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河南省登封市嵩山佛寺「少林寺」,在佛教文化環境中形成武術體系,吸引不少外國人前往學習。而在少林寺習武並不容易,就連挑水也是訓練之一,不過可以發現,弟子們使用的水桶都是尖底,讓人感到好奇,有人說是為了防偷懶,但其實是便於取水。
根據大陸節目《山東電視文旅頻道》報導,少林寺弟子練功時,經常可見他們把挑水當訓練,但水桶卻被設計成尖底狀,讓不少人看了很困惑,有人說是為了讓少林弟子訓練耐力和力量,因為尖底桶放在地上就會倒,表示挑水時不能放下休息,有效增加訓練難度,但事實並非如此,設計上藏有先民的巧思。
尖底水桶是利用了力學原理,取水時在水桶上綁繩子,往下放到井底或河流裡,當水桶空的時候就會橫著浮在水面上,一旦有水流進桶裡,水桶就會豎起來,使打水更加方便,並沿用至今,學者曾曝光一個民國尖底木水桶,使用柳條編製而成,還有採用鐵箍包嵌技術,當時在民間被稱為「轆轤桶」。
不過在少林寺習武確實辛苦,《南華早報》曾分享弟子們練功過程,寺內年僅6、7歲的小僧侶,為了鍛鍊肢體的柔軟度與耐力,各個將身體捲成圈,並圍住樹幹與桿子,痛苦到露出猙獰表情,師傅顏歡表示,這些孩子來少林寺練功已1年,一開始什麼都不會,在艱辛的練武過程中,變得意志力堅強,可說是小男子漢。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