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冯绍荣的搜寻结果,共15笔
随着暂缓关税的期限将至,目前仅有英国达成关税协议,其余国家都尚未与美国取得共识。投信法人表示,企业获利成长下修已暂停,科技类股更是下修幅度最小的产业。同时,受惠于半导体、软体及通讯服务等获利表现良好,下半年科技类股评价面上仍有上涨空间,科技类股仍为2025年获利成长的主要驱动力。
科技股向来是股市多头行情的领头羊,未来五至十年AI将成为科技发展与应用的核心动能。投信法人表示,在AI快速演进下,人形机器人因具备拟人外型与潜在多功能性,正逐步受到市场关注。儘管目前多数应用仍集中于执行单一任务,如汽车产线与仓储物流等场域,但其作为通用工具的长期潜力不容小覷。
2025 Google I/O大会上,Google宣布多项尖端技术,包括AI搜寻功能、全新一代的Gemini 2.5模型与Android XR智慧眼镜等多项新技术,展示生成式AI如何全面改变人们的搜寻与互动体验。这些技术的推出,反应大型语言模型不再只是技术术语,而是实际进入生活与工作场景,为人类带来智能化的解决方案。这场AI变革不仅重塑产业,更对全球金融市场资金,加速流向能实际导入AI技术、拥有应用场景与商业化潜力的企业。
4月初川普宣布对等关税后,引发经济市场的衝击,美国科技类股也因此出现一波明显的下滑,但随着最新一季的财报出炉,大型科技股表现普遍优于预期,加上联准会释出不急于降息的讯号,并上修今年GDP预估,带动市场情绪逐渐回稳,科技股也随之出现修正后的回弹,显示科技股长期成长潜力仍具吸引力。
川普对等关税引起市场恐慌4月股灾,退场观望气氛浓,但投信法人强调,统计2000年以来标普500表现,若一直留在市场不因波动出场,至今报酬率将近7倍,观察美股表现最佳的时间往往出现在大跌后,一旦错失参与大涨的时机,投资报酬将有极大落差,建议採长期投资策略,并做好股债均衡配置,降低短线市场波动的影响,持续参与美股长期成长机会。
台北国际电脑展(COMPUTEX)登场,今年定位AI Next,加上辉达执行长黄仁勋宣布,台湾总部落脚北士科,AI全面充满生活应用百花齐放的商机。法人认为,关税利空挡不住AI浪潮,AI投资布局重心可留意受关税衝击较小的领域,持续看好包括AI企业软体应用,受惠虚拟货币晋升储备币位阶的金融科技,AI应用落地的AI医疗,及AI算力强化等。
标普全球行动公司以及DIGITIMES的调查与预测,预估2025年全球电动车销量年成长分别为30%及18.8%,销量分别可达1,510万辆及2,047万辆,全球电动车市场仍可见到蓬勃发展。
根据EV Volumes预计今年全球新电动车销量将达到1,650万辆、年增16%。依据国际能源署(IEA)的测算,要实现碳中和目标,全球电动车销售量到2030年需要达到约4,500万辆,为2022年的4.5倍,加上各国能源政策转型,进一步加速对再生能源和电动车的投资,意味着全球对电动车的需求将会持续增长,市场预计川普将放宽自驾车法规限制,明年AI供应链可将自驾车相关题材列入观察之列。
辉达第三季财报财测持续优于预期,AI需求强劲,而日前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也提及,预计进入AI时代的七至八年内半导体产业可攻入1兆美元营收,而下个量子时代更有望2040~2050年间站上4兆~5兆美元。预期半导体产业仍是引领美股主要成长类股,由于美股因本益比价值位处高檔、近疫情反弹高峰,展望后市大盘指数维持温和上涨机会大,建议择机布局相关类股。
根据英国调研机构统计,全球3月电动车销售量较去年同期增加12%,以大陆增27%最多,美国及加拿大增15%居次,且从2023~2025年电池价格将有机会下降40%左右,仍预估今年全球电动车销售量可见到双位数以上增幅。
美股2024年开局即修正,七大巨头与科技股拖累表现,但投信法人认为,美国暴力升息影响,科技股2022年10月跌幅惨重,随后展开多头格局,上涨趋势已维持一年多,累积涨幅逾40%,近期修正为良性回檔,后市仍有大幅成长空间,可布局美国科技基金掌握后续爆发力。
近期电动车在新兴亚洲呈现成长趋势,在泰国已占汽车销售的9%,研究机构数据显示印度电动车销量可望年增41.5%的成长率,投信法人认为,随生产成本下降,更多平价与经济实惠电动车款出笼,未来有望加速电动车将普及率提升,销量有望与日俱增,建议多留意相关投资机。
市场研究公司Atlas Public Policy指出,今年美国电动车销量预估达130万辆~140万辆,史上首度突破百万辆大关,估计电动车占美国所有汽车销售比重,将由去年的7.3%提高至9%,同样创歷来最高,投信法人强调,最有力的动能是降价,带动销售大幅成长,后市电动车相关基金绩效可期。
联合国气候变迁纲要公约第28次缔约方会议(COP28),市场关注逐步汰除化石燃料、气候灾损重建基金。法人指出,今年全球目光都聚焦在巴黎气候协定的首次进度盘点,以及各国净零排放期程,这将持续加速带动绿能产业投资趋势不变,绿能相关基金可掌握到此趋势。
新科技持续引领市场前进,据EPFR统计,科技股及通讯股居吸金前二位,且是唯二资金净流入产业,且研究机构预估,车用半导体在单车半导体含量提升下,将持续成长,后市电动车产业链发展潜力看好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