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高雄鸟会的搜寻结果,共10笔
高雄市政府今(26)日表示,位于澄清湖旁的高尔夫球场旧址,10月将以「高雄果岭自然公园」拥抱在地乡亲,开放封闭已久的自然空间,希望民眾一同游憩,亲近澄清湖美景。
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务委员会推动「水雉復育专案」,以「水雉+野莲」为核心打造生态保育与客庄文化共荣模式,成功让稀有物种水雉重返美浓湖繁衍生息,并结合社区与产业发展,近日荣获2025天下城市治理卓越奖环境保护组优选。
高雄桥头新市镇第三期开发案,高市府规画开辟联外道路,却引发生态保育疑虑;环团26日指出,如果道路穿过桥头糖厂的森林和农地,会破坏在地保育鸟类「环颈雉」家族栖息,危及族群繁衍与延续,盼联外道路能有替代方案;高市府都发局回应,将会向国土署反映地方居民与保育团体意见,研拟配套措施。
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各国于2030年要有30%国土面积受到有效庇护,而我国推动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多年但至今仅有近1/5,为了达成目标,农业部林保署6日宣布将推动非法律保育区的「保育共生地」,未来经认证后,就可以得到认证标章并纳入企业ESG报告中。
为推动农业与生态共荣,高雄市政府农业局启动「生态给付」补助计画,农民成功孵育水雉每巢可获3000元,拍到草鸮停栖画面再奖1万元,最高每公顷补助达3万元,即日起至6月16日开放申请「水雉友善农地奖励金」与「草鸮栖架监测奖励金」,鼓励落实友善耕作、保育栖地。
草鸮有「苹果鸟、最萌猛禽」之称,分布在台湾西南地区草地,是台湾一级保育、最濒危猫头鹰,目前仅存不及500只,赏鸟迷难以一亲芳泽。高雄市野鸟学会耗时多年、拍摄台湾首部草鸮纪录片「星空猎手」,13日下午在内惟艺术中心戏院首映,号召各界加入保育行列。
半屏山猛禽过境4月进入最高潮,灰面鵟鹰(国庆鸟)3月才刚大量现身,4月紧接登场的是数量更多的赤腹鹰,有望再现「鹰球」奇景,鸟迷们引颈期待。赏鸟达人透露,春季猛禽过境半屏山仅盘旋停留数分钟,想成功看到大量猛禽,建议天刚亮、7点前就上山。
半屏山猛禽过境4月进入最高潮,灰面鵟鹰(国庆鸟)3月才刚大量现身,4月紧接登场的是数量更多的赤腹鹰,有望再现「鹰球」奇景,鸟迷们引颈期待。赏鸟达人透露,春季猛禽过境半屏山北上,仅盘旋停留数分钟,想目睹大量猛禽盘旋奇观,建议天刚亮、七点前就上山。
高雄市文化局从2021年起,以「高雄市青年创业基金」为基础,透过媒合团队引介青年设计师进入农渔村、理解地方,藉由地方设计理念、共创设计方法,完成传达地方底蕴的新视觉、新包装。在2月24日元宵节当天下午2点起,邀集11家参与地方设计单位,在驳二艺术特区大义仓库举办「山海 to GO!高雄地方市集」,除了展示令人耳目一新的在地物产意象包装外,也欢迎大家以行动消费支持,将高雄好山好水好物产外带回家。
时值候鸟南迁度冬时节,东石鳌鼓溼地、布袋盐田溼地都飞来成上千万各式候鸟,也让鳌鼓溼地「平地雪景」大景再现,摄影达人辜士陞表示,鳌鼓溼地目前栖息的鸬鷀数量庞大,鸬鷀在木麻黄林过夜时,其排泄物会将绿枝染白,如同白雪覆盖般,成为鳌鼓溼地冬季限定的「平地雪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