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南京大學1972年在校內建設防空洞時,意外發現明朝文物,再往底下挖還出土東晉磚室墓,進行挖掘研究發現,此為1600多年前的東晉帝陵,墓裡埋有許多奢華陪葬品,例如金冠飾、青瓷盤、陶俑及玻璃杯碎片等,學者也曝光神秘墓主人的身分。
根據《南大新聞》報導,1972年南京大學進行校內防空洞建設,先是挖出明朝石柱腳和琉璃瓦殘片,該校歷史系教授蔣贊初得知後,帶領師生進行發掘,在鼓樓校區北大樓附近發現1600多年前的東晉大墓,陪葬器物與紋飾具有西晉及兩晉交替風格,從墓葬形制與規格來看,顯示墓主人身分尊貴。
南京大學考古學博士魏美強提到,「一道門槽通常是宗室級別,兩道門槽則是帝陵級別」,而這座大墓有兩道門槽,因而推斷是帝王陵,雖然曾被盜過,但仍出土陶、瓷、金、銀、銅、鐵、玻璃、瑪瑙、水晶等百件文物,當初以類型分類收藏,直到2017年,才各別挑出這座帝陵的文物進行整理,沉寂50多年終於亮相。
墓裡還發現4枚金璫飾片,是漢晉以來皇帝、宗室近臣及女尚書等特有的冠前飾物,也是身分等級的象徵。南京大學博物館館長史梅提到,帝陵內還出土玻璃杯碎片,東晉時期,南京是國際大都市,因此海外交流活動頻繁,這些玻璃片應該是來自中亞或西亞地區,屬於進口的物品,屬於相當珍貴的文物。
魏美強進一步指出,這座東晉帝陵並未出土確切的文字資料,但結合墓內出土的文物、墓葬形式及史料記載,還包含地理位置,目前學界認為,墓主人應該是東晉早期四皇帝「元、明、成、哀」其中一人。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