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在擴建工程中,意外發現北周開國皇帝宇文覺的陵墓「靜陵」,並從中出土100多件文物和墓志,然而考古人員察覺,靜陵雖然貴為靜陵,規模卻小於周邊北周勛貴的墓葬,可能和北周提倡「節葬」,以及他下葬時已經被廢為「略陽公」有關。

根據《三秦都市報》報導,2022年7月因為西安咸陽國際機場擴建工程,陝西考古人員意外發現了北周開國皇帝孝閔帝宇文覺的陵墓「靜陵」,並於近日在大陸央視節目《探索發現》中公開墓葬的考古研究結果。

報導指出,靜陵所處的區域為「洪瀆原」,周邊還分布著北周武帝的「孝陵」,以及多位北周勛貴的墓葬,因此專家推測這裡可能就是北周王陵的分布區域。而靜陵共有4個天井,為單墓室土洞墓,墓葬內部已經被盜,經過發掘清理,出土了100多件文物,包含北周風格明顯的鎮墓俑、武士俑等,另外還出土一塊刻有「周故略陽公宇文覺墓,二年十月壬申」的墓志,讓考古人員明確了墓主人的身分。

靜陵雖然貴為帝陵,規模卻不符合帝王陵級別,甚至小於周邊許多北周勛貴的墓葬,專家解釋可能有2種原因,第一是因為北周皇帝提倡「節葬」的傳統,第二則是因為宇文覺下葬時,已經被廢為略陽公。

根據史料記載,西元557年,權臣宇文護廢掉西魏恭帝,擁立當時才15歲的堂弟宇文覺當上皇帝、建立北周政權,當時根基尚淺的宇文覺不滿堂哥專權,開始圖謀從他的手中奪回權力,然而和大臣李植、孫恒的密謀走漏風聲,於是宇文護當機立斷控制禁宮兵權、殺掉主謀大臣,宇文覺則被廢為略陽公,幽禁在以前住過的房屋中,一個月後被殺。

#宇文覺 #北周 #開國皇帝 #陵墓 #靜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