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考古學家46年前在寧夏銀川賀蘭山腳下,發現古代陵園遺址「西夏王陵」,進去後驚覺墓室早被盜光,一名年輕考古學家非常沮喪,在地上隨便踢了一腳,竟滾出一件文物「鎏金銅牛」,讓眾人又驚又喜,而這件文物也被稱為「一腳踢出來的國寶」。

根據大陸中國歷史研究院報導,考古學家1977年在寧夏銀川賀蘭山腳下,發現了陵園遺址「西夏王陵」,但進到墓室清理時卻驚覺空空如也,陵墓早被盜墓者盜光,眾人都感到很沮喪,一名年輕的考古學家往地上踢洩憤,沒想到竟踢到一件「鎏金銅牛」,其歷史追溯至唐代,當時被廣泛運用於皇宮及寺廟,作為裝飾或禮儀活動。

而西夏陵的太后墓中出土的鎏金銅牛,長120公分、寬38公分、高45公分,重達188公斤,牛身橫卧,脊椎骨隱約可見,曾被帶到國外展覽,大陸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為它保價2億人民幣(約新台幣8.8億),鎏金銅牛內為空心,並用青銅鑄造成型,腹中尚殘留鐵砂內模,從鑄造工藝上來看,顯示西夏青銅製造的高超水準。

西夏建立於公元1038年,建國者是党項族首領李元昊,該國在隋末唐初逐漸強盛,因地處於黃河以西,歷史上被稱為西夏,直到公元1227年被蒙古所滅,但相關文物與典籍都遭破壞,在《二十四史》有《宋史》、《遼史》和《金史》,唯獨沒有《夏史》,西夏成為古代最神秘的王朝之一,而西夏王陵的發現為西夏時代提供重要史料。

#西夏 #鎏金銅牛 #西夏王陵 #盜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