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黎仿的搜寻结果,共46笔
台北市信义区「宝林茶室」去年3月发生国内首起邦克列酸中毒案,酿6死、27轻重伤,实际负责人黎仿轩、店长王顺德、厨师周日豪、代班厨师胡清富及阮姓实习生遭检方起诉,台北地院17日首次开庭,除胡清富未出庭,黎等4人出庭后都否认犯罪,作无罪答辩,但黎男表示有意愿与被害人调解。因被告不认罪且案件繁杂,法官谕知将移由审理庭重新分案,再进行证据调查及交互诘问等程序,再择期开庭。
「宝林茶室」中毒案酿6死、27轻重伤,其中6人因邦克列(Bongkrekic Acid)引发多重器官衰竭致死,实际负责人黎仿轩、店长王顺德、厨师周日豪、代班厨师胡清富及阮姓实习生,分别遭检方依食安法、过失伤害致死等罪起诉,台北地院17日开庭黎等人否认犯罪,黎男说有意愿,且在台北市府的消费争议调解程序中,已和2位受害人达成调解,但签署保密协定,不公开调解内容。
去年喧腾一时的「宝林茶室」A13分店邦克列酸中毒6死27伤案,6名死者家属在财团法人「犯罪被害人保护协会」协助下,陆续向台北地检署申请犯罪被害补偿金,北检本周开会审议后,认定本案为分店人员因过失侵害被害人生命,造成被害人家庭破碎、天人永隔,依《犯罪被害人权益保障法》决议补偿6人家属各180万元的遗属补偿金,总计北检共补傧1080万元,创下国内食安案件犯罪被害人补偿金纪录。
一、宝林茶室「粿条」藏邦克列酸(米酵菌酸)
2025一开年就爆发「飨飨」集体食物中毒案,共计59例通报。事实上,2024年起陆续爆发大大小小的食安事件,其中又以宝林茶室中毒案最骇人听闻,共造成6人死亡、24人受害,儘管今年1月21日侦查终结起诉5人,但最终仍无法找出致命的邦克列酸菌来源,以悬案了结。毒物专家告诉CTWANT记者,「这是刑案现场啊!但一开始以食物中毒规格搜证,所以没有保全太多证据,自然查不出结果!」
台北市信义区素食餐厅「宝林茶室」去年3月爆发集体食物中毒,甚至造成死亡及重症,监察委员王幼玲、张菊芳、田秋堇指出,台北市政府办理宝林茶室食品中毒案件,专业警觉性不足,于被害人已住院休克,未即时进行下架、保留、封存等预防性措施,也未第一时间採样食物检体,错失採样黄金期,肇致本案迄今仍未查获病原菌来源,监察院通过纠正台北市政府。
去年喧腾一时的「宝林茶室」A13分店中毒6死27伤案,台北地检署认定该分店未将拆封粿条冷藏保存、将新旧粿条混装使用,且案发时气温变化大、厨房环境闷热潮溼,产生邦克列酸毒素,21日依违反《食安法》、过失致死等罪起诉负责人黎仿轩、店长王顺德、厨师周日豪、代班厨师胡清富、阮姓实习生5人。黎、胡各被求刑4年、4年2月;登记负责人陈逸凡不起诉。
于2024年3月下旬发生的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台北地检署于21日侦查终结,依违反食安法、过失致死等罪起诉宝林茶室负责人黎仿轩、店长王顺德、主厨周日豪及代班厨师胡清富、阮姓实习生等5人。对此北市府法务局表示,民事赔偿部分法务局持续协助死者家属们向业者求偿,目前已有1位家属与业者达成和解、已受理其他4案受害人及家属之调解申请。
去年喧腾一时的「宝林茶室」A13分店中毒6死27伤案,台北地检署21日侦结,认为该分店粿条食材没有冷藏保存、且将未用完的粿条混加进新开封粿条,且一再重覆使用塑胶袋充作手套抓取粿条的手套,加上案发时气温变化大、厨房环境闷热潮湿,致病菌株生长,产生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毒素,依违反食安法、过失致死、过失伤害罪起诉负责人黎仿轩、店长王顺德、厨师周日豪、代班厨师胡清富、阮姓实习生共5人,其中黎、胡各被求刑4年、4年2月。登记负责人陈逸凡则获不起诉处分。
台北市信义区去年3月爆发「宝林茶室」中毒案,酿6死、27轻重伤,其中6人因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引发多重器官衰竭致死。台北地检署歷经10个月侦查,今(21)日上午侦结国内这起首度发生的邦克列酸中毒死亡案,并对实际负责人黎仿轩、店长王顺德、厨师周日豪、代班厨师胡清富及阮姓实习生,5人分别依食安法、过失伤害致死等罪起诉;至于陈姓登记负责人则因嫌疑不足,获不起诉处分。
