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颈动脉狭窄的搜寻结果,共10笔
大陆55岁男子老刘(化名)近期频繁眼前一黑,到医院一查竟是供给大脑血液的「生命线」颈动脉严重狭窄,甚至从血管壁剥离出形似鸡爪的厚厚斑块。医生提醒,无症状的动脉狭窄会因为斑块脱落,引发脑中风、心肌梗塞等,严重恐导致患者死亡,甚至可以说无症状的重度狭窄更加危险。
73岁的陈先生,长期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经由外院转诊到东元综合医院继续急救,经神经内科蔡坤璋医师诊断,发现病人是因为「左侧内颈动脉」严重狭窄而导致中风,立即启动「取栓手术」,后置放颈动脉支架,以预防再次中风,手术迅速且顺利,成功抢救宝贵的生命。
春天总是犯困想睡?当心脑部在提醒你出现警讯了。医师谢炳贤指出,春困的背后,很可能是脑部供血不足、睡眠呼吸中止症、忧郁症与脑部神经传导异常、阿兹海默症早期徵兆的表现,如果怎样调整都无法改善,甚至影响到学习、工作和生活,就得儘早就医。
饮食对于健康很重要。肾臟科医师江守山分享,有位病人常头晕,就医检查发现是颈动脉狭窄,担心若进行颈动脉支架置放术,本来没中风,反而会因手术併发症而中风,他建议这位病人,每天吃1颗黑蒜,2天吃半碗洋葱,1年后再进行检查,病人颈动脉厚度变薄,头晕情况也获得改善。
45岁曾姓男子为科技业从业人员,平时注重健康饮食并规律运动,且无慢性病史,但在18岁时曾确诊鼻咽癌,接受完整的放射线治疗后恢復健康,并持续追踪,无復发迹象。近期却出现2次右眼短暂黑朦的情况。眼科检查未发现异常后,患者被转诊至神经内科进一步检查,最终确诊为严重颈动脉狭窄,需立即接受颈动脉支架置放手术。
(作者为高明见/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名誉教授、脑血管疾病防治基金会董事长)
天气冷、温差大,使得中风发生机率也提升。对此,脑神经外科医师顏君霖引述研究指出,脖子的粗细与中风的机率有高度相关性,若男性脖围超过40公分、女性超过35公分,就要特别小心。
一名男子自认身体状态良好、平时饮食也十分健康,却在一次健检中发现颈动脉狭窄,超音波显示有40%的斑块,让他感到相当意外。进一步了解其饮食习惯后,医师发现他平时红肉、白肉都会食用,便建议他调整饮食,改以鱼肉为主,并搭配药物治疗。结果半年后的追踪检查,斑块竟成功缩小了。
不少民眾有胆固醇问题,过去常认为坏胆固醇越低、好胆固醇越高,就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不过医师强调,「好胆固醇」和「降低心血管发生风险」并没有直接相关,好胆固醇越高不代表对身体越好,数值过低或过高,都可能提升心血管死亡、心肌梗塞和脑中风机率。
60岁的周姓男子有抽菸习惯,虽有高血压却未服用药物控制,日前突然出现左眼视线一片黑及表达能力变差的症状,经赴苗栗大千医院检查,显示为左颈动脉高度狭窄。病人经医师进行颈动脉支架置放术后,皆改善症状、顺利恢復出院,周某还同步进行冠状动脉气球扩张术,让中风与心臟疾病的症状同时获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