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考古學家在陝西省寶雞市的法門寺地宮,出土兩枚金屬製的唐代香囊,打開裡面一看,發現香囊內竟藏黑科技「持平環」,也就是運用陀螺儀原理,使香囊能保持與地面平行的狀態,香囊的先進設計讓考古學家非常震驚。
根據大陸節目《中國.考古》報導,1987年陝西寶雞法門寺地宮出土金屬製薰香器物,考古學家一開始稱為「薰球」,直到在地宮找到《物帳碑》,上面明確記載薰球在唐朝被稱為「香囊」,此發現也更正過去考古界的定名,更體現唐朝的黑科技。
法門寺博物館館長任新來提到,金屬薰香器物「香囊」使用鎏金、鏨刻等工藝技術,上面還刻有雀鳥紋,香囊直徑是5.8公分、重87公克,而考古學家打開香囊後,發現它竟運用陀螺儀原理,以唐代來說,是非常高的科技,最後透過絲路傳進歐洲。
任新來館長進一步說明,其實早在《西京雜記》就記載,香囊內放有持平環,當香囊內部發生轉動時,缽盂能始終與地面保持平行,唐代將陀螺儀原理熟練地應用於香囊,之後又傳了出去,推動歐洲航海發展,唐朝比歐洲發現陀螺儀原理早好幾世紀。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