今年3月台北市信义区爆发宝林茶室食品中毒案,酿6死、24轻重伤,为此台北市政府、食安基金会协助消基会展开团体诉讼作业,11日由消基会义务律师团召集人苏锦霞到台北地院代为提起团体诉讼,向远东百货公司、台湾大食代餐饮公司、宝林餐饮事业公司求偿约2.9亿元。刑事部分,台北地检署将宝林茶室负责人黎仿轩等4名被告依涉犯《食品安全卫生管理法》、《刑法》过失致死罪嫌限制出境、出海,目前仍侦办中。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造成6人死亡,法务部保护司与财团法人犯罪被害人保护协会,日前已协助4名死者家属申请犯罪被害人补偿金,依法每人可获得180万元。
宝林茶室食安疑案中,关键负责人黎仿轩在案发后多次向社会大眾道歉,其后便神隐推称待候司法解决。本刊进一步追查目前市府仍处于搜整「家属意向书」阶段,因此尚未提出假扣押声请,多名重症被害人及家属认为黎仿轩陆续进行脱产,团体诉讼日废时,担心在提起假扣押前黎早就「净身出户了」。
喧腾一时的「宝林茶室」中毒4死案,据指出,法务部法医研究所日前已完成其中吕姓、杨姓2名死者的鑑定报告,报告已转送台北地检署供检察官侦办参考。据透露,据北检收到的鑑定报告显示,2人死因为邦克列酸(Bongkrekic Acid)中毒,至于2名死者感染邦克列酸的原因及途径,北检专案检察官将会同专家学者进一步调查厘清。
宝林茶室中毒案,卫福部检验死者身上出现邦克列酸,且在胡姓代班厨师的手部及粪便中採集到邦克列酸,由于国内检验用邦克列酸检体已因该案使用殆尽,法务部法医研究所已紧急向国外採购,以测定邦克列酸致死浓度,确认死因。而宝林茶室负责人黎仿轩、王姓分店店长、周姓厨师及代班胡姓厨师均列为「侦」字案被告。
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已造成2人死亡,今天最新进展是厨师手部验出米酵菌酸。事件爆发后,宝林茶室创办人黎仿轩曾喊话表示素食很安全,称自己在事发那几天也吃过粿条,外界质疑为何他没中毒,知情人士透露,宝林最新一次进货日为上月23日,黎仿轩吃的是当天新进的粿条,所以没事。
宝林茶室食安风暴已31人中毒,其中一名桃园市民曾表示,吃粿条时觉得酱料非常苦,营养师李哲佑表示,开封后的酱油若保存不当,或添加到水或其他成分,很容易变质而产生苦味或酸味,且高温的厨房不适合长期存放调味料,应让酱油保存在4度以下的低温。
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续延烧,已有两人死亡、受害人数不断攀升,宝林茶室老板黎仿轩昨赴北检问讯后首度道歉,过往经歷也逐一被起底。资料显示,黎仿轩曾经营旅游业,主打百万元的路虎豪车包车旅游;另查判决书发现,「黎仿轩」有多起欠债遭执行的纪录;名嘴李正皓揪出一笔「债权人中华电信」案傻眼说,「欠中华电信电话费,欠到被告到法院,这是很赖皮的人才会干这种事!」
台北市「宝林茶室」食物中毒案持续延烧,已有两人死亡、受害人数不断攀升,检警连日侦办,负责人黎仿轩日昨由律师刘上铭陪同赴北检,刘上铭并在事后指出,黎及他的爸妈都有吃粿条。资深社会记者林裕丰表示,黎请的是「王牌律师」刘上铭,过去有一名游姓富少开蓝宝坚尼跑车在自强隧道行驶,却撞上工程车造成2死3伤,但刘上铭成功帮富少从妨害公眾往来安全致死罪判2年4月,上诉到改以过失致死罪判1年2月。
卫福部29日公布完成8例严重个案检验,包含2死亡个案、5例加护病房个案、1例一般病房个案,米酵菌酸全呈阳性。现场採样食材中,包含粿条、香兰叶果汁、在来米粉,都是阴性,未检出米酵菌酸、其他毒物或农药。卫福部次长王必胜表示,已可确定食物中毒为米酵菌酸所引起,疫调结果显示,这些个案都和「宝林茶室」有关,局限于3月17日~25日间,没有外扩迹象,呼吁民眾不要太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