至116亿元预算,更会使目前超出的稻作面积增加约3万公顷。
「先往下折再转一下就能轻松拔起」、「大家把玉米集中到这边的篮子哦!」晴朗的10月7日早晨,超过20名台湾拜耳同仁前往嘉义,无惧艷阳高照,一起卷起袖子走进田间,从玉米杆上摘下颗粒饱满的玉米。
受山陀儿颱风强风影响,桃园市各项农作物灾损,桃园市农业局日前邀集桃园改良场、农粮署北区分署及区公所办理实地灾害勘查结果,包含葱、温网室塑胶布、洋香瓜、西瓜等都有因颱风而损害,其中除了芦竹区的葱损害率未达补助标准,其余皆可申请灾害救助,尤其洋香瓜及西瓜损害率皆高达30%。
山陀儿中度颱风龟速前进,扰台时间拉长,今天虽全台放颱风假,但农民趁着风小雨弱,纷纷抢收作物,无法提前採收的,则是加强防颱措施。农业部台中区农业改良场提醒农民针对当前主要栽培作物尽速做好防颱准备,降低作物受害与可能损失。
山陀儿颱风来袭,桃园市农业局主办的全国最大彩绘稻田「田园派对」和「花现中坜农游趣」,原订10月5日在大园溪海休区和中坜山东开展,考量颱风整备工作,农业局1日宣布延至10月10日举行,同时呼吁农友须做好防颱整备,避免灾情发生。
立法院16日决议通过公粮收购价格调涨:每公斤收购调涨5元,从现今26元提升至31元。农业部对此表示,公粮调涨影响层面广泛,不仅涉及整体稻米产业的发展,亦对产业均衡发展影响深远。
甘藷(俗称地瓜)是台湾重要杂粮作物,却面临严重缺工问题,为解决产业危机,农业试验所嘉义农业试验分所与私人企业合作,花费600余万从丹麦引进覆膜机、插植机及採收机3台自动化农机具,能减少50%人力需求、提升2倍以上生产效率,盼促使大型单位跟进,让上述农机具以「共享」方式,服务有需要的农民,吸引年轻人投入甘藷产业,并促进甘藷产业升级与稳定发展。
甘藷是台湾重要杂粮作物,却面临严重缺工问题,为解决产业危机,农业部农业试验所嘉义农业试验分所与私人企业合作,花费600余万从丹麦引进覆膜机、插植机及採收机3台自动化农机具,能减少50%人力需求、提升2倍以上生产效率,盼促使大型单位跟进,让上述农机具以「共享」方式,服务有需要的农民,并促进促进甘藷产业升级与稳定发展。
为因应政府加入国际贸易组织(CPTPP)后可能带来的市场衝击,台南区农业改良场提前布局,导入分子育种技术,高油酸落花生品种台南20号,不仅提升了落花生油的油脂品质,同时解决了加工品在保存上易产生油耗味且橱架时间短的关键问题,促进国内落花生产业发展。
彰化县二林镇种植荞麦面积逾150公顷,年产量达40吨,是全台最大的荞麦产区,每年12月採收前盛开雪白的荞麦花,吸引许多网美前往拍照打卡,社区还规画打卡点、设置装置艺术供民眾拍照,让游客享受二林荞麦花田季节的限定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