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室后妃生下孩子後,大多不會親自哺育,而是聘請乳母來代替,大陸歷史教授指出,這些乳母的工作不只餵奶、照顧皇子女這麼簡單,從乾隆時期開始,還得肩負教導皇子女滿語的責任,然而當時滿族人漢化程度加深,不但皇子女的滿語不流利,想要找到會滿語的婦人也十分困難。
大陸中國人民大學清史研究所副教授毛立平指出,清代皇室挑選乳母的條件非常嚴格,不只要乳汁醇厚,還要體貌端正、身體沒有異味,出身則限定必須是內務府旗人婦女。末代皇帝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回憶,他的乳母王焦氏在20名人選中,以體貌端正、乳汁醇厚而當選,且直到9歲因為乳母被太妃趕出宮他才被迫斷奶,不然可能哺乳的時間還會更長。
通常情況下,乳母不會在皇子女斷奶後就離開,而是繼續陪伴在他們身邊,擔任保母的角色,照顧皇子女的生活起居,引導他們的言行舉止,比如順治帝的乳母朴氏,順治帝成人後仍留在宮中,作為有經驗的保母,繼續撫育了年幼的玄燁,也就是後來的康熙帝。
除了哺育和照顧之外,從乾隆時期開始,乳母和保母們又增加了一項職責,必須教導皇子女說滿語,乾隆三十九年皇帝下令,「嗣後挑選照看阿哥等嬤嬤,著在京居住東三省侍衛官員妻室內會清語者挑選。」這是因為到了乾隆時期,隨著滿人漢化程度提高,皇族開始出現滿語危機,皇子女都不太會說滿語,所以乾隆希望能從小開啟語言教育。
只不過當時想要找到足夠的會說滿語的嬤嬤已非易事,乾隆九年六月盛京官員就曾向皇帝報告,當地實在找不到會說滿語的婦人,請求皇帝命人在黑龍江地區尋找,由此可見,會說滿語的嬤嬤在當時真的是「一婦難求」。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